生物毒素侵染细胞的特征指纹标志物的鉴定方法及试剂盒技术

技术编号:3170345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生物毒素侵染细胞的特征指纹标志物的鉴定试剂盒及方法,其中,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包括: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生物毒素侵染细胞的特征指纹标志物的鉴定方法及试剂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具体的,涉及生物毒素侵染细胞的特征指纹标志物的鉴定试剂盒及方法,更具体地,涉及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以及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试剂盒。

技术介绍

[0002]检测及鉴定细胞代谢物的种类及含量变化对于理解生物毒素的细胞毒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制定毒素限量标准的重要参考和依据。但现在还没有定性检测细胞代谢物的方法。
[0003]由此,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
[0005]因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方法包括: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

质谱检测,基于脂质代谢标志物确定所述待测物中是否含有生物毒素。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通过液相色谱

质谱检测,基于脂质代谢标志物,能准确的判断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并且,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
[0007]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生物毒素选自霉菌毒素、植物毒素、动物毒素和微生物毒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为霉菌毒素,更优选地,所述霉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中的至少一种。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伏马毒素B1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伏马毒素B1标志物1:512.5028m/z;(2)伏马毒素B1标志物2:540.5343m/z;(3)伏马毒素B1标志物3:813.6830m/z;(4)伏马毒素B1标志物4:722.5258m/z;(5)伏马毒素B1标志物5:738.5056m/z;(6)伏马毒素B1标志物6:787.6675m/z。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1:甘油三脂TG(18:1(9Z)/20:1(11Z)/22:1(13Z));(2)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2:甘油二脂DG(18:2(9Z,12Z)/20:0/0:0);(3)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3:甘油三脂TG(18:1(9Z)/20:1(11Z)/20:1(11Z));(4)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4:甘油三脂TG(14:0/16:0/18:0);(5)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5:甘油三脂TG(18:0/18:1(9Z)/20:1(11Z))。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赭曲霉毒素A的所述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磷脂酸PA(13:0/20:1(11Z));(2)磷脂酰丝氨酸PS(O

20:0/19:1(9Z))。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呕吐毒素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磷脂酸PA(13:0/20:1(11Z));(2)卵磷脂PC(10:0/21:0);(3)赶黄草B(Thonningianin B);(4)卵磷脂PC(16:0/22:5(4Z,7Z,10Z,13Z,16Z));(5)甘油二脂DG(O

16:0/18:1(9Z))。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为超高效液相色谱

飞行时间

离子淌度质谱。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色谱柱为ACQUITY CSH C18色谱柱。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色谱流动相为:流动相A:含10mM甲酸铵和0.1%甲酸的乙腈水溶液,优选地,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6:4;流动相B:含10mM甲酸铵和0.1%甲酸的异丙醇和乙腈的混合溶液,其中,异丙醇与乙腈的体积比为9:1。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色谱的洗脱为梯度洗脱,优选地,所述梯度洗脱条件0

2min,流动相B:40%

43%;2.0

2.1min,流动相B:43%

50%;2.1

12.0min,50%

54%;12.0

12.1min,54%

70%;12.1

18.0min,70%

99%;18.0

18.1min,99%

40%;18.1

20.0min,40%。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色谱条件:色谱柱温:55℃;样品室温为10℃;流速300μL/min。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质谱条件:采集模式为HDMSE;电离模式为ESI+/ESI

;锥孔电压为30V;去溶剂温度为550℃;去溶剂气流速为900L/hr;采集范围为50

1200m/z。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待测物的分子量不大于1200Da。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待测物来源于哺乳动物,优选地,来源于哺乳动物的肝和肾。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试剂盒。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该试剂盒包括前述的检测生物毒素侵染细胞的特征指纹标志物的方法中所使用的试剂、标准品、辅助材料或其中至少一项的组合。由此,该试剂盒通过液相色谱

质谱检测,基于前述脂质代谢标志物,能准确的判断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并且,操作简单,灵敏度和准确率高。此外,需要说明的是,该试剂盒具有前述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的全部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标准品包括脂质代谢物标准品和霉菌毒素标准品,其中,所述脂质代谢物标准品选自N

神经酰基

D

赤型

鞘氨醇磷酰胆碱、C14

二氢神经酰胺和C16

二氢神经酰胺和C22鞘磷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霉菌毒素标准品选自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呕吐毒素和赭曲霉毒素中的至少一种。
[0023]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确定待测物是否被生物毒素侵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对所述待测物进行提取处理,以便得到提取液;对所述提取液进行液相色谱

质谱检测,筛选出脂质代谢标志物,并依据该标记物确定所述待测物中是否含有生物毒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毒素选自霉菌毒素、植物毒素、动物毒素和微生物毒素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为霉菌毒素,更优选地,所述霉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B1、伏马毒素B1、赭曲霉毒素A和呕吐毒素中的至少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伏马毒素B1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伏马毒素B1标志物1:512.5028m/z;(2)伏马毒素B1标志物2:540.5343m/z;(3)伏马毒素B1标志物3:813.6830m/z;(4)伏马毒素B1标志物4:722.5258m/z;(5)伏马毒素B1标志物5:738.5056m/z;(6)伏马毒素B1标志物6:787.6675m/z,任选地,所述黄曲霉毒素B1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1:甘油三脂TG(18:1(9Z)/20:1(11Z)/22:1(13Z));(2)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2:甘油二脂DG(18:2(9Z,12Z)/20:0/0:0);(3)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3:甘油三脂TG(18:1(9Z)/20:1(11Z)/20:1(11Z));(4)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4:甘油三脂TG(14:0/16:0/18:0);(5)黄曲霉毒素B1标志物5:甘油三脂TG(18:0/18:1(9Z)/20:1(11Z)),任选地,所述赭曲霉毒素A的所述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磷脂酸PA(13:0/20:1(11Z));(2)磷脂酰丝氨酸PS(O

20:0/19:1(9Z)),任选地,所述呕吐毒素的所述脂质代谢标志物选自下述的至少一种:(1)磷脂酸PA(13:0/20:1(11Z));(2)卵磷脂PC(10:0/21:0);(3)赶黄草B;(4)卵磷脂PC(16:0/22:5(4Z,7Z,10Z,13Z,16Z));(5)甘油二脂DG(O

16:0/18:1(9Z))。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为超高效液相色谱

飞行时间

离子淌度质谱。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

质谱的色谱柱为ACQUITY CSH C18色谱柱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相色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峰陈凤明国伟姚桂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