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康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20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布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靠近一端固定安装有转动支架,减速孔孔径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且减速孔之间的间距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使得旋进装置旋进过程中由于减速孔的孔径一次减小,从而使得每次导液孔一次与减速孔对应时的排水量也一次减小即螺纹套筒和旋进管中的液体压力释放量减小,使旋进装置在旋进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加速的时间越来越短,使得线缆滚筒加速后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降低,保证了线缆释放长度过大线缆滚筒的最大释放速度能够减小,避免了线缆释放长度过大的同时线缆滚筒转速过快而导致线缆在巨大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坠入坑道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线缆布设
,具体为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炭挖掘作业开展前,需要开设多条坑道斜坡,用以人员和货物的运输,同时利用这些坑道来架设供电线缆,由于这些坑道斜坡长度较长,架设的线缆需要承受自身巨大的重力,使得这些线缆内部需要包裹铁丝网来进行加固,导致这些线缆的直径较大,自重也较大,在线缆架设的过程中为了防止线缆滑脱需要在释放线缆的过程中严格限定线缆滚筒的转速,防止出现线缆释放速度过快导致惯性过大而无法刹停导致其滑入坑道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3]现有的线缆释放作业一般都有专门的操作人员来进行操控,传统的线缆释放装置有线缆滚筒,刹车装置和操作台构成,通过操作员自身的判断来释放线缆,并不断通过刹车装置来减缓线缆的释放速度,这也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线缆铺设方法,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0004]虽然现有的线缆铺设方法具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人工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难免会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导致线缆释放超速导致刹车失效从而使整个线缆滑入坑道的问题,并且人工操作下线缆的释放速度一定会保持小于理论速度,导致线缆释放的速度较慢,降低了工作效率,对此,本申请文件提出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具备自动限制线缆释放速度的优点,解决了人工操作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支架,所述转动支架一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轴承,所述转动支架通过轴承活动套接有线缆滚筒,所述线缆滚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减速装置,所述底板顶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行程套筒,所述行程套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进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减速装置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线缆滚筒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另一侧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开设有环形槽且该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环形转动板Ⅰ,所述环形转动板Ⅰ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弧形板,所述连接板另一侧位于环形转动板Ⅰ内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且复位槽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螺纹套筒内壁位于复位槽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该螺纹与旋进装置相配合,所述螺纹套筒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扣
且连接扣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连接扣与旋进装置相配合,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开设有减速孔且减速孔与螺纹套筒的内腔相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减速孔的数量为七个并以线性分布,所述减速孔从连接板外表面靠近环形转动板Ⅰ一侧延伸至连接板的另一侧,所述减速孔孔径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且减速孔之间的间距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
[0009]优选的,所述旋进装置包括行程块,所述行程块活动安装在行程套筒的内部,所述行程块一侧位于外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套筒,所述旋转套筒的一侧活动套接有环形转动板Ⅱ,所述环形转动板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与复位槽相配合,所述环形转动板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杆且推杆与三角弧形板相对应,所述行程块一侧位于旋转套筒内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旋进管,所述旋进管的外表面开设有行程孔,所述行程孔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螺纹板且螺纹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并与螺纹套筒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所述螺纹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伸缩机且伸缩机输出轴的一端与螺纹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行程块一侧位于中心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伸缩机的底部与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行程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供液口,所述供液口与旋进管的内腔相连通,所述旋进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触发板,所述旋进管外表面且靠近触发板的一端开设有导液孔。
