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起动机
,特别涉及一种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参见图10,起动机工作时,通过电磁力将驱动齿轮10拨出并与发动机飞轮齿圈啮合。起动机主触点接通后驱动齿轮10旋转输出力矩以带动发动机飞轮齿圈旋转,从而启动发动机。由于驱动齿轮10在啮合和驱动飞轮齿圈时需要承载非常大的负荷,为防止驱动齿轮10松脱,通常采用如图10所示的结构设计。装配到位后,钢丝挡圈12卡入减速器9的轴凹槽内,在限位圈11内孔凹槽和钢丝挡圈12的共同作用下,齿轮头被限制在减速器9的轴上,齿轮头无论受到何种作用力均不会松脱。
[0003]目前行业内多采用敲击装配,通过冲击力将钢丝挡圈12装配到位。由于纯手工作业,且钢丝挡圈12、限位圈11零件小,一次装配成功率低于50%。敲击时如不能一次性到位,相关零件轻则卡住难以拆解返修,重则变形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起动机限位圈装配困难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限位圈定位单元、定位凸台单元、压头单元、导向单元、限位圈输送单元、钢丝挡圈输送单元、夹持单元及钢丝挡圈导套;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固定在所述导向单元上;所述压头单元安装在所述导向单元上且所述压头单元位于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的上方;所述定位凸台单元安装在所述导向单元上且所述定位凸台单元位于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的下方;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压头单元及所述定位凸台单元的纵向中轴线重合;所述限位圈输送单元、钢丝挡圈输送单元及所述夹持单元靠近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设置,所述限位圈输送单元用于输送所述限位圈,并通过所述夹持单元夹持后放置于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上,所述钢丝挡圈与所述钢丝挡圈导套配合,所述钢丝挡圈导套设置为上尖下粗的锥形结构,所述钢丝挡圈输送单元用于将挡圈输送至所述钢丝挡圈导套上,并通过所述夹持单元夹持后使其下端与减速器轴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包括:安装板、左驱动机构、右驱动机构、左限位圈定位块及右限位圈定位块;所述安装板固定在所述导向单元上;所述左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端的一侧,所述右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端的另一侧,所述左驱动机构与所述右驱动机构相对设置;所述左限位圈定位块和所述右限位圈定位块设置在所述左驱动机构和右驱动机构之间;所述左限位圈定位块与所述左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右限位圈定位块与所述右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左限位圈定位块和所述右限位圈定位块相对设置;所述左限位圈定位块和所述右限位圈定位块分别开设有与起动机的限位圈相配合的半圆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单元包括:顶升平台、顶升驱动机构、平移滑台、滑轨组件、定位凸台及第一对射光栅;所述顶升平台活动安装在所述导向单元上;所述顶升驱动机构与所述顶升平台的下端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顶升平台朝向或背离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运动;所述滑轨组件固定在所述顶升平台上,所述滑轨组件的走形方向垂直于所述导向单元所在的平面;所述平移滑台设置在所述滑轨组件内,所述平移滑台可沿所述滑轨组件直线滑动;所述定位凸台固定在所述平移滑台上,所述定位凸台用于放置减速器;所述第一对射光栅的发射端固定在所述滑轨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栅的接收端固定在所述滑轨组件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对射光栅的发射端与接收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射光栅用于探测减速器是否位于所述限位圈定位单元的正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起动机限位圈自动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头单元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敬,司瑞玲,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