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62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涉及取暖桌技术领域。其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所述电极导体层并列设置两条并与所述电阻层形成导电回路,所述基板、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共同形成了红外发热组件。一种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包括桌面板,所述桌面板通过桌脚连接有红外发热组件。红外发热组件中的绝缘介质层设置在0.05mm,其热阻远小于传统发热管中4mm的镁粉层,因此发热速度快,发热效率更高,热效率可达95%以上。电阻层采用具有红外理疗作用的石墨烯,在红外发热组件进行发热取暖时,可以对人体进行理疗,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户的身体健康。户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


[0001]本技术涉及取暖桌
,具体为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

技术介绍

[0002]现在电烤桌应用的发热件为发热管,其结构为:发热管内部为镍铬等合金丝,金属丝安装在一个金属管内,金属丝和管之间填充镁粉做绝缘及导热用,再将发热管嵌入铝散热块里面,热量经过铝散热件散出。传热速度慢,取暖效果较差。也有的采用微晶发热板进行发热,其具有远红外功功能,但易碎不好固定安装,热辐射只有正反两面垂直90度的辐射角度,传热角度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红外发热组件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取暖桌除了供暖外,红外发热组件加热时能出现红外线辐射,还能起到保健理疗的效力,取暖效果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板,所述基板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所述电极导体层并列设置两条并与所述电阻层形成导电回路,所述电阻层可用于红外发热;所述基板、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共同形成了红外发热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基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基板呈C字形分布,相邻基板之间夹角为0

180度。
[0007]优选的,相邻基板上的电极导体层相互并联或串联;相邻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或150度。
[0008]优选的,所述电阻层为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电气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优选的,所述基板为不锈钢金属板,且所述基板的厚度设置在0.5mm

2mm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绝缘介质层的厚度设置为0.05mm。
[0011]一种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包括红外发热组件,还包括桌面板及连接于桌面板一侧的桌脚,所述桌脚上至少固定有两个红外发热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红外发热组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基座,所述红外发热组件与所述桌脚之间通过固定基座过渡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桌面板顶部中心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电磁加热器。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红外发热组件结构紧凑,红外发热组件加热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红外发热组件加热时能出现红外线辐射,还能起到保健理疗的效力,取暖效果好,辐射面积以及传热角度,使发热更均匀,可应用于取暖桌发热取暖;红外发热组件中的绝缘介质层设置在0.05mm,其热阻远小于传统发热管中4mm的镁粉层,因此
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26]实施例:参考图1

5,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如图1

3所示,包括基板11,基板11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绝缘介质层12、电极导体层13、电阻层14和包封层15,所述电极导体层13并列设置两条并与所述电阻层14形成导电回路,两条所述的电极导体层13分别通过火线和零线连接在电源插头上,所述基板11、绝缘介质层12、电极导体层13、电阻层14和包封层15共同形成了具有发热功能的红外发热组件,既红外发热组件1。将电源插头接入外界电源时,电极导体层13通电发热,发出的热量经电阻层14以及包封层15传递至外界,以供用户取暖使用。
[0027]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为不锈钢金属板,首先,金属板具有热反射作用,所以金属板的发热面的温度要远远高度金属板非发热面的温度,这样可以使红外发热组件1定向发热,进而提高红外发热组件1的发热效率。其次,不锈钢金属板具有防生锈的功能,提高了红外发热组件1的使用寿命以及用户体验。
[0028]进一步地,为提高红外发热组件1的发热效果,所述基板11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的基板11呈C字形分布,相邻基板之间夹角设置在0

180度之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C字状结构的设计增加了辐射面积以及传热角度,使发热更均匀,提高了加热效果;同时还减少了安装空间,美观且易安装。
[0029]优选的,相邻基板上的电极导体层相互并联或串联;相邻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或150度。
[0030]进一步的,所述基板11的厚度设置在0.5mm

2mm之间,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1mm;在保证红外发热组件1发热传热效果的前提下,减少红外发热组件1的生产投入,节约生产成本;另外基板11厚度设置在0.5mm

2mm之间重量较小,便于红外发热组件1的安装以及具有红外发热组件1装置的成品的移动。
[0031]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介质层12设置在0.05mm,其热阻远小于传统发热管中4mm的镁粉层,因此发热速度快,发热效率更高。
[003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极导体层13为银桨层,所述电极导体层13设置成长条状,并竖直平行设置在绝缘介质层12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电极导体层13的底端为火线和零线的连接端。
[0033]优选的,电阻层14为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电气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由于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电气石等材料是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发热材料,其发出的红外线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及起到消炎作用等良好效果,在红外发热组件1进行发热取暖时,可以对人体进行理疗,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0034]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阻层14为石墨烯,在众多具有远红外功能的发热材料中,石墨烯发出的红外波长在8

16um之间,是人体红外理疗效果最佳的一种选择。
[0035]工作原理:通过导线将电极导体层13接入外界电源,电极导体层13通电发热,发出的热量经电阻层14以及包封层15传递至外界,以供用户取暖使用。电极导体层13为石墨烯、
石墨、碳纳米管、电气石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具有远红外功能,其发出的红外线可以起到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扩张血管的作用以及起到消炎作用等良好效果,在红外发热组件1进行发热取暖时,可以对人体进行理疗,有利于用户的身体健康。
[0036]如图4

5所示,一种具有红外发热组件的取暖桌,包括红外发热组件,还包括桌面板2及连接于桌面板2一侧的桌脚,所述桌脚上至少固定有两个红外红外发热组件。
[00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桌面板2设置成矩形,在本实施例中,红外发热组件1采用四个并分别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桌面板1底侧面的四角处。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红外发热组件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板,所述基板的外侧面依次设置有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所述电极导体层并列设置两条并与所述电阻层形成导电回路,所述电阻层可用于红外发热;所述基板、绝缘介质层、电极导体层、电阻层和包封层共同形成了红外发热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基板呈C字形分布,相邻基板之间夹角为0

18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红外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基板上的电极导体层相互并联或串联;相邻基板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或15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层为石墨烯、石墨、碳纳米管、电气石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发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为不锈钢金属板,且所述基板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帆许荣发杨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岩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