[0010]优选的,所述触发板的输出端通过信号连接的方式与伸缩机的输入端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螺纹板与复位槽的宽度相同且旋进装置通过螺纹旋进至行程极限时螺纹板与复位槽对应。
[0012]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专利技术通过行程块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供液口,使得液体可在泵的作用下通过供液口进入到旋进管的内部,并且经导液孔进入到螺纹套筒的内部,从而使旋进管和螺纹套筒的内部充满液体,并且通过行程孔的内部均活动套接有螺纹板且螺纹板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并与螺纹套筒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使得线缆滚筒在旋转并释放线缆的过程中会带动减速装置同步进行旋转,初始状态下螺纹套筒和旋进管内部的液压压强处于最低值,此时线缆滚筒转动受到的阻力最低,线缆滚筒的转动处于加速状态,随着线缆滚筒继续转动且在螺纹的旋进作用下旋进装置向减速装置的内侧移动,同时对旋进管和螺纹套筒内的液体进行挤压,由于液体的可压缩性较差导致旋进装置在旋进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逐渐增大,从而使线缆滚筒的转动受阻并使其处于减速的状态,当旋进装置在旋进的过程中导液孔与减速孔相互对应,且推杆在旋进的作用下将三角弧形板挤出原有位置,使得处于图6中最下方位置上的减速孔与导液孔相连通,从而使得螺纹套筒和旋进管内部的液体能够通过导液孔和减速孔流出,从而使螺纹套筒和旋进管内部的液压降低,此时线缆滚筒转动所收到的阻力减小从而使线缆滚筒处于加速的状态,随着线缆滚筒继续转动且在螺纹的旋进作用下使得线缆滚筒所受到的阻力增加,从而使得线缆滚筒再次处于减速状态,使得线缆滚筒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处在加速减速的过程中,避免传统设备中在释放线缆过程中由于减速不及时导致线缆滚筒超速失去控制的问题。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减速孔孔径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且减速孔之间的间距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使得旋进装置在旋进的过程中由于减速孔的孔径一次减小,从而使得每次导液孔一次与减速孔对应时的排水量也一次减小即螺纹套筒和旋进管中的液体压力
释放量减小,从而使旋进装置在旋进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加速的时间越来越短,使得线缆滚筒加速后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不断降低,保证了线缆释放长度过大线缆滚筒的最大释放速度能够减小,从而避免了线缆释放长度过大的同时线缆滚筒转速过快而导致线缆在巨大重力和惯性作用下坠入坑道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运行的稳定性。
[0015]3、本专利技术通过螺纹板与复位槽的宽度相同且旋进装置通过螺纹旋进至行程极限时螺纹板与复位槽对应,使得旋进装置达到行程极限后此时触发板的一侧会与螺纹套筒的底部相接触,从而使得线缆滚筒无法继续转动,此时方便操作人员对线缆尽心固定和拆解,避免线缆出现滑落的问题,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同时线缆从线缆滚筒上拆卸后,此时线缆滚筒所受到的扭矩消失且伸缩机在触发板的控制下带动螺纹板向靠近支撑杆的一侧移动,使得旋进装置与减速装置之间失去螺纹限位的作用,并且在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支架(2),所述转动支架(2)一侧靠近顶部的位置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该圆形通孔的内部固定套接有轴承(3),所述转动支架(2)通过轴承(3)活动套接有线缆滚筒(4),所述线缆滚筒(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减速装置(5),所述底板(1)顶部靠近另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支架(6),所述支撑支架(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行程套筒(7),所述行程套筒(7)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旋进装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装置(5)包括连接板(51),所述连接板(51)的一侧与线缆滚筒(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51)另一侧靠近外侧的位置上开设有环形槽且该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环形转动板Ⅰ(52),所述环形转动板Ⅰ(5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三角弧形板(53),所述连接板(51)另一侧位于环形转动板Ⅰ(52)内侧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螺纹套筒(54),所述螺纹套筒(54)的内壁上开设有复位槽(55)且复位槽(55)的数量为四个并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分布,所述螺纹套筒(54)内壁位于复位槽(55)之间的位置上开设有螺纹且通过该螺纹与旋进装置(8)相配合,所述螺纹套筒(54)外表面靠近一端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扣(56)且连接扣(56)的数量为三个,所述连接扣(56)与旋进装置(8)相配合,所述连接板(51)的外表面开设有减速孔(57)且减速孔(57)与螺纹套筒(54)的内腔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坑道斜坡的线缆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孔(57)的数量为七个并以线性分布,所述减速孔(57)从连接板(51)外表面靠近环形转动板Ⅰ(52)一侧延伸至连接板(51)的另一侧,所述减速孔(57)孔径沿自身延伸方向依次增大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康
申请(专利权)人:常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