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172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涉及入耳式耳机领域。包括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由主杆体、外露体和入耳体组成;脑波控制机构,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安装在主杆体的外侧和内部,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安装在主杆体的两侧,所述电路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杆体的内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脑波控制机构的设计,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本体准备睡眠时,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对用户睡眠状态的及时监测,实现了脑波控制机构对外部监测系统的及时反馈,从而在外部监测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了对耳机本体在播放音频时音量的调整,进而实现了耳机本体对使用者睡眠时的助力效果。了耳机本体对使用者睡眠时的助力效果。了耳机本体对使用者睡眠时的助力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


[0001]本技术涉及入耳式耳机
,具体为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

技术介绍

[0002]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全中国超3亿人有睡眠障碍,不健康的睡眠也和许多慢性病有较强的关联,睡眠健康已然成为国民严重的健康问题,目前普遍的助眠与睡眠干预手段均未与睡眠监测实现实时互动,其主要手段普遍通过环境刺激例如:声音、光线、气味或震动来辅助睡眠,通过径路电刺激来诱导睡眠,通过药物治疗改善睡眠。
[0003]由于上面列举的主流睡眠干预手段,都是被动的、静态的,因而无法针对使用者实时的睡眠状态来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睡眠改善,故而需设计出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通过使用者的脑波和其他生理数据对睡眠状态进行监控,并实时给音频播放硬件提供反馈,动态调整与控制音频助眠内容,从而达到精确的睡眠干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包括:
[0008]耳机本体,所述耳机本体由主杆体、外露体和入耳体组成;
[0009]脑波控制机构,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安装在主杆体的外侧和内部,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电路模块,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对称安装在主杆体的两侧,所述电路模块固定安装在主杆体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外露体固定连接在主杆体的一端,所述入耳体固定连接在主杆体的另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外露体的内部安装有电池和加速计,所述外露体的一侧嵌设有麦克。
[0012]优选的,所述主杆体的一侧安装有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所述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的一侧均通过电源线与电路模块的一侧电性连接。
[0013]优选的,所述电路模块的一端电性连接有三个电源线,三个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分别与麦克、电池和加速计的一侧电性连接。
[0014]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其具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1、该技术通过脑波控制机构的设计,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本体准备睡眠时,利用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对用户睡眠状态的及时监测,实现了脑波控制机构对外部监测系统的及时反馈,从而在外部监测系统的控制下实现了对耳机本体在播放音频时音量的调整,
进而实现了耳机本体对使用者睡眠时的助力效果。
[0016]2、该技术通过播放慢波睡眠脑波音乐和快速眼动睡眠脑波音乐,让使用者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其深度睡眠时间,并提升深度睡眠期平均功率谱值,并通过动态识别睡眠状态并在两种脑波音乐中切换,使得该脑波反馈音乐助眠设计的助眠效果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当使用者进入睡眠后降低音量或者暂停音频播放,能够做到在辅助睡眠的同时不唤醒使用者。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电路模块运行流程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睡眠分析及控制流程图。
[0021]图中:1、耳机本体;101、主杆体;102、外露体;103、入耳体;2、第一电极;201、第二电极;3、麦克;4、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5、电池;6、电路模块;7、加速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如图1

4所示,包括耳机本体1,耳机本体1为入耳式蓝牙耳机,耳机本体1的使用可通过外部使用者手机上的软件或处于云端服务器的软件控制,耳机本体1由主杆体101、外露体102和入耳体103组成,外露体102固定连接在主杆体101的一端,入耳体103固定连接在主杆体101的另一端,主杆体101和外露体102为圆柱形结构,且主杆体101和入耳体103材质均为泡沫、硅胶柔性材料,提高了耳机本体1使用时的舒适度,并且有效避免了耳机本体1外部对人体耳部表面造成的损伤。
[0023]脑波控制机构,脑波控制机构安装在主杆体101的外侧和内部,脑波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201和电路模块6,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201对称安装在主杆体101的两侧,电路模块6固定安装在主杆体101的内部,通过脑波控制机构的设置,以实现使用者在通过佩戴耳机本体1睡眠时的助力效果,外露体102的内部安装有电池5和加速计7,外露体102的一侧嵌设有麦克3,通过麦克3的设置,以实现耳机本体1接收音频后的即时播放。
[0024]主杆体101的一侧安装有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4,通过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4的设置,以实现使用者在佩戴耳机本体1睡眠时能够及时收集使用者当前的睡眠状态,从而促使耳机本体1能给及时向外部控制系统进行反馈,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201和光电容积脉搏感应器4的一侧均通过电源线与电路模块6的一侧电性连接,电路模块6的远离入耳体103的一端电性连接有三个电源线,三个电源线的一端分别与麦克3、电池5和加速计7的一侧电性连接,通过电路模块6与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201之间的电性连接,以及电路模块6与麦克3、电池5以及加速计7之间的电性连接,以保证耳机本体1的正常使用。
[0025]工作原理:用户在准备入睡时(睡前30分钟到就寝之前)便带上睡眠监测与耳机本体1,处于用户手机上的软件将通过蓝牙耳机播放预置好的快速眼动睡眠脑波音乐,耳机本体1将会实时传输用户的生理数据到用户的智能手机上,手机上的软解或处于云端服务器的软件在接受到使用者生理数据时,将每隔一分钟对最后60秒的使用者睡眠状态进行评估,并按照清醒、快速眼动睡眠、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进行分类,其中快速眼动睡
眠和第一期、第二期为浅睡阶段。
[0026]当系统监测到使用者进入快速眼动睡眠时,智能手机将会把正在播放的音频切换为预置好的慢波睡眠脑波音乐,通过耳机本体1播放,诱导使用者进入更深层次的睡眠。
[0027]当系统监测到使用者进入第三期睡眠后,将会根据用户的设置关闭播放的音频或者降低音频的音量,减少可能对用户深度睡眠造成的干扰。
[0028]在停止播放音乐后,耳机的睡眠监测功能将持续进行,直到用户醒来后关闭监测,并生成相应的睡眠报告。
[002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耳机本体(1),所述耳机本体(1)由主杆体(101)、外露体(102)和入耳体(103)组成;脑波控制机构,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安装在主杆体(101)的外侧和内部,所述脑波控制机构包括第一电极(2)、第二电极(201)和电路模块(6),所述第一电极(2)和第二电极(201)对称安装在主杆体(101)的两侧,所述电路模块(6)固定安装在主杆体(101)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脑波控制助眠的入耳式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体(102)固定连接在主杆体(101)的一端,所述入耳体(103)固定连接在主杆体(101)的另一端。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世乔刘冰万力孙瑜林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柔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