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172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及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采集及控制层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单元、设备接入管理单元、认证管理单元和设备控制管理单元;平台层包括服务接口、协议解析单元、数据层解析单元、数据库单元和设备数据接口;应用层包括全域物联通信卡台账管理单元、流量监视单元、全域物联通信卡监视单元、全域物联通信设备台账管理单元、告警管理单元、设备状态监视单元和统计分析单元。统计分析单元。统计分析单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万物可感知的概念逐渐地被引入到电力技术上,设备数据自采集或通过监测节点采集上云、上平台已经成为了业界的新态势。由于配电站等设施内的设备或监测节点数量较多,因此,如何对其通信进行管理,成为业界的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该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功能、不同厂家、不同通信协议的物联网通信设备进行统一的控制和管理。
[0004]为实现以上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采用微服务架构及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采集及控制层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单元、设备接入管理单元、认证管理单元和设备控制管理单元;平台层包括服务接口、协议解析单元、数据层解析单元、数据库单元和设备数据接口;应用层包括全域物联通信卡台账管理单元、流量监视单元、全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物联网通信管理平台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微服务架构及分布式架构,包括数据采集与控制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其中数据采集及控制层包括设备信息管理单元、设备接入管理单元、认证管理单元和设备控制管理单元;平台层包括服务接口、协议解析单元、数据层解析单元、数据库单元和设备数据接口;应用层包括全域物联通信卡台账管理单元、流量监视单元、全域物联通信卡监视单元、全域物联通信设备台账管理单元、告警管理单元、设备状态监视单元和统计分析单元;设备信息管理单元,用于采集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分析设备属性,基于设备属性编写对应的标准动态命令,生成设备模板并存储;设备接入管理单元,用于基于通信设备的设备信息,调用所述设备信息管理单元中对应的所述设备模板为所述通信设备进行注册,生成与所述通信设备匹配的标准动态命令集并存储;认证管理单元,用于接收用户在登录认证管理单元后发出的通信设备访问请求,确认用户登录所述认证管理单元时的账号和用户请求访问的通信设备账号符合预先配置的对应关系,允许用户经由所述认证管理单元访问该通信设备;设备控制管理单元,用于供用户基于所述标准动态命令集对所述通信设备进行控制管理;服务接口,用于接收通信设备上传的数据;协议解析单元,用于对通信设备上传的数据进行协议解析,获得设备数据,所述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型号和有效数据;数据层解析单元,用于调用与所述设备类型、设备型号对应的解析文件,对所述通信设备的有效数据进行解析,获得解析后的数据;数据库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解析后的数据;设备数据接口,用于供物联网应用进行数据调用,并将所述解析后数据进行上传;全域物联通信卡台账管理单元用于对全域物联通信卡台账的采集、维护;流量监视单元用于提供对全域物联通信卡流量的采集、展示和告警功能;全域物联通信卡监视单元用于对全域物联通信卡状态的采集、展示和告警,对全域物联通信卡资费展示和预警,以及对全域物联通信卡的位置信息进行展示及记录;全域物联通信设备台账管理单元用于对全域物联通信设备台账管理、通信设备监视;告警管理单元用于对系统的告警采集、告警处理、告警呈现、告警转故障单和告警通知;设备状态监视单元用于对通信设备性能及状态进行监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仁洪丹轲王力张国翊朱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