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291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动上料,并将智能水表表壳挤压成型的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包括有外壳、出料板、气缸、凹模、凸模、进料组件等;外壳中部前侧开有开口,外壳中部前侧连接有出料板,外壳上部前侧安装有气缸,气缸伸缩杆下侧连接有凹模,外壳内部下侧连接有凸模,外壳上部后侧与凹模之间设有进料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启动加压泵和风扇,加压泵加速冷凝管和凸模中冷凝液的流速,而风扇则向凸模处成型的表壳吹送冷风,同时散热片辅助散热,达到加速冷却成型得到智能水表表壳的效果。能水表表壳的效果。能水表表壳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成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的供应,而水表则是对用水量进行计量并进行用水数据传递及结算交易的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智能水表应运而生,不仅能实现传统功能,还可以对用水量进行控制,并且自动完成水费计算和存储用水数据。
[0003]在生产智能水表时,现有的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技术,一般是将原料带有热度的原料溶液倒入到凸模内,与向下按压的凹模配合,将表壳挤压成型,冷却过后,将成型的表壳从凸模内取出收集起来,然而如此操作,首先反复手动去添加原料溶液,浪费大量人力,其次表壳成型后卡在凸模内,不便取出,同时在取出后,还需要耗费人力再将其推出收集起来,效率低下,并且表壳可能因未冷却充分而导致被推出的表壳未能完全成型,最后在表壳制作成型时,设备外壳的开口未闭合,容易出现误触等危险情况。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自动上料,并将智能水表表壳挤压成型的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
专利技术内容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其特征是:包括有:出料板(2),外壳(1)中部一侧连接有用于辅助出料的所述出料板(2);气缸(3),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安装有所述气缸(3);凹模(4),所述气缸(3)伸缩杆下侧连接有所述凹模(4);凸模(5),所述外壳(1)内部下侧连接有所述凸模(5);进料组件(6),所述外壳(1)上部一侧与所述凹模(4)之间设有所述进料组件(6);卡住组件(7),所述外壳(1)内部一侧与所述进料组件(6)之间设有所述卡住组件(7)。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其特征是:进料组件(6)包括有:储液框(61),所述外壳(1)内上部一侧连接有用于承装原料溶液的所述储液框(61);第一加热管(62),所述储液框(61)内下部一侧安装有所述第一加热管(62);支撑框(63),所述凹模(4)上部一侧连接有所述支撑框(63);第二加热管(64),所述支撑框(63)内部安装有所述第二加热管(64);活塞缸(65),所述凹模(4)上部一侧连接有所述活塞缸(65),所述活塞缸(65)位于所述支撑框(63)和所述第二加热管(64)内侧;活塞杆(66),所述活塞缸(65)内部滑动式连接有所述活塞杆(66);第一弹簧(67),所述活塞杆(66)与所述活塞缸(65)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67),所述第一弹簧(67)绕在所述活塞杆(66)上;软管(68),所述活塞缸(65)与所述储液框(61)之间连接有所述软管(68)。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其特征是:卡住组件(7)包括有:第一卡杆(71),所述支撑框(63)中部一侧滑动式连接有所述第一卡杆(71),所述第一卡杆(71)能够卡住所述活塞杆(66);第二弹簧(72),所述第一卡杆(71)与所述支撑框(63)之间连接有所述第二弹簧(72);第一连杆(73),所述外壳(1)内上部一侧连接有与向下移动后的所述第一卡杆(71)接触的所述第一连杆(73)。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水表表壳生产成型设备,其特征是:还包括有推出组件(8),推出组件(8)包括有:推杆(81),所述凸模(5)中部内侧滑动式连接有所述推杆(81);第三弹簧(82),所述推杆(81)与所述凸模(5)之间对称连接有所述第三弹簧(82);第二连杆(83),所述凹模(4)一侧对称连接有与所述推杆(81)接触的所述第二连杆(83)。5.按照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样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道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