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9521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假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手工假发,具有发帘可自由翻转的功能和提高假发仿真度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于提供的该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降低制作成本。降低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假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假发是通过人造技术制造而成的头发,用于装饰的饰品。可供秃头或头发稀少的人作头饰戴用,或作为戏装、官员或专业人员装束或时髦装饰的一部分。
[0003]假发有整体假发和假发块之分。整体假发能够将人的头部整体覆盖,替代人的全部头发。假发块仅仅覆盖人头部的一部分,替代或修饰人的部分头发。
[0004]假发在结构上包括发网(基材)和假发丝,假发丝一般采用发帘、发辫(发绺)或单纯发丝的形式,单纯发丝或发辫(发绺)必须用人手工缝制到发网上。而发帘是将发丝整齐有序的排列并将发丝根部(大约0.5

2cm)固定在条状基材(宽度大约0.5

2cm)上制成的,发丝根部的固定端与条状基材构成发帘的发梗部分,在实际操作中通常用机器将发梗固定在发网上,即用机器沿发梗的长度方向,穿过发梗和发网扎制一排缝线,以此将发帘方便快速的固定在发网上,完成假发的制作,提高了假发产品的制造速度;除此之外,还有的假发产品采用发卡固定或者热熔胶固定的方式来固定发帘。
[0005]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点:(1)发卡固定的方式牢固性不好,容易脱落;(2)热熔胶固定的方式会露出热熔胶,假发的仿真效果差;(3)上述三种固定方式包括机器固定方式、发卡固定方式和热熔胶固定方式都有一个共同的缺陷:发帘中的发丝只能朝向发帘被固定的方向梳理,无法像真人头发一样翻转,仿真效果和使用效果差。<br/>[0006]申请号为201711098693.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假发的编织工艺及由此方法编织而成的假发,该项技术的假发的编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用针沿着发帘边缘穿入并穿过若干根发丝位于发帘边缘的封闭端;(2)将穿过所述封闭端的针向远离发帘方向用力;(3)若干根发丝的长端随着针的用力沿着发帘的固定线向远离发帘方向运动,所述的封闭端随着针的用力向远离发帘的方向扩大;(4)直至所述的若干根发丝的长端端部从发帘的固定线中退出;(5)将挑出的若干根发丝的长端向发帘的发丝方向捋顺;(6)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完成整个假发发丝的操作。本项技术将经过三联机和高头机制作而成的假发发帘用针将发帘中的发丝挑出,这样挑出的发丝可以遮盖发帘与假发网底的连接部分,提高了假发的逼真度,无需再将发丝钩织在假发网底上,大大的节省了工时;同时“挑”的工序无需经过培训,上手快。另一方面,由于发丝通过三联机后,发丝的短端端部经过了折叠定型,因此将发丝的长端挑出后,其方向仍然是顺着发丝原来的方向,发丝与发丝之间的贴合度很好,仅需简单的打理,便可以得到一个美观的假发。
[0007]上述专利申请技术中虽然通过挑出发丝遮盖了发帘和假发网底的连接部分,但是假发发帘的发丝仍然只能朝向发丝被固定在发帘上的方向,无法像真人头发一样翻转,仿真效果和使用效果差。
[0008]现有技术采用手工缝针的方式制作的发帘型假发能够像真人头发一样将发帘翻转,但是手工缝针的制作方法制作效率非常低,其具体方法为:首先剪裁一定长度的缝线,
并将缝线穿入针的针孔中后,将缝线的两端打结,从针孔到缝线打结点捋直缝线;然后将发帘放在发网网底的对应位置上,从发帘的起始端开始,用针穿过网底和发帘的对应点A后,将缝线向远离对应点A的方向拉,一直到全部缝线可活动的部分均通过对应点A,发帘和网底的对应点A通过缝线固定在固定点A;与固定点A相距一定距离,用针穿过网底和发帘的对应点B后,将缝线向远离对应点B的方向拉,一直到全部缝线可活动的部分均通过对应点B,发帘和网底的对应点B通过缝线固定在固定点B;依次循环将发帘和网底上对应的均匀排列的点均固定在固定点A、B、C、D、E、F、G等上,直到将发帘的末端固定在网底上,此时将缝线在末端打结,然后减去多余的缝线,一片发帘即固定完成,在发帘和网底上形成麻花型缠绕结构。上述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是指当发帘和发网网底还没有固定连接时,发帘放置在发网网底对应位置上时,发帘和发网网底上相对应的点,比如发帘上有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发网网底上有对应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当发帘和发网网底上对应点相固定连接后,形成假发的固定点A、B、C、D、E、F、G等依次排列下去。
[0009]现有技术中上述手工缝针制作发帘型假发的方法存在如下缺陷:因为每个发帘均需要至少穿针一次,每次固定一个点均需要进行拉伸缝线的操作即将缝线活动部分拉伸全部通过发帘和网底的固定点并拉紧;有时每个发帘在较长或线不够时,还需要穿针两次或多次;有时在拉伸缝线的过程中,缝线可能会卡住、打结,需要长时间的梳理,因此制作效率低,假发制作成本高。另外麻花型缠绕结构缠绕在发帘和网底上,发帘的翻转活动度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手工假发,使其具有发帘可自由翻转的功能,提高假发的仿真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使其能够提高制作效率,降低制作成本。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
[0012]优化的,位于基材和发帘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m;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

15mm。
[0013]优化的,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设置网格,网格位于基材和发帘之间。
[0014]优化的,网格包括一个或多个“X”型扣。
[0015]优化的,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将发帘放置在基材相应位置,并准备好一卷弹力线和假发钩针;步骤二固定发帘起始端: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步骤三用弹力线和钩针依次将基材和发梗的两排连接点固定连接,并在相邻连接点之间勾出网格;步骤四用弹力线和假发钩针在发梗末端打结,剪断弹力线活动端。
[0017]优化的,步骤三的具体操作包括:固定连接点A:首先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A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A固
定为连接点A,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a。钩织“X”型扣:用钩针勾住弹力线并从弹力线a中撤出,此时就在发梗和基材之间打好了网格的一个“X”型扣,且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b。固定连接点B:将钩针穿过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后,勾住弹力线并将钩针从基材和发梗的对应点B以及弹力线b中撤回,此时发梗和基材的对应点B固定为连接点B,钩针上勾着一段弹力线c。
[0018]然后依次循环上述钩织“X”型扣和固定连接点B的操作。
[0019]优化的,相邻的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材和一个或多个发帘,发帘包括发梗和多根发丝;在每条发帘的发梗与基材之间设置一排连接网;连接网上均匀分布着两排连接点,两排连接点分别位于基材和发梗上;基材和每条发帘均通过连接网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其特征在于:位于基材和发帘上的对应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mm;相临连接点之间的距离为8

15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其特征在于:在连接网上,相邻连接点之间设置网格,网格位于基材和发帘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其特征在于:网格包括一个或多个“X”型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手工假发,其特征在于:连接网由弹力线制作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手工假发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准备材料:将发帘放置在基材相应位置,并准备好一卷弹力线和假发钩针;步骤二固定发帘起始端:拉出弹力线的活动端线头,用假发钩针将发梗的起始端固定在基材对应位置上;步骤三用弹力线和钩针依次将基材和发梗的两排连接点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琳金延成
申请(专利权)人:新华锦集团山东海川工艺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