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22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内部安装有保温模块,所述装置主体左侧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中间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顶部设置有治疗器,所述治疗器顶部安装有支撑柱和注射泵,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部安装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顶端安装有穿刺器,所述装置主体尾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顶部设置有操控台和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利用驱动器和伸缩臂可非常精确的调节穿刺器的位置,利用摄像头和显示器可很方便的将治疗过程记录并展示给医护人员,利用保温模块可以为麻醉中的患者保持体温。者保持体温。者保持体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介入放射学又称介入治疗学,是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融合了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于一体的新兴学科。
[0003]原有的神经内科介入治疗通常为医护人员利用人力将穿刺针等介入器材刺入患者体内进行治疗,而由于人为刺入容易造成较大偏差,导致治疗效果变差,而且治疗时还需要派遣助手在旁边拍摄记录,增大了人力需求,并且由于患者在治疗时处于麻醉状态,身体机能会因麻醉剂降低,所以也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同步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使用稳定和准确性高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顶部设置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内部安装有保温模块,所述装置主体左侧安装有滑轨,所述滑轨中间安装有驱动机,所述驱动机顶部设置有治疗器,所述治疗器外侧设置有两个输药口,所述治疗器顶部安装有支撑柱和注射泵,所述支撑柱顶部设置有旋转座,所述旋转座顶部安装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顶端安装有穿刺器,所述穿刺器底部周围设置有三个摄像头,所述装置主体尾部安装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顶部设置有操控台和显示器,所述装置主体前端设置有散热孔和电源接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可利用所述滑轨使所述治疗器沿着所述装置主体左侧前后移动。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药口可与外部药管连接,所述输药口与所述穿刺器互通,所述穿刺器内部可安装穿刺针头,且所述治疗器可利用所述注射泵将药物输送至所述穿刺器。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治疗器可利用所述旋转座旋转所述伸缩臂,且所述伸缩臂可伸缩调整所述穿刺器的位置。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模块、所述驱动机、所述治疗器、所述穿刺器和所述摄像头都与所述控制系统系统连接,且医护人员可利用所述操控台来操控装置各部位。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摄像头可将所述穿刺器底部的影像记录并通过所述显示器显示出来,医护人员可通过观察所述显示器来调节所述穿刺器的位置。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模块、所述治疗器、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显示器都与所述装置主体电性连接,且所述电源接口可与外部电源连接并为所述装置主体供电。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利用驱动器和伸缩臂可非常精确的调节穿刺器的位置,使穿刺器能够对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进行稳定和准确的穿刺,保证了治疗效果,利用摄像头和显示器可很方便的将治疗过程记录并展示给医护人员,辅助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减少了人力需求,提高了治疗效率,利用保温模块可以为麻醉中的患者保持体温,防止因患者体温过低而导致产生并发症状,保证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中的中间剖开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装置主体;2、操作台;3、保温模块;4、滑轨;5、驱动机;6、治疗器;7、输药口;8、支撑柱;9、旋转座;10、伸缩臂;11、穿刺器;12、注射泵;13、控制系统;14、操控台;15、显示器;16、散热孔;17、电源接口;18、摄像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0021]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操作台2,操作台2内部安装有保温模块3,装置主体1左侧安装有滑轨4,滑轨4中间安装有驱动机5,驱动机5顶部设置有治疗器6,治疗器6外侧设置有两个输药口7,治疗器6顶部安装有支撑柱8和注射泵12,支撑柱8顶部设置有旋转座9,旋转座9顶部安装有伸缩臂10,伸缩臂10顶端安装有穿刺器11,穿刺器11底部周围设置有三个摄像头18,装置主体1尾部安装有控制系统13,控制系统13顶部设置有操控台14和显示器15,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散热孔16和电源接口17,在使用时,先将外部电源与电源接口17连接,然后将患者麻醉后放置在操作台2上,之后利用操控台14打开装置,并将穿刺针安装在穿刺器11上,再将药管与输药口7连接,然后医护人员利用操控台14控制驱动机5和伸缩臂10调整穿刺器11的位置,当穿刺器11位置与患者治疗部位对准后进行穿刺并利用注射泵
12将药物送入患者体内进行治疗,十分方便,保温模块3可以帮助患者保持体温,防止患者因体温过低而导致产生其它症状,利用摄像头18可将穿刺器11底部的影像记录并通过显示器15播放,记录了治疗过程的同时还能辅助医护人员确定穿刺位置,保证了治疗效果。
[0022]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驱动机5可利用滑轨4使治疗器6沿着装置主体1左侧前后移动,方便了穿刺器11的调整。
[0023]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输药口7可与外部药管连接,输药口7与穿刺器11互通,穿刺器11内部可安装穿刺针头,且治疗器6可利用注射泵12将药物输送至穿刺器11,保证了穿刺完成后药物的注射。
[0024]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治疗器6可利用旋转座9旋转伸缩臂10,且伸缩臂10可伸缩调整穿刺器11的位置,使穿刺器11可根据穿刺位置进行详细调节。
[0025]具体的,根据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保温模块3、驱动机5、治疗器6、穿刺器11和摄像头18都与控制系统13系统连接,且医护人员可利用操控台14来操控装置各部位,方便了医护人员对装置的使用。
[0026]具体的,根据附图2和附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摄像头18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1)顶部设置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内部安装有保温模块(3),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安装有滑轨(4),所述滑轨(4)中间安装有驱动机(5),所述驱动机(5)顶部设置有治疗器(6),所述治疗器(6)外侧设置有两个输药口(7),所述治疗器(6)顶部安装有支撑柱(8)和注射泵(12),所述支撑柱(8)顶部设置有旋转座(9),所述旋转座(9)顶部安装有伸缩臂(10),所述伸缩臂(10)顶端安装有穿刺器(11),所述穿刺器(11)底部周围设置有三个摄像头(18),所述装置主体(1)尾部安装有控制系统(13),所述控制系统(13)顶部设置有操控台(14)和显示器(15),所述装置主体(1)前端设置有散热孔(16)和电源接口(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5)可利用所述滑轨(4)使所述治疗器(6)沿着所述装置主体(1)左侧前后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介入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药口(7)可与外部药管连接,所述输药口(7)与所述穿刺器(11)互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钦军赵雄飞欧利群刘文姜飞谌林凤宋小英叶春兰张乐乐王芳熊霞黄星萍唐流敏赵丽娟王彬杨利张鑫李然梅邓敏杨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眉山子由心脑血管病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