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模块及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209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和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呈扁平的长方体状设置;所述新风模块安装在所述空调室内机的背面,并与所述空调室内机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新风模块,能够减小空调室内机对新风模块尺寸的限制,以使新风模块的体积可设计得较大,提高新风模块输送的新风风量。风量。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空调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新风模块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相关技术中,空调室内机通常配置有新风模块,用于将室外新风引入到室内,以为室内环境补充新风,提高室内环境空气质量。但是,传统的新风模块通常安装在空调室内机的端部(如左端部或右端部),而空调室内机的端部空间一般较为狭小,这也就限制了新风模块的尺寸,使得所述新风模块只能设计为尺寸较小的方块状结构,这导致新风模块的内部空间较小,进而使得新风模块的新风风量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旨在减小空调室内机对新风模块尺寸的限制,以使新风模块的体积可设计得较大,提高新风模块的风量。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新风模块,所述新风模块呈扁平的长方体状设置,以使所述新风模块可适用于贴靠并固定在空调室内机的背面。
[0005]可选地,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及连通该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其中,所述新风入口设在所述新风壳的底部或侧部,以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呈扁平的长方体状设置,以使所述新风模块可适用于贴靠并固定在空调室内机的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新风壳,所述新风壳设有新风入口、新风出口及连通该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其中,所述新风入口设在所述新风壳的底部或侧部,以供新风管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入口设置在所述新风壳的位于其长度方向的端部上;或者,所述新风入口设置在所述新风壳的位于其长度中间区域的中部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新风风道内的新风风机和净化组件;所述净化组件设置在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新风入口之间的风路上。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安装于所述新风壳的设有新风入口的端部内,以将所述新风风道分为位于该净化组件和新风入口之间的进风腔,以及位于所述净化组件的背对所述进风腔一侧的出风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的两个端部均设有所述新风入口;所述净化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净化组件分别安装在该新风壳的两个端部内,在两个所述净化组件之间形成共用的出风腔,每一个所述净化组件在背对所述出风腔的一侧均形成有所述进风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模块包括有新风管,所述新风管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支管,两个所述支管分别与两个所述新风入口连接;或者,所述新风管包括用于与室外连通的主管段,以及自所述主管段分叉出的两个岔管段,两个所述岔管段分别与两个所述新风入口连接。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组件安装在所述新风壳的设有新风入口的中部内;在所述新风入口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净化组件,以将所述新风风道分隔为位于该两个净化组件之间的进风腔,以及位于该两个净化组件的背对所述进风腔一侧的出风腔。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风模块,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净化组件均具有靠近所述新风入口的前侧部,以及远离所述新风入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暨文伟黑潇张宏闯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华凌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