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书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书架。
技术介绍
[0002]作为储存书籍的书架,图书馆一般摆放有大量书架,目前图书馆用的书架大都采用传统书架,即在书架上标明大致的书籍归类,然后将书籍按一定顺序摆放。但对于还书收纳的书籍,并不能第一时间放回到传统书架上的原有位置,通常堆放在书桌一旁,容易造成妨碍。但在还书处设置一个传统书架来临时放置还书,传统书架的体积较大,会占较大的空间,造成拥挤。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收到还书后,能避免造成妨碍与拥挤的书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书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书架,包括主框架及设置主框架内的若干层板,所述主框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板与底板,以及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的四块网片板,所述顶板与底板呈形状与大小相匹配的矩形,所述顶板的每一边沿与底板的一边沿上下相对;每一网片板对应地设置在顶板与底板每对上下相对的边沿之间,网片板的顶端与顶板连接,网片板的底端与底板连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书架,包括主框架(10)及设置主框架(10)内的若干层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0)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顶板(11)与底板(12),以及设置在顶板(11)与底板(12)之间的四块网片板(13),所述顶板(11)与底板(12)呈形状与大小相匹配的矩形,所述顶板(11)的每一边沿与底板(12)的一边沿上下相对;每一网片板(13)对应地设置在顶板(11)与底板(12)每对上下相对的边沿之间,网片板(13)的顶端与顶板(11)连接,网片板(13)的底端与底板(12)连接,顶板(11)、底板(12)及四块网片板(13)相配合,组装形成所述主框架(10);所述主框架(10)内形成有储物腔(101),每相邻的两块网片板(13)之间设有间隙,形成连通储物腔(101)的取放口(102);若干层板(20)间隔预设距离地从上至下依次设置在储物腔(101)内,通过层板(20)承托物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板(13)包括主体板(131)、第一折边(132)及第二折边(133),所述主体板(131)直立设置,所述第一折边(132)共有两块,两块第一折边(132)水平地相对设置在主体板(131)的顶端与底端,所述第一折边(132)上开设有若干连接孔(103),通过螺栓穿过连接孔(103)后,穿入至顶板(11)或底板(12)的边沿内,将第一折边(132)固定至顶板(1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宇娴,曹宇轩,厉嘉,雷湘龙,谢德贵,李健聪,梁淑仪,陈志坤,朱亮,路立刚,韩立斌,许岩,陈修国,陈进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诚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