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8073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地理数据和安保数据,将两类数据作为本体,存储到图数据库中;分析安保情景本体跟地理位置本体的关联度;将与安保情景本体关联度较大的地理位置本体,添加融合到安保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中;根据后续安保知识图谱本体的使用结果是否达到安保要求,重新分配知识图谱的方位关系、距离关系、继承关系、附属关系;在知识图谱展示过程中对安保本体中关联的地理本体节点,按照危险概率进行重点凸显,使管理者在安保事件紧急状态下及时获得最危险的地理位置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好的将两个知识图谱关联融合的方法,有利于在图谱建设之初就优化其互相之间的构建,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知识图谱的关联性进行关联性展现。的关联性进行关联性展现。的关联性进行关联性展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与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知识图谱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 构建与融合方法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地理知识图谱的构建目标是为了让安保更好的实施,因此在构建地理知识 图谱的时候,如何在地图中抽取知识构建本体,并且在抽取时,如何跟安保信 息结合,以便更好的被利用安保信息,方便与安保领域知识图谱融合,是一个 重要的工作。
[0003]常见的图谱融合是将两个现有的知识图谱融合,不考虑在构建初期就已经 分析对方的结构,进行自身调整。而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在于更好的根据相关图谱的 建立过程,来调整自身的建立。
[0004]在构建本体过程中,大量的数据由工程师或者数据方提供,导致构建的本 体人为干预过多,很多时候,并无法反应应该具有的属性和关系的价值,当两 个知识图谱互相影响时,可以根据相互之间的作用,形成最佳的存储关系和内 容,剔除不必要的内容,避免多余内容被存储。
[0005]当前知识图谱构建中存在很多问题,第一,现有知识图谱的本体及关系设计多为通用知 识图谱,且通用知识图谱并没有按照领域数据的特点对本体进行分类,专业性不强;第二, 某些领域知识图谱也会涉及多个领域的知识,现有的领域知识图谱研究很少对两个及两个以 上的领域知识进行融合;第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活动数量日益增多,对安保 和应急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传统安保方式和应急方案效率低下,安保知识数据大量堆积, 难以在短时间内处理突发事件,而知识图谱拥有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强大的语义关系 构建能力和可视化呈现能力,可为安保人员梳理工作流程,发掘关键步骤,使安保工作可以 更加高效、快速地进行。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领域知识图谱构建 与融合方法”,充分考虑了地理知识和安保知识,并将两类知识进行了融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及系统用 于构建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并将两者融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及系统,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0008]通过场馆图、气象信息获得地理数据,通过安保系统中发送过的安保情景和 安保指令以及人员岗位配置获取安保数据,将两类数据作为本体,存储到图数据 库中;通过抓取过往发生的安保事件新闻报道,分析在所述新闻报道中,安保情 景本体跟地理位置本体的关联度;将与安保情景本体关联度较大的地理位置本体, 添加融合到安保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中;根据后续安保知识图谱本体的使用结果 是否达到安保要求,重新分配知识图谱
的方位关系、距离关系、继承关系、附属 关系;对最终分配好的地理本体和安保的本体的节点、关系以及属性进行录入、 编译;在知识图谱展示过程中对安保本体中关联的地理本体节点,按照危险概率 进行重点凸显,使管理者在安保事件紧急状态下及时获得最危险的地理位置信息。
[0009]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通过场馆图、气象信息获得地理数 据,通过安保系统中发送过的安保情景和安保指令以及人员岗位配置获取安保数 据,将两类数据作为本体,存储到图数据库中,主要包括:
[0010]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DEM,通过arcgis提取坡度、坡向、拆分道路,通过 气象数据提取风力、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存储到Neo4J 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
[0011]通过室内地理数据包括从场馆安保运行图中提取的设施及房间,包括门、楼 梯、电梯、供电间作为本体,存储到Neo4J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
[0012]通过在安保系统中提取安保类及非安保类以及岗位和情景本体,存储到Neo4J 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
[0013]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通过抓取过往发生的安保事件新闻 报道,分析在所述新闻报道中,安保情景本体跟地理位置本体的关联度,主要包 括:
