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95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0
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包括内视镜外壳、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同轴电缆、信号接头、超声成像装置、电机电源;所述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从左至右设置在内视镜外壳内部,所述内视镜外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器用于固定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超声换能器固定连接并且直流电机用于带动超声换能器旋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超声成像原理,通过超声换能器进行连续的机械扫描,获得人体各种腔道的截面图,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实时成像效果更好,降低了漏诊率,使得受检者无痛感检查,提高了胃镜检查的舒适性,应用前景广泛。应用前景广泛。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


[0001]本技术涉及胃镜检查
,具体涉及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

技术介绍

[0002]胃镜检查的全名为上消化道内视镜检查,它是利用一条直径约一公分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中伸入受检者的食道



十二指肠,藉由光源器所发出之强光,经由导光纤维可使光转弯,让医师从另一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健康状况。必要时,可由胃镜上的小洞伸入夹子做切片检查。全程检查时间约10分钟,若做切片检查,则需20至30分钟。
[0003]其中,内视镜是胃镜检查设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件。目前,虽然内视镜的成像技术一直在不断发展,但对于内视镜成像的准确分析以及对后续病情的快速诊断,对医生而言是极大的挑战。而胃镜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内镜类型,由于其影像的高相似性和病灶的隐蔽性,对检查人员识别病灶并判断病情的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需要研发出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通过对内视镜的结构优化,使得更快速有效的辅助医生进行胃镜成像的影像分析与病情诊断,降低误诊及漏诊的发生
[0004]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1568382.3公开了一种内科专用智能型电子胃镜检查仪,包括底座、壳体、胃镜软管、胃镜探测器和LED显示屏,目的是为了具有移动性,便于医用人员的移动与使用,没有对内视镜的结构、内视镜成像的准确性进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结构设计合理,采用超声成像原理,通过超声换能器进行连续的机械扫描,获得人体各种腔道的截面图,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实时成像效果更好,降低了漏诊率,使得受检者无痛感检查,提高了胃镜检查的舒适性,应用前景广泛。
[0006]技术方案: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视镜外壳、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同轴电缆、信号接头、超声成像装置、电机电源;所述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从左至右设置在内视镜外壳内部,所述内视镜外壳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器用于固定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输出轴与超声换能器固定连接并且直流电机用于带动超声换能器旋转,所述同轴电缆穿设内视镜外壳右端面中心并且同轴电缆的左端分别与超声换能器、直流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同轴电缆的另一端分别与个信号接头电性连接,1个所述信号接头与超声成像装置电性连接,另1个所述信号接头与电机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内视镜外壳内填充有传声介质;所述超声换能器包括换能器外壳、声透镜、匹配层、铌酸锂压电晶体、吸声块,所述声透镜、匹配层、铌酸锂压电晶体、吸声块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换能器外壳内部,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的左右两端均镀有电极,2个所述电极分别焊有一根引线并且与同轴电缆电性连接;所述铌酸锂压电晶
体具有若干个切割阵列,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的切割阵列开口端面向吸声块。
[0007]本技术所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胃镜检查时,受检者吞咽所述内视镜,通过消化道的蠕动使该内视镜类似胶囊在体内运动,医生在超声成像装置的操作界面下达成像指令,超声成像装置向超声换能器发射特定参数的脉冲激励电信号驱动超声换能器运行,同时电机电源供电驱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直接带动超声换能器旋转,使得超声换能器可以进行连续的机械扫描,获得人体各种腔道的截面图,超声换能器在此过程中拍摄的图像传输到人体外的超声成像装置进行显示,最后医生根据拍摄到的图像了解受检者胃部消化道内部的情况,从而对其病情作出诊断,实现了在受检者无痛感检查,提高了胃镜检查的舒适性。
