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5℃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技术

技术编号:3169446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4
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包括:1)多根金属单丝束合绞合成导体;2)按照特定的搭盖率在导体外绕包隔离带;3)采用双层共挤的方式把绝缘料包裹在隔离带外,把护套挤包在绝缘层外。采用本方法制得的电缆的结构为:由符合GB/T 3956中规定的五类裸铜或镀锡铜单丝束合绞合构成导体;导体外绕包隔离带;隔离带外包裹绝缘层;绝缘层包裹护套。本电缆的绝缘性能、防护性能可以满足海上风机的耐温等级、耐盐雾等要求,它们依赖于特定的绝缘料和护套料。本电缆设计特定的导体结构,在满足电性能的前提下,使本电缆的抗拉强度、弯折性能等,满足海上风机的使用要求。满足海上风机的使用要求。满足海上风机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5

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


[0001]本技术方案属于电缆
,具体是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

技术介绍

[0002]风力发电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具有环境友好、技术成熟、全球可行的特点,在世界各地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随着风机的发展和应用,风能电缆也得到广泛应用。同时,随着风机技术的不断成熟,风场也从内陆逐渐应用到了海上,普通耐温90℃的风能电缆已不能完全满足风机的使用场合。经研究,海上风场对风能电缆的要求主要有耐温(高低温)等级、耐盐雾等要求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可使用具有相应防护性能的绝缘料以及护套料,同时,对绞合的导体采用特定性能的绕包带进行绕包。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及电缆,所述电缆是由导体外依次包裹隔离带、绝缘层和护套构成;电缆的外径是30.0~47.5mm;导体的截面积是185~400mm2;隔离带的厚度是0.16mm;绝缘层的厚度是2.6~3.0mm;护套的厚度是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包括:1)制造导体:导体由金属单丝束合成股线,再由股线绞合成导体;股线的束合的节径比是20~25倍;股线的线径是2.8~3.2mm;束线方向为左向,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所述股线自内而外分为多层,相邻两层股线紧密贴合,每层绞合方向均为左向;导体有3层时:内层绞合节距是内层外径的15~20倍,次外层绞合节距是次外层外径的13~16倍;外层绞合节距是外层外径的16~20倍;每层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导体有4层时:内层绞合节距是内层外径的15~20倍,次内层绞合节距是次内层外径的11~14倍;次外层绞合节距是次外层外径的13~16倍;外层绞合节距是外层外径的16~20倍;每层收线张力的范围是8~20N;金属单丝的线径范围是0.4~0.5mm;2)采用重叠绕包方式把隔离带包裹在导体外,绕包搭盖率不小于25%;隔离带的绕包张力为20~30N;3)采用双层共挤的工艺把绝缘料包裹在隔离带外,把护套料挤包在绝缘层外,最终得到电缆成品;缘料是乙丙橡胶绝缘料;所述护套的护套料是氯化聚乙烯混合物护套料;绝缘料的挤包工艺为:自绝缘料进料到出料方向,相应挤橡机的机身温区为:一区60~65℃、二区70~85℃、三区80~85℃、四区80~88℃、五区80~88℃;护套料的挤包工艺为:自护套料进料到出料方向,相应挤橡机的机身温区为:一区50~55℃、二区55~65℃、三区60~70℃、四区65~80℃、五区70~80℃;用于绝缘料和护套料挤出的挤橡机,它们的一区为入料段,二区和三区为塑化段,四区和五区为均化段。采用双层共挤机头,自进料到出料方向,挤橡机的机头温区为:一区75~80℃、二区75~80℃、三区75~80℃,在机头上配模芯、中模、模套;模芯的孔径大于导体外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05℃度耐扭风能电缆的制造方法电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骤3)中:绝缘料的挤包工艺为:一区60℃、二区70℃、三区85℃、四区88℃、五区88℃;护套料的挤包工艺为:一区50℃、二区65℃、三区70℃、四区80℃、五区80℃;挤橡机的机头温区为:一区7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朱斌陈熙王梦娜王力朱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