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聚物、树脂片和夹层玻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93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43
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提供:透明性优异、在高温下维持高弹性模量、着色少、成型加工时的臭气得到降低的离聚物。课题的解决手段为如下离聚物,其以构成树脂的全部单体单元为基准、包含:0.05~1.0mol%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4.5~9.0mol%的羧酸单元、0.65~3.0mol%的羧酸中和物单元、和乙烯单元,且(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羧酸单元和羧酸中和物单元的总计含量为7.0~10mol%。10m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离聚物、树脂片和夹层玻璃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离聚物,详细而言,涉及具有优异的物理特性和光学特性的离聚物、使用了该离聚物的树脂片及使用了该树脂片作为中间膜的夹层玻璃。

技术介绍

[0002]由于作为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的中和物的离聚物的透明性、与玻璃的粘接性优异,因此,被用于夹层玻璃的中间膜(例如专利文献1)。近年来,对夹层玻璃的所需性能增高,对于离聚物也要求:不依赖于夹层玻璃的制作条件地保持高的透明性;在高温下也维持高的弹性模量、不使夹层玻璃的强度降低;进一步着色更少、外观优异等。
[0003]例如,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在乙烯/不饱和羧酸共聚物中导入α,β

不饱和羧酸衍生物5~15质量%作为第3成分的离聚物。该离聚物显示出得到改善的光学特性。
[0004]然而,对于专利文献2的离聚物,对夹层玻璃的中间膜用离聚物所要求的透明性、高弹性模量和低着色平衡良好地优异的特性尚不充分。另外,专利文献2的离聚物中,在成型加工时产生源自第3成分的强烈臭气,操作者所承受的负荷高成为新的课题。
[0005]现有技术文献
[0006]专利文献
[0007]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6432522号说明书
[0008]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7

51908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0]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透明性优异、在高温下维持高弹性模量、着色少、成型加工时的臭气得到降低的离聚物。
[0011]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离聚物,其以构成树脂的全部单体单元为基准、包含:0.05~1.0mol%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4.5~9.0mol%的羧酸单元、0.65~3.0mol%的羧酸中和物单元、和乙烯单元,且(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羧酸单元和羧酸中和物单元的总计含量为7.0~10mol%。
[0013]在一个方式中,上述离聚物具有在测定温度190℃和载荷2.16Kgf的条件下测得的、0.7g/10分钟以上的MFR。
[0014]在一个方式中,前述(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0015]在一个方式中,上述离聚物使用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原料,所述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包含6.5~10mol%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
[0016]且具有在测定温度190℃和载荷2.16Kgf的条件下测得的、90~400g/10分钟的
MFR。
[0017]在一个方式中,上述离聚物具有:
[0018]在测定温度50℃、频率1Hz的条件下使用厚度0.8mm的树脂片状试验片测得的、30MPa以上的储能模量;
[0019]使用厚度0.8mm的树脂片状试验片测得的、2.0以下的黄色指数(YI);及
[0020]使用将厚度0.8mm的树脂片状试验片配置于2个玻璃板之间并加热至140℃后以0.1℃/分钟的速度缓慢冷却至23℃而成的夹层玻璃所测得的、5.0%以下的雾度。
[0021]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以93质量%以上的量含有上述任意的离聚物的树脂组合物。
[0022]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实质上由上述任意的离聚物、或上述树脂组合物构成的树脂片。
[0023]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夹层玻璃,其具有2个玻璃板、及作为配置于该2个玻璃板之间的中间膜的上述树脂片。
[002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透明性、高弹性模量和低着色平衡良好地优异、此外成型加工时的臭气得到降低的离聚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26]<构成>
[0027]本专利技术的离聚物是包含乙烯单元、(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羧酸单元(B)和羧酸中和物单元(C)的树脂。在一个方式中,本专利技术的离聚物是由结构单元(A)、(B)和(C)和乙烯单元构成的树脂。
[0028]作为构成(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的单体,可以列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正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2

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

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

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其中,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更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进一步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最优选(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中,甲基丙烯酸酯的耐热分解、低着色性优异,故而优选。这些(甲基)丙烯酸酯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0029]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单元(A)的离聚物中的含量,为0.05mol%以上且1.0mol%以下。通过使(A)的含量为该范围,从而透明性增高,成型加工时的臭气降低。作为上述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优选0.07mol%以上,更优选0.08mol%以上,进一步优选0.09mol%以上。作为上述含量的优选的上限,优选0.9mol%以下,更优选0.8mol%以下,进一步优选0.6mol%以下。
[0030]作为构成羧酸单元(B)的单体,可列举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酐、
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等。这些当中,更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单甲酯、马来酸单乙酯,进一步优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最优选甲基丙烯酸。这些羧酸单元可以单独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
[0031]作为羧酸单元(B)的离聚物中的含量,为4.5mol%以上且9.0mol%以下。通过使(B)的含量为该范围,从而能够兼顾与玻璃的粘接性和透明性。上述含量过低时,透明性降低,与玻璃的粘接性也降低。上述含量过高时,成型加工性降低,有发生着色的倾向。作为上述含量的优选的下限,优选5.0mol%以上,更优选5.5mol%以上,进一步优选5.8mol%以上。作为上述含量的优选的上限,优选8.5mol%以下,更优选8.0mol%以下,进一步优选7.5mol%以下。
[0032]作为羧酸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离聚物,其以构成树脂的全部单体单元为基准、包含:0.05~1.0mol%的(甲基)丙烯酸酯单元、4.5~9.0mol%的羧酸单元、0.65~3.0mol%的羧酸中和物单元、和乙烯单元,且(甲基)丙烯酸酯单元、羧酸单元和羧酸中和物单元的总计含量为7.0~10mo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聚物,其具有在测定温度190℃和载荷2.16Kgf的条件下测得的、0.7g/10分钟以上的MFR。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聚物,其中,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单元为选自由(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聚物,其使用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作为原料,所述乙烯

(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包含6.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原淳裕新村卓郎山口智香浅沼芳聪塚原隆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可乐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