[0014]首先获取安保知识图谱中的场景本体,将场景本体及事件,输入百度搜索框, 自动通过爬虫抓取相关新闻事件;通过ICTCLAS分词与词性标注工具抽取新闻事件 中出现的地理位置词语,根据地理位置词语匹配所在位置的相关地理数据及区域; 并其进一步通过词向量算法,获取近似的地理位置数据或者区域的表达形式的词 语;
[0015]根据所述词语,在地理本体中匹配相关属性,获得针对该场景事件的地理位 置相关属性;并且使用所述相关属性作为安保情景本体中的地理本体关联属性。
[0016]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将与安保情景本体关联度较大的地 理位置本体,添加融合到安保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中,主要包括:
[0017]若安保情景本体词与地理位置本体词两者的点互信息达到预设的阈值,则在 构建安保情景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时,将地理位置本体作为关系或属性值添加到 安保本体中;所述点互信息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0018][0019]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根据后续安保知识图谱本体的使用 结果是否达到安保要求,重新分配知识图谱的方位关系、距离关系、继承关系、 附属关系,主要包括:
[0020]根据需要添加到安保场景本体中的地理位置本体的关系,包括添加方位关系, 主要包括定义为北(locate_N)、东北(locate_NE)、东(locate_E)、东南(locate_SE)、南(locate_S)、西南(locate_SW)、西(locate_W)、西北 (locate_NW),表示两个本体间的位置关系;添加距离关系根据一场比赛涉及的 区域以及在发生意外情况时增派安保人员的及时性定义为五十米以内(dist_50)、 大于五十米小于一百五十米(dist_150)、大于一百五十米小于三百米(dist_300), 表示本体间的距离;继承关系表示父类本体与子类本体间的继承(isInstanceOf); 附属关系主要用于表示安保人员和其所负责巡逻的区域;属性信息
诸如人员本体 的性别、年龄、唯一的ID号,房间的面积;根据这些关系是否能在虚拟仿真或者 真实场景中,解决安保问题,重新调整相关关系属性。
[0021]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对最终分配好的地理本体和安保的 本体的节点、关系以及属性进行录入、编译,主要包括:
[0022]通过Cypher语句对地理本体和安保本体的节点、关系、标签和属性进行创建、 更新和删除操作。
[0023]通过Cypher语句使用变量,来表示安保本体的命名、绑定元素和参数,所述 变量命名规则是“安保本体+地理本体”;
[0024]通过Cypher语句管理安保本体的索引和添加地理本体约束;
[0025]通过Cypher语言进行模式匹配图数据库中的节点和关系,来提取信息或者修 改数据。
[0026]进一步可选地,如上所述的方法中,所述在知识图谱展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地理知识的安保知识图谱构建与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场馆图、气象信息获得地理数据,通过安保系统中发送过的安保情景和安保指令以及人员岗位配置获取安保数据,将两类数据作为本体,存储到图数据库中;通过抓取过往发生的安保事件新闻报道,分析在所述新闻报道中,安保情景本体跟地理位置本体的关联度;将与安保情景本体关联度较大的地理位置本体,添加融合到安保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中;根据后续安保知识图谱本体的使用结果是否达到安保要求,重新分配知识图谱的方位关系、距离关系、继承关系、附属关系;对最终分配好的地理本体和安保的本体的节点、关系以及属性进行录入、编译;在知识图谱展示过程中对安保本体中关联的地理本体节点,按照危险概率进行重点凸显,使管理者在安保事件紧急状态下及时获得最危险的地理位置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场馆图、气象信息获得地理数据,通过安保系统中发送过的安保情景和安保指令以及人员岗位配置获取安保数据,将两类数据作为本体,存储到图数据库中,包括:通过地理空间数据云下载DEM,通过arcgis提取坡度、坡向、拆分道路,通过气象数据提取风力、风向、温度湿度、能见度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存储到Neo4J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通过室内地理数据包括从场馆安保运行图中提取的设施及房间,包括门、楼梯、电梯、供电间作为本体,存储到Neo4J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通过在安保系统中提取安保类及非安保类以及岗位和情景本体,存储到Neo4J或JanuasGraph图数据库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抓取过往发生的安保事件新闻报道,分析在所述新闻报道中,安保情景本体跟地理位置本体的关联度,包括:首先获取安保知识图谱中的场景本体,将场景本体及事件,输入百度搜索框,自动通过爬虫抓取相关新闻事件;通过ICTCLAS分词与词性标注工具抽取新闻事件中出现的地理位置词语,根据地理位置词语匹配所在位置的相关地理数据及区域;并其进一步通过词向量算法,获取近似的地理位置数据或者区域的表达形式的词语;根据所述词语,在地理本体中匹配相关属性,获得针对该场景事件的地理位置相关属性;并且使用所述相关属性作为安保情景本体中的地理本体关联属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与安保情景本体关联度较大的地理位置本体,添加融合到安保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中,包括:若安保情景本体词与地理位置本体词两者的点互信息达到预设的阈值,则在构建安保情景本体的知识图谱节点时,将地理位置本体作为关系或属性值添加到安保本体中;所述点互信息通过以下计算公式进行计算: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红杨孝锐郭云健张可文刘国庆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