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44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净化水池主体、分隔墙、预处理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所述净化水池主体设于污水处理点处,所述分隔墙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进水管道、管道支架、板槽、粗制过滤网、提升泵、进水口和输水管,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包括活性污泥、进气底座、输气管、出气口、鼓风机、膜框架、帘式膜、吊装耳、出水口和阀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中二沉池固液分离方法的、占地面积小的、处理后水质清澈无悬浮颗粒的、全自动化操作方便快捷的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处理设备。处理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指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

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按照膜的结构可分为平板膜、管状膜和中空纤维膜等,按膜孔径可划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反渗透膜等,目前,大部分进行污水处理的方式还是传统方式,在最后采用二沉池进行沉淀固液分离,这样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二沉池的使用面积往往较大,现在日益紧缺的土地资源并不能满足大面积的污水处理占地,同时,在一些需要进行污水处理的狭小地方往往不能使用二沉池的技术,这也为传统技术带来了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区别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技术中二沉池固液分离方法的、占地面积小的、处理后水质清澈无悬浮颗粒的、全自动化操作方便快捷的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0004]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净化水池主体、分隔墙、预处理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所述净化水池主体设于污水处理点处,所述分隔墙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预处理组件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中分隔墙一侧,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中分隔墙另一侧,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进水管道、管道支架、板槽、粗制过滤网、提升泵、进水口和输水管,所述管道支架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内侧壁顶端,所述进水管道固接设于管道支架上,所述板槽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侧壁上且设于进水管下方,所述粗制过滤网可滑动设于板槽内,所述提升泵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进水口连接设于提升泵上,所述输水管一端连接设于提升泵上且另一端跨越分隔墙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另一侧内底壁上方,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包括活性污泥、进气底座、输气管、出气口、鼓风机、膜框架、帘式膜、吊装耳、出水口和阀门,所述活性污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另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进气底座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另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输气管一端连接设于进气底座一侧且另一端贯穿净化水池主体侧壁,所述出气口均匀连接设于进气底座上方,所述鼓风机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外侧且与输气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莫框架固接设于进气底座上,所述帘式膜均匀设于膜框架上,所述吊装耳固接设于膜框架顶部,所述出水口贯穿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侧壁上,所述阀门设于进出水口中间位置且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外侧。
[0005]进一步地,所述粗制过滤网为可抽出拆卸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所述每个帘式膜均可单独拆卸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帘式膜材质为聚乙烯超滤膜设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底座高度为大于活性污泥厚度设置。
[0009]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在使用时,使用起重设备将膜框架连带帘式膜吊装至进气底座上,将污水通过进水管道通入净化水池主体内,中间经过粗制过滤网,将大颗粒杂质进行简单过滤,随后落入底部通过提升泵进入膜生物反应器组件部分,通过MBR膜生物反应器的作用下,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同时,可整体吊装的膜框架也为超滤膜的更换带来了便利,预处理时的粗制过滤网也可在需要清理时进行抽出清理作业,这样只需要对装置进行定时检修即可实现全自动化的净水过程,并且占用面积小,相比传统的二沉池具有很大优势。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技术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2]其中,1、净化水池主体,2、分隔墙,3、预处理组件,4、膜生物反应器组件,5、进水管道,6、管道支架,7、板槽,8、粗制过滤网,9、提升泵,10、进水口,11、输水管,12、活性污泥,13、进气底座,14、输气管,15、出气口,16、鼓风机,17、膜框架,18、帘式膜,19、吊装耳,20、出水口,21、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净化水池主体1、分隔墙2、预处理组件3和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所述净化水池主体1设于污水处理点处,所述分隔墙2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预处理组件3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中分隔墙2一侧,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中分隔墙2另一侧,所述预处理组件3包括进水管道5、管道支架6、板槽7、粗制过滤网8、提升泵9、进水口10和输水管11,所述管道支架6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一侧内侧壁顶端,所述进水管道5固接设于管道支架6上,所述板槽7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一侧侧壁上且设于进水管下方,所述粗制过滤网8可滑动设于板槽7内,所述提升泵9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进水口10连接设于提升泵9上,所述输水管11一端连接设于提升泵9上且另一端跨越分隔墙2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另一侧内底壁上方,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4包括活性污泥12、进气底座13、输气管14、出气口15、鼓风机16、膜框架17、帘式膜18、吊装耳19、出水口20和阀门21,所述活性污泥12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另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进气底座13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另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输气管14一端连接设于进气底座13一侧且另一端贯穿净化水池主体1侧壁,所述出气口15均匀连接设于进气底座13上方,所述鼓风机16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外
侧且与输气管14另一端相连接,所述莫框架固接设于进气底座13上,所述帘式膜18均匀设于膜框架17上,所述吊装耳19固接设于膜框架17顶部,所述出水口20贯穿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侧壁上,所述阀门21设于进出水口20中间位置且设于净化水池主体1外侧。
[0015]其中,所述粗制过滤网8为可抽出拆卸设置;所述每个帘式膜18均可单独拆卸设置;所述帘式膜18材质为聚乙烯超滤膜设置;所述进气底座13高度为大于活性污泥12厚度设置。
[0016]具体使用时,使用起重设备将膜框架17连带帘式膜18吊装至进气底座13上,将污水通过进水管道5通入净化水池主体1内,中间经过粗制过滤网8,将大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MBR膜法的循环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水池主体、分隔墙、预处理组件和膜生物反应器组件,所述净化水池主体设于污水处理点处,所述分隔墙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内部中间位置,所述预处理组件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中分隔墙一侧,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中分隔墙另一侧,所述预处理组件包括进水管道、管道支架、板槽、粗制过滤网、提升泵、进水口和输水管,所述管道支架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内侧壁顶端,所述进水管道固接设于管道支架上,所述板槽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侧壁上且设于进水管下方,所述粗制过滤网可滑动设于板槽内,所述提升泵固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一侧内底壁上,所述进水口连接设于提升泵上,所述输水管一端连接设于提升泵上且另一端跨越分隔墙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另一侧内底壁上方,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组件包括活性污泥、进气底座、输气管、出气口、鼓风机、膜框架、帘式膜、吊装耳、出水口和阀门,所述活性污泥设于净化水池主体另一侧内底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曦龙净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