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942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1:00
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和无菌敷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料管包括圆环形的底座和胶圈管身,所述胶圈管身直径与底座内径相等,所述胶圈管身顶部设有弯头,所述敷贴本体背面为粘结面,所述粘结面表面设有剥离纸,所述无菌敷料管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底座、胶圈管身以及弯头,所述敷贴本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敷贴本体底部设有圆形凹槽区,所述凹槽区与底座大小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地吸收渗血渗液、避免引流管被折瘪的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管固定专用敷贴。管固定专用敷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

技术介绍

[0002]患者手术或治疗过程中常会使用到各种引流管来辅助治疗,外科引流的目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内(如颅内、胸腔、腹腔等)的脓液、血液、胆汁、分泌物及炎性渗出液等引出体外,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目前通常通过在体内置入引流管的方式实现体内积液引流的目的,已成为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因此引流管的固定和防导管滑脱是手术后引流管护理的重要问题。目前,临床上大部分引流管的固定都有标准的敷贴和固定方法。临床实践中发现,因盆腔引流管自身材质较软,管径较粗,盆腔引流管易发生反折,或固定不当形成折角,影响引流效果,因此在固定时有较大难度,现暂无标准固定方法。
[0003]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好地吸收渗血渗液、避免引流管被折瘪的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和无菌敷料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料管包括圆环形的底座和胶圈管身,所述胶圈管身直径与底座内径相等,所述胶圈管身顶部设有弯头,所述敷贴本体背面为粘结面,所述粘结面表面设有剥离纸,所述无菌敷料管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贯穿底座、胶圈管身以及弯头,所述敷贴本体上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所述敷贴本体底部设有圆形凹槽区,所述凹槽区与底座大小一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弯头外端和胶圈管身底部设有锁圈和卡槽,所述锁圈为半圆环形,所述锁圈设有卡头,所述卡头位于锁圈内侧中间,所述卡头两侧设有锯齿形卡齿,所述锁圈通过卡头旋转连接于卡槽上,所述卡槽形状和大小与卡头相匹配。
[0007]进一步的,所述敷贴本体其中一条侧边处设有管夹,所述管夹截面呈C形,所述管夹内壁设有防滑凸点,所述管夹一侧与敷贴本体边缘相连,所述管夹另一侧悬空,所述管夹悬空侧设有一条卷边。
[0008]进一步的,所述敷贴本体采用透气粘贴敷料,所述无菌敷料管采用高吸收性材料,所述管夹采用弹性材料,所述胶圈管身采用医用聚氯乙烯材料。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敷贴本体粘结于皮肤上,无菌敷料管可以吸收盆腔引流管与皮肤之间的渗液,且具有将盆腔引流管体外部分均匀弯曲并固定于管夹上的作用,能避免引流管被折瘪或无意拉扯。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无菌敷料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锁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敷贴本体,2. 无菌敷料管,3. 锁圈,4. 管夹,11. 第二开口,12. 凹槽区,21. 底座,22. 胶圈管身,23. 弯头,24. 第一开口,25. 卡槽, 31. 卡头,32. 卡齿,41. 卷边,42. 凸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和无菌敷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料管2包括圆环形底座21和胶圈管身22,所述胶圈管身22直径与底座21内径相等,所述胶圈管身22顶部设有弯头23,所述敷贴本体1背面为粘结面,所述粘结面表面设有剥离纸,撕开剥离纸,可将敷贴本体1贴于皮肤上;所述无菌敷料管2设有第一开口24,所述第一开口24贯穿圆环形底座21、胶圈管身22以及弯头23,所述敷贴本体1上设有第二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24与第二开口11连通,将第一开口24与第二开口11拨开,对于端头有引流球的引流管,也可以通过开口将盆腔引流管固定在本装置内,并由锁圈3将开口封住;所述敷贴本体1底部设有圆形凹槽区12,所述凹槽区12与底座21大小一致。
[0016]如图2所示,所述弯头23外端和胶圈管身22底部设有锁圈3和卡槽25,所述锁圈3为半圆环形,所述锁圈3设有卡头31,所述卡头31位于锁圈3内侧中间,所述卡头31两侧设有锯齿形卡齿32,所述锁圈3通过卡头31旋转连接于卡槽25上,所述卡槽25形状和大小与卡头31相匹配,将锁圈3旋转至遮住第一开口24上,即可封住缺口,组成闭合的圆管,将盆腔引流管牢牢固定在无菌敷料管2内,第二开口11由于敷贴本体1背面为粘结面,所以也能牢牢固定在皮肤上。
[0017]如图1所示,所述敷贴本体1其中一条侧边处设有管夹4,所述管夹4截面呈C形,所述管夹4内壁设有防滑凸点42,所述管夹4一侧与敷贴本体1边缘相连,所述管夹4另一侧悬空,露出的缺口可使盆腔引流管进入管夹4内固定,所述管夹4悬空侧设有一条卷边41,卷边41可作为把手使用,黏贴或撕开敷贴本体1方便手持。
[0018]所述敷贴本体1采用透气粘贴敷料,所述无菌敷料管2采用高吸收性材料,所述管夹4采用弹性材料,所述胶圈管身22采用医用聚氯乙烯材料。
[0019]使用时,将盆腔引流管从无菌敷料管2内穿过,无菌敷料管2的底座21固定在敷贴本体1的凹槽区12内,对于端头有引流球而无法穿过无菌敷料管2的盆腔引流管,也可以通过第一开口24和第二开口11将盆腔引流管固定在无菌敷料管2内,并由锁圈3将开口封住,盆腔引流管经过弯头23露出体外贴着敷贴本体1绕圈后由管夹4固定,可防止出现折管。
[0020]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包括敷贴本体(1)和无菌敷料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敷料管(2)包括圆环形的底座(21)和胶圈管身(22),所述胶圈管身(22)直径与底座(21)内径相等,所述胶圈管身(22)顶部设有弯头(23),所述敷贴本体(1)背面为粘结面,所述粘结面表面设有剥离纸,所述无菌敷料管(2)设有第一开口(24),所述第一开口(24)贯穿底座(21)、胶圈管身(22)以及弯头(23),所述敷贴本体(1)上设有第二开口(11),所述第一开口(24)与第二开口(11)连通,所述敷贴本体(1)底部设有圆形凹槽区(12),所述凹槽区(12)与底座(21)大小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盆腔引流管固定专用敷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弯头(23)外端和胶圈管身(22)底部设有锁圈(3)和卡槽(25),所述锁圈(3)为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