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10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连接器,包括信号传输组件,其包括:第一绝缘块;端子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固定部嵌于第一绝缘块内,导线,其包括信号线,其连接于连接部;屏蔽件,包括屏蔽壳,其设置在第一绝缘块、连接部和导线靠近连接部的一端的外侧,屏蔽壳上开设有窗口,窗口位于连接部和信号线的连接处;屏蔽片,其覆盖于窗口上,且固定在屏蔽件上。屏蔽壳上开设有窗口,便于信号线与导电端子进行焊接;屏蔽片覆盖于窗口上,且固定在屏蔽件上。在后续的灌胶过程中,由于屏蔽片的阻挡,胶水不会进入到屏蔽件和导电端子之间,可以有效地保证屏蔽件的屏蔽效果及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质量。质量。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高速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较强的连接器产品,其应用于各行各业。
[0003]现有的一种mini高速连接器其包括两个模块组件,两个模块组件的导电端子前后并排设置,两个模块组件上下层叠且错位设置。模块组件的包括屏蔽件、端子组件、绝缘块和线缆,端子组件、绝缘块和屏蔽件组装完成之后,再进行线缆的焊接,在焊接时由于屏蔽件存在干涉,需要在屏蔽件上开口,但是在组装完成之后进行灌胶时,胶水容易进入到屏蔽件和端子组件之间,影响屏蔽件的屏蔽效果进而影响信号传输质量。
[0004]因此,亟需一种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有效地保证屏蔽件的屏蔽效果及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质量。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信号传输组件,其包括:
[0008]第一绝缘块;
[0009]端子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固定部嵌于所述第一绝缘块内;
[0010]导线,其包括信号线,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
[0011]屏蔽件,包括屏蔽壳,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导线靠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屏蔽壳上开设有窗口,所述窗口位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信号线的连接处;
[0012]屏蔽片,其覆盖于所述窗口上,且固定在所述屏蔽件上。
[0013]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端子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部的接触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触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的第一侧和第二侧;
[0014]所述屏蔽件还包括自所述屏蔽壳延伸的多个屏蔽端子,所述屏蔽端子和所述接触部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所述接触部。
[0015]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线为差分信号线,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端子;
[0016]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之间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对应一个所述差分信号线,所述差分信号线的两个信号线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导电端子的连接部,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接地线连接于所述屏蔽壳。
[0017]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屏蔽壳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窗口,每个
导线对应一个所述窗口,所述屏蔽片覆盖所有的所述窗口。
[0018]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所述屏蔽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柱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
[0019]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信号传输组件为两个,两个所述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前方的所述信号传输组件的导线位于后方的所述信号传输组件的第一侧。
[0020]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一基座和第二基座,所述第一基座连接两个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二基座设置在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后侧。
[0021]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绝缘块的后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基座上的前后两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前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孔,前方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二连接柱和后方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分别插于所述第一基座前后两侧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后方的所述第一绝缘块的所述第二连接柱插于所述第二基座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内。
[0022]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外壳,所述信号传输组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接触部、所述屏蔽端子、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第二侧外露于所述外壳设置。
[0023]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连接凹槽,所述第一绝缘块、所述第一基座和所述第二基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连接凹槽相配合的连接凸起,所述连接凸起伸入于所述连接凹槽内;
[0024]所述第二基座的两侧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凸起相配合的限位槽。
[0025]作为一种连接器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第二绝缘块,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和所述屏蔽件的第一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二绝缘块,所述导线部分嵌于所述第二绝缘块内。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7]屏蔽壳上开设有窗口,便于信号线与导电端子进行焊接;屏蔽片覆盖于窗口上,且固定在屏蔽件上。在后续的灌胶过程中,由于屏蔽片的阻挡,胶水不会进入到屏蔽件和导电端子之间,可以有效地保证屏蔽件的屏蔽效果及导电端子的信号传输质量。
[0028]再者,在屏蔽壳和连接部之间设置有绝缘隔离块,绝缘隔离块支撑屏蔽件,避免屏蔽件塌陷引起的短路;绝缘隔离块隔离导电端子和屏蔽壳,避免在组装或使用过程中屏蔽壳与导电端子短路,保证连接器的正常使用。
[0029]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且相连接,可以使两个信号传输组件的结构相同,使用同一种模具进行加工,降低了连接器的生产成本;两个信号传输组件前后并排设置,而不是上下层叠设置,可以减小连接器的高度,在空间高度有限的情况下,该连接器可以安装使用,以满足信号传输需求。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三;
[0036]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四;
[0037]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二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信号传输组件和第一基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9]图10是本技术提供的屏蔽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1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绝缘块和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1]图12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绝缘块和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2]图1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
[0044]10、信号传输组件;101、第一绝缘块;1011、第一连接柱;1012、第二连接柱;1013、支撑块;
[0045]102、导电端子;1021、连接部;1022、固定部;1023、接触部;
[0046]103、导线;1031、信号线;1032、接地线;
[0047]104、屏蔽件;1041、屏蔽壳;10411、导入槽;10412、容纳槽;10413、防脱孔;10414、固定孔;1042、屏蔽端子;1043、窗口;1044、屏蔽片;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信号传输组件(10),其包括:第一绝缘块(101);端子组件,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导电端子(102),所述导电端子(102)包括固定部(1022)和连接部(1021),所述固定部(1022)嵌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内;导线(103),其包括信号线(1031),其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021);屏蔽件(104),包括屏蔽壳(1041),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绝缘块(101)、所述连接部(1021)和所述导线(103)靠近所述连接部(1021)的一端的外侧,所述屏蔽壳(1041)上开设有窗口(1043),所述窗口(1043)位于所述连接部(1021)和所述信号线(1031)的连接处;屏蔽片(1044),其覆盖于所述窗口(1043)上,且固定在所述屏蔽件(10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102)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部(1022)的接触部(1023),所述连接部(1021)和所述接触部(102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屏蔽件(104)还包括自所述屏蔽壳(1041)延伸的多个屏蔽端子(1042),所述屏蔽端子(1042)和所述接触部(1023)并排设置,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一个或两个所述接触部(10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103)为差分信号线,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设置有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相邻两个所述屏蔽端子(1042)之间的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对应一个所述差分信号线,所述差分信号线的两个信号线(1031)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导电端子(102)的连接部(1021),所述差分信号线的接地线(1032)连接于所述屏蔽壳(104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壳(104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窗口(1043),每个导线(103)对应一个所述窗口(1043),所述屏蔽片(1044)覆盖所有的所述窗口(104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块(101)的前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柱(1011),所述屏蔽件(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