[0008]其中,2个电极对应的引线是通过导电滑环与同轴电缆电性连接,避免超声换能器的旋转导致引线、同轴电缆造成扭伤。
[0009]所述超声换能器,结构设计合理,将匹配层粘接至铌酸锂压电晶体左端面上,然后从“背向”切割铌酸锂压电晶体,使得铌酸锂压电晶体具有若干个切割阵列,并且铌酸锂压电晶体的切割阵列开口端面向吸声块,将铌酸锂压电晶体直接粘接至吸声块上。这样一来,既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减小了在弯晶片过程中的误差,使得弯曲后的铌酸锂压电晶体单阵元间的相对间距及角度一致性更佳,既提高了铌酸锂压电晶体的声学转换性能,同时也不会过多的增加加工难度。
[0010]本技术采用超声成像原理,超声成像的软组织分辨力更高,实时成像效果更好,可以探测到声阻抗只存在微小差异的组织结构,并以较高空间分辨率的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降低了漏诊率;超声成像的安全性高,超声的功率都在人体安全阈值以下,不会给医生或患者造成任何危害。
[0011]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内视镜外壳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内视镜外壳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12]本技术所述外壳采用圆柱体结构,并且两头被处理得圆润无棱角,即胶囊形状。所述外壳材质选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具有良好的生物兼容性、声学友好性和稳定性,并且高透明度、低价格、易于机械加工。
[0013]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上每个所述独立的切割阵列同时包含若干个由“浅刀”切割而形成的“微阵元”。
[0014]铌酸锂压电晶体在切割过程中,同时采用浅刀切割的方式将单个阵元切割成多个微阵元,既提高了铌酸锂压电晶体的声学转换性能,同时也不会过多的增加加工难度,简化了工艺步骤。
[0015]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换能器外壳外壁设置有保护层,所述换能器外壳内壁设置有声学绝缘层。
[0016]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传声介质为去离子水。
[0017]本技术所述传声介质采用去离子水,其声学性能良好,超声在去离子水中传播时衰减极低,并且去离子水还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环保和成本低的优势。当超声换能器、电机等所有部件都装配完后,将抽真空后的去离子水通过内视镜外壳的预留口将内视镜外壳内部注满,并且确保内视镜外壳内部无气泡,最后环保胶水将预留口密封好。
[0018]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超声成像装置包括上位
机、集成电路板,所述上位机、集成电路板、1个信号接头、同轴电缆、超声换能器依次电性连接。
[0019]医生在上位机的操作界面下达成像指令,上位机给集成电路板下达成像指令,集成电路板产生逻辑时序信号并且通过信号接头、同轴电缆下发给超声换能器,超声换能器发射超声波并接收目标物产生的回波,再将回波信号通过同轴电缆、信号接头传输到集成电路板,集成电路板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及图像数据缓存后将图像数据传送到上位机进行实时成像。
[0020]进一步的,上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所述集成电路板包括FPGA 模块、激励生成模块、回波放大滤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上位机、FPGA 模块、激励生成模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视镜外壳(1)、超声换能器(2)、直流电机(3)、同轴电缆(4)、信号接头(5)、超声成像装置(6)、电机电源(7);所述超声换能器(2)、直流电机(3)从左至右设置在内视镜外壳(1)内部,所述内视镜外壳(1)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器(11)用于固定超声换能器(2)、直流电机(3);所述直流电机(3)的输出轴(31)与超声换能器(2)固定连接并且直流电机(3)用于带动超声换能器(2)旋转,所述同轴电缆(4)穿设内视镜外壳(1)右端面中心并且同轴电缆(4)的左端分别与超声换能器(2)、直流电机(3)电性连接,所述同轴电缆(4)的另一端分别与2个信号接头(5)电性连接,1个所述信号接头(5)与超声成像装置(6)电性连接,另1个所述信号接头(5)与电机电源(7)电性连接,所述内视镜外壳(1)内填充有传声介质;所述超声换能器(2)包括换能器外壳(21)、声透镜(221)、匹配层(22)、铌酸锂压电晶体(23)、吸声块(24),所述声透镜(221)、匹配层(22)、铌酸锂压电晶体(23)、吸声块(24)从左至右依次设置在换能器外壳(21)内部,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23)的左右两端均镀有电极,2个所述电极分别焊有一根引线并且与同轴电缆(4)电性连接;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23)具有若干个切割阵列,所述铌酸锂压电晶体(23)的切割阵列开口端面向吸声块(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漏诊率的胃镜检查用内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视镜外壳(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内视镜外壳(1)的材质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晓宇王利兵缪志伟陈萍王晓瑜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