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958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获取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通过上述方式,利用获取到的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最后通过目标参数和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即可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中的累碳量,能够实现对车辆累碳量的方便、快捷、实时且准确的测量。实时且准确的测量。实时且准确的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涉及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汽油机颗粒捕集器(Gasoline Particle Filter),以下简称GPF,是从排放后处理的角度降低颗粒物排放的手段之一。在车辆排气系统中安装GPF之后,可过滤近90%颗粒物排放。随着发动机的运行,GPF中捕集的颗粒物会越来越多,导致发动机排气系统的排气背压增大,从而导致发动机油耗增加、扭矩下降,但现有技术中还没有成熟的技术来测量GPF中的累碳量。
[000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对累碳量进行测量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获取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
[0007]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
[0008]获取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
[0009]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
[0010]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之前,还包括:
[0011]获取目标试验发动机;
[0012]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获取试验碳烟浓度参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以及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
[0013]根据所述碳烟浓度参数和所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确定对应的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
[0014]基于所述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和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对初始累碳量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
[0015]将所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作为预设累碳量模型。
[0016]可选地,所述获取目标试验发动机之前,还包括:
[0017]获取热机指令;
[0018]根据所述热机指令确定对应的热机条件;
[0019]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目标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
[0020]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目标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包括:
[0021]获取除碳指令;
[0022]根据所述除碳指令确定对应的除碳条件;
[0023]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所述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得到启动后的试验发动机;
[0024]基于所述除碳条件对所述启动后的试验发动机进行除碳,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
[0025]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获取试验碳烟浓度参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以及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包括:
[0026]获取预设试验时间和预设试验次数;
[0027]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在不同试验发动机工况、所述预设试验时间以及所述预设试验次数进行试验,获取对应的试验碳烟浓度参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以及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
[0028]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和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对初始累碳量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包括:
[0029]获取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对应的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包括试验发动机转速、试验发动机负荷、试验发动机水温以及试验发动机机油温度;
[0030]基于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对应的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对所述初始累碳量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
[0031]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之后,还包括:
[0032]判断所述目标累碳量是否超过预设累碳量阈值;
[0033]若所述目标累碳量超过所述预设累碳量阈值,则获取减碳条件;
[0034]基于所述减碳条件对所述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进行减碳。
[003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装置,所述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装置包括:
[0036]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
[0037]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
[0038]所述获取模块,还用于获取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
[0039]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
[0040]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设备,所述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程序,所述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
[004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程序,所述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
[0042]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获取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通过上述方式,利用获取到的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最后通过目标参数和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即可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中的累碳量,能够实现对车辆累碳量的方便、快捷、实时且准确的测量。
附图说明
[0043]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2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5]图3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46]图4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一实施例的试验模块连接图;
[0047]图5为本专利技术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0048]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50]参照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设备结构示意图。
[0051]如图1所示,该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获取目标发动机的运行时间;根据所述运行时间和所述目标碳烟质量流量通过预设累碳量公式确定目标汽油机颗粒捕集器的目标累碳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发动机转速和目标发动机负荷在预设累碳量模型中确定对应的目标碳烟质量流量之前,还包括:获取目标试验发动机;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获取试验碳烟浓度参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以及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根据所述碳烟浓度参数和所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确定对应的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基于所述试验碳烟质量流量参数和所述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对初始累碳量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将所述训练后的累碳量模型作为预设累碳量模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试验发动机之前,还包括:获取热机指令;根据所述热机指令确定对应的热机条件;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目标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目标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包括:获取除碳指令;根据所述除碳指令确定对应的除碳条件;基于所述热机条件对所述试验发动机进行启动,得到启动后的试验发动机;基于所述除碳条件对所述启动后的试验发动机进行除碳,以使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满足目标试验环境条件。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累碳量测量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获取试验碳烟浓度参数、试验碳烟稀释比参数以及试验发动机工况参数,包括:获取预设试验时间和预设试验次数;基于所述目标试验发动机在不同试验发动机工况、所述预设试验时间以及所述预设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江黄国海潘锦双王科翔吴沛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