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811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7
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包括高陡边坡、假想滑动面、滑动监测装置、传输天线、定位杆、上部传输单元、滑动面监测单元和钻头,其中,所述传输天线与上部传输单元固定连接;定位杆穿过上部传输单元与滑动面监测单元的预留孔洞中,至少三个滑动面监测单元上下叠置而成;钻头与最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通过焊接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实现针对高陡边坡滑动监测和预警以及滑动面实时确定。边坡滑动监测和预警以及滑动面实时确定。边坡滑动监测和预警以及滑动面实时确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基坑工程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邻近基坑的高陡边坡,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实现高陡边坡滑动监测预警以及滑动面实时确定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市向着更深更广泛的地区去建设,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天然生成或是人为造成的高边坡。一般来说,高边坡早已存在,也曾造成过变形和损失。近年来,高边坡的数量越来越多,高度越来越高,坡度也越来越大,导致变形量升高、工期延长、灾害增加。高边坡的存在对我们的工程建设埋下了隐患,特别是对基坑工程的影响尤为严重,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出了挑战,需要城市建设者的密切关注。
[0003]在高边坡附近开展基坑工程时,基坑的开挖与施工会影响边坡坡脚的稳定性,扰动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边坡,可能会导致边坡的整体失稳。因此,我们应监测基坑施工全过程中边坡内部的剪应变,确保边坡的整体稳定性。目前,国内外对边坡整体稳定性的研究已经进展多年,但对于高度较高、坡度较大的高陡边坡稳定性研究较少,因此在高陡边坡周边进行施工时,应对边坡内部应变等信息进行严密的监测。现阶段针对高陡边坡滑动稳定性的监测设备较少,无法监测多个深度的剪应变,也无法实时判定最危险的滑动面,无法实现精确的高陡边坡滑动监测和预警。而且,现有的装置一般对监测深度、范围有所限制,无法适应多种边坡形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滑动面监测装置的缺点与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实现针对高陡边坡滑动监测和预警以及滑动面实时确定。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包括高陡边坡、假想滑动面、滑动监测装置、传输天线、定位杆、上部传输单元、滑动面监测单元和钻头,其中,所述传输天线与上部传输单元固定连接;定位杆穿过上部传输单元与滑动面监测单元的预留孔洞中,至少三个滑动面监测单元上下叠置而成;钻头与最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通过焊接连接;
[0007]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包括钢制外壳、高强弹簧、导向杆、钢制顶针和压力位置传感器,高强弹簧与钢制外壳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杆与钢制外壳固定连接;钢制顶针的底部与高强弹簧固定连接,钢制顶针上下运动地套装在导向杆上;压力位置传感器与钢制外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钢制顶针顶触在相邻上层滑动面监测单元的压力位置传感器上。
[0008]进一步,所述高强弹簧与钢制外壳的顶面通过焊接连接,导向杆与钢制外壳通过焊接连接;钢制顶针的底部与高强弹簧通过焊接连接,压力位置传感器与钢制外壳的底面通过粘合剂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还包括数据传输设备、蓝牙Mesh发送天线、蓝牙Mesh接收天线和电池,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钢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蓝牙Mesh发送天线与钢
制外壳固定连接;蓝牙Mesh接收天线与钢制外壳固定连接;电池与钢制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再进一步,所述数据传输设备与钢制外壳的内壁通过粘合剂连接;蓝牙Mesh发送天线与钢制外壳通过粘合剂连接;蓝牙Mesh接收天线与钢制外壳通过粘合剂连接;电池与钢制外壳的内壁通过粘合剂连接。
[0011]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还包括万向滚珠,所述万向滚珠嵌入相邻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的钢制外壳的底面两侧。
[0012]所述上部传输单元与上位机通讯连接。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1)监测预警范围广。本监测预警装置采用模块化设计,由上部传输单元和滑动面监测单元组合而成,各单元间通过蓝牙Mesh通讯方式互相连接,对滑动面监测单元的数量无限制,可根据需要自由扩充滑动面监测单元的数量,因此可以支持不同深度的土体剪切位移监测,从而能够实现大范围、多深度的边坡滑动面监测。(2)滑动面可实时判定。本监测预警装置不仅能够监测大范围、多深度的剪切变形,而且能够根据多台监测预警装置间的信息共享,实现最危险滑动面的实时判定,能够为工程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3)操作简便,适用性强。本监测预警装置采用的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均为标准件,有助于工厂的加工制造。施工现场可以随时组装随时使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节省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基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0015]图2是基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的主视图。
[0016]图3是滑动面监测单元的示意图。
[0017]图4是图3的A

