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701064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廊管道布置结构。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管廊主体(10)以及位于所述管廊主体(10)内部的输送管道单元(20),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包括彼此平行且在竖直方向相互间隔布置的多条输送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管廊管道布置结构通过在竖直方向上布置多条输送管道,充分地利用了管廊主体内部的空间,减小了所需的管廊主体断面尺寸,增加了管廊运行维护空间,便于施工,也便于工程检修人员操作,降低了工程运行管理难度,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同时节省了工程费用,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及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廊管道布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综合管廊
,具体地涉及一种管廊管道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是指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及缆线综合管廊。综合管廊内部包含管廊主体、附属设施和管线设施。管廊主体是指构成综合管廊的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体;附属设施是指为保障综合管廊正常运行而设置的监控与报警系统、消防系统、供配电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等;管线设施是指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再生水、污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
[0003]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可提高土地集约化使用,大大减少反复开挖地面的“马路拉链”现象,又消灭了“蜘蛛网”等问题。管线运行可靠性和防灾抗灾能力明显提升,城市景观进一步改善,真正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为建设宜居城市,智慧城市提供了有力支持,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发展的趋势。
[0004]综合管廊水舱,就是容纳给水、雨水、再生水及污水等管线的舱室,管线明敷于舱室内,管线条数根据相关规划及项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管廊主体(10)以及位于所述管廊主体(10)内部的输送管道单元(20),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包括彼此平行且在竖直方向相互间隔布置的多条输送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平行且在水平方向相互间隔的多组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多个用于支撑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的镇墩(33),所述镇墩(33)设置为围绕并包裹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道单元(20)包括第一输送管道(21)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1)上方的第二输送管道(22),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管廊主体(10)内侧底部的第一支墩(31),所述第一支墩(31)用于支撑所述第一输送管道(21),相邻的所述镇墩(33)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支墩(3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管道布置结构包括位于所述管廊主体(10)内侧底部的第二支墩(32),所述第二支墩(32)用于支撑所述第二输送管道(22),相邻的所述镇墩(33)之间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支墩(3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伟史文彪许光义吴琼何奇峰王雅娟李泽敏杨进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