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9503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成形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采用拉伸试验的方法,利用DIC技术准确地获得了材料断裂前一帧的主应变和次应变,精准构建金属材料的成形极限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整个试验过程中主要变形部位不需与任何模具相接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成形极限试验中无法采集断裂位置处应变和凸模与板料接触时摩擦力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由该方法得到的成形极限图更精准地描述了金属材料的综合成形能力,为板料的冲压成形仿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仿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仿真计算提供了可靠的判断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成形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成形极限图是由板料在不同应变路径下的局部开裂时的极限主应变ε1和次应变ε2构成的条带形区域,它反映了金属板料在单向拉伸、平面和双向拉应力作用下抵抗颈缩或破裂的能力,被广泛地用来评价板料综合成形能力。目前常用获得成形极限图的方法是利用刚性凸模运动使试件发生变形至破裂,测量裂纹附近完整网格的主应变和次应变,而非断裂位置处的应变分布,从而导致试验结果偏低,同时这种凸模与板料接触式的试样方法无法避免摩擦力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进而影响成形极限图构建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采用拉伸试验的方法,利用DIC技术准确地获得了材料断裂前一帧的主应变和次应变,精准构建金属材料的成形极限图,整个试验过程中主要变形部位不需与任何模具相接触,从而有效地解决了传统成形极限试验中无法采集断裂位置处应变和凸模与板料接触时摩擦力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成形极限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1)利用线切割对试样进行加工,获得符合零件尺寸的试样,并对试样边缘进行精细打磨,保证试样边缘光滑,避免由于表面微裂纹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2)在试样的主要变形部位喷散均匀的散斑,利用高速相机采集主要变形区域内散斑的运动和分布情况照片;(3)利用DIC技术对步骤(2)采集的照片进行处理,得到试样主要变形区域内主应变与次应变随时间的分布图,找到开裂前一帧裂纹位置处的最大应变点,提取该点的主应变与次应变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将每种试验重复三次,取三次试验断裂主应变的中间值和其对于的次应变作为该应变路径下材料发生开裂时的应变点;(5)将不同应变路径下材料断裂时的主应变与次应变关系绘制成一张图,即为该材料的成形断裂极限图;(6)将材料的成型断裂极限曲线向下平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雨徐宽刘淑影吕浩孟根巴根李立铭张赛娟张茜牛星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