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701113 阅读:4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涉及睡眠管理及太空舱床技术领域,方便快捷,适用人群广泛;大大改善了人们在高原的居住环境,预防了高原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在高原时的睡眠质量;因人制宜,提高了用户体验。方案要点为: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向太空舱床内输送空气;监测所述太空舱床内部的实时气体压强值,根据实时气体压强值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判断,是否对外排气。本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用于解决高原反应时的睡眠问题及太空舱床。要用于解决高原反应时的睡眠问题及太空舱床。要用于解决高原反应时的睡眠问题及太空舱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睡眠管理及太空舱床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由于旅游业和商业的快速发展,高原地区的自然风景、人文环境、和商业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但是平时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们在进入高原地区时,大部分人会产生高原反应,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健康及行程安排。高原反应是指由平原进入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更高海拔地区后,机体发生的一系列高原性缺氧应激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等。在产生高原反应时,白天人们姑且可以依靠吸氧进行缓解,但是到了晚上睡眠时,人们无法通过便携装的氧气进行吸氧,致使人们在睡眠时频繁觉醒、呼吸困难、多梦和头痛,严重者产生危急状况。因此,解决人们在高原反应时的睡眠问题,成为了重要的研究课题。
[0003]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预缺氧训练来对抗高原反应,也有通过药物缓解高原反应。
[0004]上述预缺氧训练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及人力,而且一般人难以得到专业系统的训练;通过药物缓解高原反应,不仅药物时效有限,而且对身体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无需用户进行任何体能训练可直接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人群广泛;本专利技术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和空气的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向太空舱床外排气,使得太空舱床内氧气浓度和大气压强值始终维持在人体最佳适应值,大大改善了人们在高原的居住环境,预防了高原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在高原时的睡眠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并分析用户实时睡眠数据,对氧气输送、空气输送和对外排气进行有效调节,因人制宜,提高了用户体验。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包括:
[0008]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以便使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浓度维持在预设的第一阈值内。
[0009]向所述太空舱床内输送空气;以便使所述太空舱床内大气压强维持在预设的第二阈值。
[0010]监测所述太空舱床内部的实时气体压强值。
[0011]根据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判断:若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对所述太空舱床进行对外排气;若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对所述太空舱床不进行对外排气。
[0012]进一步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还包括:
[0013]监测用户实时睡眠数据。
[0014]分析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得到分析结果。
[0015]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输送、空气输送、对外排气中一种或多种进行调节。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包括:
[0017]脑电波信号、眼电波信号、下颌肌电波信号、呼吸信号、心率信号、血氧饱和度信号和体动信号。
[0018]进一步的,所述分析结果包括:
[0019]浅度睡眠或深度睡眠或危急状况。
[002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占所述太空舱床内总气体的体积百分比阈值,具体为:25%—27%。
[002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阈值为适宜人体睡眠的气体压强值,具体为:0.7个标准大气压。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装置,包括:太空舱床,氧气输送器,空气输送器,第一监测器,对外排气器。
[0023]所述氧气输送器和所述空气输送器均设置在所述太空舱床外部,所述氧气输送器和所述空气输送器分别与所述太空舱床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监测器和所述对外排气器均位于所述太空舱床内顶璧,所述第一监测器与所述对外排气器连接,所述对外排气器与所述太空舱床外部连通。
[0024]进一步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装置,还包括:
[0025]第二监测器,分析器和显示器。
[0026]所述第二监测器用于监测用户实时睡眠数据;所述分析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监测器监测的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并分析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得到分析结果;所述第二监测器和所述分析器通讯连接;显示器用于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输送、空气输送、对外排气中一种或多种进行调节;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分析器通讯连接。
[0027]进一步的,所述氧气输送器为增氧机;
[0028]所述空气输送器为增压新风系统;
[0029]所述对外排气器为换气阀。
[003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监测器为睡眠监测手环。
[003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及装置,无需用户进行任何体能训练可直接使用,方便快捷,适用人群广泛;本专利技术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和空气的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向太空舱床外排气,使得太空舱床内氧气浓度和大气压强值始终维持在人体最佳适应值,大大改善了人们在高原的居住环境,预防了高原反应的发生,提高了人们在高原时的睡眠质量;本专利技术通过监测并分析用户实时睡眠数据,对氧气输送、空气输送和对外排气进行有效调节,因人制宜,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流程示意图;
[003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0036]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装置结构组成示意图。
[0037]图中,1.太空舱床,2.氧气输送器,3.空气输送器,4.第一监测器,5.对外排气器,6.第二监测器,7.分析器,8.显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9]实施例1
[004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0041]101、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以便使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浓度维持在预设的第一阈值内。
[0042]太空舱床,也称胶囊旅馆,每个太空舱床都是一个独立的空间,内部有可供使用者睡眠或休息的床以及其它生活设备。太空舱床具有低碳排放、经济实用、安全卫生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发展,太空舱床被广泛应用于大中城市及旅游景区,以供加班者或者游客住宿休息。
[0043]其中,氧气浓度为太空舱床内氧气占太空舱床内总气体的体积百分比,第一阈值为太空舱床内氧气占太空舱床内总气体的体积百分比阈值,具体为:25%——27%。例如:向太空舱床内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太空舱床内输送氧气;以便使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浓度维持在预设的第一阈值内;向所述太空舱床内输送空气;以便使所述太空舱床内大气压强维持在预设的第二阈值;监测所述太空舱床内部的实时气体压强值;根据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与所述第二阈值进行判断:若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对所述太空舱床进行对外排气;若所述实时气体压强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阈值,则对所述太空舱床不进行对外排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监测用户实时睡眠数据;分析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得到分析结果;根据所述分析结果,对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输送、空气输送、对外排气中一种或多种进行调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睡眠数据包括:脑电波信号、眼电波信号、下颌肌电波信号、呼吸信号、心率信号、血氧饱和度信号和体动信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结果包括:浅度睡眠或深度睡眠或危急状况。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一阈值为所述太空舱床内氧气占所述太空舱床内总气体的体积百分比阈值,具体为:25%—2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太空舱床的睡眠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第二阈值为适宜人体睡眠的气体压强值,具体为:0.7个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瑞光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深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