A截面图。
[0018]图5是图3的B

B截面图。
[0019]图6是图3的C

C截面图。
[0020]图7是测量高边坡,确定点位的状态图。
[0021]图8是打入钻头的状态图。
[0022]图9是安装定位杆的状态图。
[0023]图10是安装滑动面监测单元的状态图。
[0024]图11是压桩的状态图。
[0025]图12是重复操作的状态图。
[0026]图13是安装上部传输单元的状态图。
[0027]图14是再次压桩的状态图。
[0028]图15是拔除定位杆的状态图。
[0029]图16是安装传输天线的状态图。
[0030]图17是建立通讯,开始监测的状态图。
[0031]图18是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33]参照图1~图18,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包括高陡边坡1、假想滑动面2、滑动监测装置3、传输天线4、定位杆5、上部传输单元6、滑动面监测单元7和钻头8。
[0034]其中,所述传输天线4与上部传输单元6通过固定螺栓连接;定位杆5穿过上部传输单元6与滑动面监测单元7的预留孔洞中,至少三个滑动面监测单元7上下叠置而成;钻头8与最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7通过焊接连接;
[0035]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7包括钢制外壳19、高强弹簧9、导向杆10、钢制顶针11和压力位置传感器12,高强弹簧9与钢制外壳19的顶面通过焊接连接,导向杆10与钢制外壳19通过焊接连接;钢制顶针11的底部与高强弹簧9通过焊接连接,钢制顶针11上下运动地套装在导向杆10上;压力位置传感器12与钢制外壳19的底面通过粘合剂连接;所述钢制顶针11顶触在相邻上层滑动面监测单元7的压力位置传感器12上;
[0036]进一步,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7还包括数据传输设备13、蓝牙Mesh发送天线14、蓝牙Mesh接收天线15、万向滚珠16和电池17;所述数据传输设备13与钢制外壳19的内壁通过粘合剂连接;蓝牙Mesh发送天线14与钢制外壳19通过粘合剂连接;蓝牙Mesh接收天线15与钢制外壳19通过粘合剂连接;万向滚珠16嵌入相邻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的钢制外壳19的底面两侧;电池17与钢制外壳19的内壁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陡边坡、假想滑动面、滑动监测装置、传输天线、定位杆、上部传输单元、滑动面监测单元和钻头,其中,所述传输天线与上部传输单元固定连接;定位杆穿过上部传输单元与滑动面监测单元的预留孔洞中,至少三个滑动面监测单元上下叠置而成;钻头与最下层滑动面监测单元通过焊接连接;所述滑动面监测单元包括钢制外壳、高强弹簧、导向杆、钢制顶针和压力位置传感器,高强弹簧与钢制外壳的顶面固定连接,导向杆与钢制外壳固定连接;钢制顶针的底部与高强弹簧固定连接,钢制顶针上下运动地套装在导向杆上;压力位置传感器与钢制外壳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钢制顶针顶触在相邻上层滑动面监测单元的压力位置传感器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陡边坡的模块化交错式滑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弹簧与钢制外壳的顶面通过焊接连接,导向杆与钢制外壳通过焊接连接;钢制顶针的底部与高强弹簧通过焊接连接,压力位置传感器与钢制外壳的底面通过粘合剂连接。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奇刘新虎刘涛刘鹏涛张龙涛姜磊王鹏罗广陈玉银冯凯军李超莫林飞张佳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浙科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