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56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园林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环和多个支撑杆;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环高于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环;支撑环上设置有上弧形杆;底座上设置有下弧形杆;支撑杆包括上下套接的上杆和下杆;上杆在上弧形杆的位置以及下杆在下弧形杆的位置能够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实现对不同高度处的支撑环均能起到固定作用,提高了适用性。支撑杆在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使用者可在树木弯曲倾斜的方向处设置较多支撑杆,大大提高了支撑防倾斜效果。两个支撑环增加了树木支撑点,提高支撑防倾斜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园林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绿色环保概念越来越被重视提倡,环境绿化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树木作为环境绿化的重要贡献者,对树木的保护得到了重视。常见园林中的一些树木由于过于弱小或者根系不够发达,其稳定性交叉,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尤其是在外部风力较大时。因此,需要对树木进行支撑以防止其发生倾斜。
[0003]现有技术中的树木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环和支撑杆,支撑环套在树木上,支撑杆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将支撑环固定。但是,现有技术中支撑杆长度固定,因此支撑杆将支撑环支撑在固定高度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
[0006]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环和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环高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环;
[0007]所述支撑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固定有固定带;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有一个固定凸起和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凹槽的上下壁均竖直贯穿设置有竖直孔;所述竖直孔内穿设有销轴以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设在所述固定环内,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套在所述固定凸起上以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固定;
[0008]所述支撑环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上弧形杆;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半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弧形杆;
[0009]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下套接的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下杆上设置有定位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定位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所述上杆的上端和所述下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上弧形杆和所述下弧形杆固定,并且所述上杆在所述上弧形杆的位置以及所述下杆在所述下弧形杆的位置能够调节。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上杆的上端和所述下杆的下端分别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上弧形杆和所述下弧形杆固定;
[0011]所述固定件包括相互铰接的两个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上设置有穿孔;两个所述固定片套在所述上弧形杆或所述下弧形杆外,并利用螺栓穿设在所述穿孔内配合螺母固定;所述上杆和所述下杆与固定件的铰接轴固定。
[0012]进一步地,其中一个半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卡定凸起,另一个所述半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上设置有卡孔;所述卡孔卡在所述卡定凸起上以将两个所述半座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半座包括上座和下座;所述上座和所述下座上设有竖直轴;所述上座能够沿所述竖直轴上下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下端为尖形的倒刺;所述倒刺用于插入地面内。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的内壁上设有弹性缓冲层。
[0016]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缓冲层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面为波浪形。
[0017]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柔性测风条。
[001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通过固定绳固定。
[00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环上设置有压力报警器;所述压力报警器用于监测树木向所述支撑环施加的压力并报警。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支撑杆由套接的上杆和下杆形成,上杆的支撑长度可以进行调节,从而可调节支撑杆的长度,实现对不同高度处的支撑环均能起到固定作用,可适用于不同类型树木需要在不同高度处进行支撑的情形,提高了适用性。通过调节固定带上固定孔的位置可调节支撑环的整个周长,使得支撑环可适用于不同直径的树木的支撑。支撑杆在上弧形杆和下弧形杆的位置能够进行调节,使用者可根据树木生长弯曲倾斜情况或者根据风向,在树木弯曲倾斜的方向处设置较多支撑杆,即将较多的支撑杆移动至树木容易倾斜的位置处,使得树木的该处得到充分的支撑,大大提高了支撑防倾斜效果。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环位于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环的上方,即两个支撑杆分别在不同高度处对树木进行支撑,增加了树木支撑点,进一步提高支撑防倾斜效果。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中支撑环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3为图1所示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中支撑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
树木;2

第一半环;3

第二半环;
[0029]4‑
上弧形杆;5

上杆;6

连接孔;
[0030]7‑
下杆;8

下弧形杆;9

上座;
[0031]10

下座;11

竖直轴;12

固定带;
[0032]13

固定片;14

铰接轴;15

固定凸起;
[0033]16

固定环;17

固定孔;18

固定块;
[0034]19

销轴;20

半座;21

卡条;
[0035]22

卡定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均包括支撑环和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支撑环高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的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第一半环和第二半环;所述第一半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半环的另一端固定有固定带;所述第二半环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凹槽,所述第二半环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有一个固定凸起和多个固定环;所述固定块和所述固定凹槽的上下壁均竖直贯穿设置有竖直孔;所述竖直孔内穿设有销轴以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带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所述固定带穿设在所述固定环内,并且其中一个所述固定孔套在所述固定凸起上以将所述第一半环和所述第二半环固定;所述支撑环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设置有上弧形杆;所述底座包括两个半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下弧形杆;所述支撑杆包括上下套接的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所述下杆上设置有定位孔;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定位孔对齐后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所述上杆的上端和所述下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上弧形杆和所述下弧形杆固定,并且所述上杆在所述上弧形杆的位置以及所述下杆在所述下弧形杆的位置能够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树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的上端和所述下杆的下端分别通过固定件与所述上弧形杆和所述下弧形杆固定;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学武潘雪峰陈贵鑫罗伦开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凯森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