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型悬索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201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S型悬索桥,其包括一主梁、两个桥塔和两个固定锚,所述主梁呈S型曲线,主梁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固定锚上,两个桥塔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在主梁的两个圆弧段外侧,每个桥塔顶端均设有固定索与地下设有的锚碇连接,两个桥塔顶端之间设有一主缆连接,主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锚上,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直线段均设有若干对第一吊索与主梁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圆弧段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吊索与主梁底部外侧固定连接。底部外侧固定连接。底部外侧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型悬索桥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
,尤其是涉及一种S型悬索桥。

技术介绍

[0002]20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施吕特尔从自然与人文现象的综合角度探索了原始景观变成人类文化景观的过程,人文因素的介入促生了景观设计的概念。20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的地标意义及其生态环境。目前,为了追求美观与实用并存、功能与形式相结合的景观桥越来越多,桥梁的艺术性和美观性主要依靠其上部结构表达。然而,现有景观桥的主梁通常呈直线形状,造型单一,美观性不足,尤其是当其修建于山岭时,无法避开障碍物或者生态红线等特殊区域,无法满足特殊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造型美观,实用性强,稳定性好的S型悬索桥。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S型悬索桥,其包括一主梁、两个桥塔和两个固定锚,所述主梁呈S型曲线,主梁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固定锚上,两个桥塔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在主梁的两个圆弧段外侧,每个桥塔顶端均设有固定索与地下设有的锚碇连接,两个桥塔顶端之间设有一主缆连接,主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锚上,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直线段均设有若干对第一吊索与主梁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圆弧段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吊索与主梁底部外侧固定连接。
[0006]进一步,每个桥塔与主梁相应圆弧段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稳定索连接。
[0007]作为优选,每个桥塔底端均设有桥墩。
[0008]作为优选,每个桥塔顶端均设有两个固定索与地下设有的两个锚碇固定连接。
[0009]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固定锚顶端均设有横跨主梁的拱形通道以供主梁穿过。
[0010]作为优选,所述S型曲线包括三个直线段,相邻两个直线段之间设有圆弧段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主梁为钢箱梁。
[0012]作为优选,所述主梁的跨距小于250m。
[0013]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1、实用性:结构上采用双塔悬索结构,做到跨度大、自重小、材料省、易施工。
[0015]2、景观性:主梁呈S型曲线,整体形态呈现出轻盈简洁、优美流畅的效果,不论是桥上观景,还是桥下看桥都有极佳的效果,景观性好,造型美观。
[0016]3、生态性:整体结构轻盈、跨度大,大大减少了柱墩结构,利用主梁的S型曲线能够将对山岭或生态红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0017]4、文化性上:S型曲线的主梁在造型上结合海上航行的帆船和山间云海翻腾的景象,穿行桥上,犹如云中漫步,主梁造型结合桥塔造型,形似风帆,扬帆起航。
[0018]本技术景观桥有别于普通的桥梁,造型迥异,整体形态呈现出轻盈简洁、曲线优美的效果,风格独特,能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S型悬索桥的正立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S型悬索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3]如图1或者图2所示,本技术的S型悬索桥,其包括一主梁10、两个桥塔20和两个固定锚30,所述主梁10呈S型曲线,主梁10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固定锚30上,两个桥塔20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在主梁10的两个圆弧段11外侧,每个桥塔20顶端均设有固定索40与地下设有的锚碇(图中未示出)连接,两个桥塔20顶端之间设有一主缆50连接,主缆50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锚30上,主缆50对应主梁10的每个直线段12均设有若干对第一吊索61与主梁10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主缆50对应主梁10的每个圆弧段11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吊索62与主梁10底部外侧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每个桥塔20与主梁10相应圆弧段11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稳定索70连接。
[0025]作为优选,每个桥塔20底端均设有桥墩21。
[0026]作为优选,每个桥塔20顶端均设有两个固定索40与地下设有的两个锚碇固定连接。
[0027]作为优选,所述两个固定锚30顶端均设有横跨主梁10的拱形通道31以供主梁10穿过。
[0028]作为优选,所述S型曲线包括三个直线段12,相邻两个直线段12之间设有圆弧段11连接。
[0029]作为优选,所述主梁10为钢箱梁。
[0030]作为优选,所述主梁10的跨距小于250m。
[0031]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S型悬索桥在进行尺寸设计时,可以将其净空高度设置为29.8m,通行长度设置为230m,最大跨距设置为213m,最大宽度设置为3.6m,通行净宽设置为3m,桥塔高度设置为40m,中部主缆50跨距设置为136m,两侧主缆50跨距设置为65m。
[0032]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3]1、实用性:结构上采用双塔悬索结构,做到跨度大、自重小、材料省、易施工。
[0034]2、景观性:主梁10呈S型曲线,整体形态呈现出轻盈简洁、优美流畅的效果,不论是桥上观景,还是桥下看桥都有极佳的效果,景观性好,造型美观。
[0035]3、生态性:整体结构轻盈、跨度大,大大减少了柱墩结构,利用主梁10的S型曲线能够将对山岭或生态红线的影响降到最低。
[0036]4、文化性上:S型曲线的主梁10在造型上结合海上航行的帆船和山间云海翻腾的景象,穿行桥上,犹如云中漫步,主梁10造型结合桥塔造型,形似风帆,扬帆起航。
[0037]本技术景观桥有别于普通的桥梁,造型迥异,整体形态呈现出轻盈简洁、曲线优美的效果,风格独特,能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0038]以上所述为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所做的均等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型悬索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主梁、两个桥塔和两个固定锚,所述主梁呈S型曲线,主梁两端分别支撑在两个固定锚上,两个桥塔分别向外倾斜设置在主梁的两个圆弧段外侧,每个桥塔顶端均设有固定索与地下设有的锚碇连接,两个桥塔顶端之间设有一主缆连接,主缆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固定锚上,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直线段均设有若干对第一吊索与主梁底部两侧固定连接,主缆对应主梁的每个圆弧段均设有若干个第二吊索与主梁底部外侧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型悬索桥,其特征在于:每个桥塔与主梁相应圆弧段底部均设有若干个稳定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国斌田维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宏旭达园林环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