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9218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50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涉及天线技术领域。所述天线包括:辐射板一平面设置有电路,另一平面设置有辐射区域;第一馈线板和第二馈线板设置在辐射板下方,第一馈线板一平面设置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电路;第二馈线板一平面设置第三端口和第四电路,另一平面设置有第五电路;反射板设置在馈线板的下方,且与辐射板平行,其一平面设置第四端口和第六电路;当第一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在辐射区域上产生垂直极化的法向辐射场;当第二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在辐射区域上产生垂直极化的侧向辐射场;当第三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在辐射区域上产生水平极化的法向辐射场;当第四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在辐射区域上产生水平极化的侧向辐射场。的侧向辐射场。的侧向辐射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客户终端设备(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CPE)是一种可以将从基站接收到的4G或5G信号转化为WIFI信号并发出来的接入设备,可以同时支持多个移动终端(如手机、电脑、电视、音箱等)接入,可以广泛适用于家庭、医院、工厂、商场、办公室等场所,相比于有线网络来说,其应用场景更加灵活。
[0003]在实际生活中,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角度往往是运营商预先布置好的,随着基站的安装,其覆盖位置和覆盖角度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如果想要改变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角度,可以通过部署CPE来实现。为了让CPE更好的改变基站的覆盖范围和覆盖角度,则要求CPE内的天线具有高增益、宽波束的性能。
[0004]根据天线在远场辐射方向图形状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两类。其中,定向天线其方向图是朝向某个特定的方向辐射,全向天线其方向图为360
°
全覆盖。高增益天线就属于定向天线,高增益的实现就是通过一定的技术将天线辐射的能量往一个方向上去挤压,从而提高该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使得增益提高。但增益提高的同时,由于能量被挤压到一个方向上就会造成天线方向图覆盖角度的减小,即天线波束宽度减小。因此天线的高增益、宽波束是两个相互矛盾的指标。根据天线电场轨迹的不同,又可以将天线按照极化方式的不同进行区分,为了能够克服多径效应并提高系统的信道容量,一般常在基站或终端上采用双极化的天线。r/>[0005]因此,如何在提高天线增益的同时又能够保证天线的波束宽度并且能够实现双极化,就成为了提高速率改善用户体验的关键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和终端设备。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天线,包括:辐射板,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平面包括辐射区域,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分别与所述辐射区域电耦合;第一馈线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二平面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垂直状,其第一平面包括第三电路,所述第三电路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端口和第二馈电端口,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一电路传输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一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第二馈线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二平面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垂直状,且与所述第一馈线板垂直交叉,其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包括第四电路,所述第四电路上设置有第三馈电端口,所述第四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二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所述第二平面包括第五电路,用于将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
号转换为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反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线板和所述第二馈线板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平行状,其第一平面包括第六电路,所述第六电路上设置有第四馈电端口,所述第六电路与所述第五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四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五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所述第一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第一方向极化的法向辐射场,以及在接收到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所述第一方向极化的侧向辐射场;所述第二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第二方向极化的法向辐射场;所述第五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所述第二方向极化的侧向辐射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
[0008]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馈线板和第二馈线板垂直交叉后,设置在辐射板和反射板之间,然后在第一馈线板上设置两个馈电端口,在第三馈线板上设置一个馈电端口,在反射板上设置一个馈电端口,使得不同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后,通过辐射板上设置的电路和辐射区域,产生垂直、水平两种极化的辐射方向图,且每种极化又有法向、侧向辐射两种方向图,不仅提高天线增益,而且保证天线的波束宽度并且能够实现双极化。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激励端和第二激励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三激励端和第四激励端,其中,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与所述第三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路传输的两个电信号;所述第三激励端和所述第四激励端与所述第四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电路传输的两个电信号。
[0010]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产生垂直和水平两种极化的辐射方向图,通过设计两种不同的电路,一种电路与第一馈线板上的两个馈电端口电连接,以产生垂直(或水平)极化的辐射方向图;另一种电路与第三馈线板上的馈电端口和反射板上的馈电端口电连接,以产生水平(或垂直)极化的辐射方向图。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激励端和所述第四激励端的形状相同。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一平面上的位置为使所述辐射板的第一平面为旋转对称平面;所述第三激励端和所述第四激励端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一平面上的位置为使所述辐射板的第一平面为轴对称平面。
[0013]在该实施方式中,为了产生法向和侧向两种极化的辐射方向图,通过设计两种不同的电路,一种电路与第一馈线板上的两个馈电端口电连接,以产生法向(或侧向)两种辐射方向图;另一种电路与第三馈线板上的馈电端口和反射板上的馈电端口电连接,以产生侧向(或法向)两种辐射方向图。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体的第二平面(10B)还包括第一激励缝隙、第二激励缝隙、第三激励缝隙和第四激励缝隙,其中,所述第一激励缝隙设置的位置将所述第一激励端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全包围或半包围;所述第二激励缝隙设置的位置将所述第二激励端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全包围或半包围;所述第三激励缝隙设置的位置为将所述第三激励端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全包围或半包围;所述第四激励缝隙设置的位置为将所述第四激励端在所述第二平面上的投影区域全包围或半包围。
[00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激励缝隙和所述第二激励缝隙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激励缝隙和所述第四激励缝隙的形状相同。
[00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电路包括第一混合环,所述第一混合环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二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一混合环电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距离相同;所述第一馈电端口与所述第一混合环电连接的位置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的距离不相同,距离差为让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接收到的电信号的相位差半个周期的距离。
[0017]在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馈电端口和第二馈电端口输入到第一激励端和第二激励端的电信号的相位相同或相反,从而实现辐射板上的辐射区域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板,包括第一平面(10A)和第二平面(10B),所述第一平面(10A)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二平面(10B)包括辐射区域,所述第一电路和所述第二电路分别与所述辐射区域电耦合;第一馈线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二平面(10B)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垂直状,其第三平面(20A)包括第三电路,所述第三电路上设置有第一馈电端口和第二馈电端口,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一电路传输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以及在所述第二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一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第二馈线板,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第二平面(10B)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垂直状,且与所述第一馈线板垂直交叉,其包括第四平面(30A)和第五平面(30B),所述第四平面(30A)包括第四电路,所述第四电路上设置有第三馈电端口,所述第四电路与所述第二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三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二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所述第五平面(30B)包括第五电路,用于将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转换为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反射板,设置在所述第一馈线板和所述第二馈线板的下方,与所述辐射板呈平行状,其第六平面(40A)包括第六电路,所述第六电路上设置有第四馈电端口,所述第六电路与所述第五电路电连接,用于在所述第四馈电端口接收到电信号时,向所述第五电路传输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所述第一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两个相位差半个周期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第一方向极化的法向辐射场,以及在接收到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所述第一方向极化的侧向辐射场;所述第二电路,用于在接收到两个相位相同的电信号时,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第二方向极化的法向辐射场;所述第五电路,还用于在所述辐射区域上产生所述第二方向极化的侧向辐射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包括第一激励端和第二激励端,所述第二电路包括第三激励端和第四激励端,其中,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与所述第三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三电路传输的两个电信号;所述第三激励端和所述第四激励端与所述第四电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第四电路传输的两个电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激励端和所述第二激励端的形状相同,所述第三激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翔张琛李肖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