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8014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转子结合体,绕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定子,在径方向上与转子结合体相向。转子结合体包含在轴方向上结合的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分别具有:转子铁芯;多个磁极部,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面沿着周方向排列;以及支架,保持磁极部。支架具有:柱状部,沿轴方向延伸;以及盖部,位于柱状部的一端侧且覆盖磁极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第一转子的盖部与第二转子的盖部的轴方向位置彼此重合。的盖部的轴方向位置彼此重合。的盖部的轴方向位置彼此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达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达。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马达具有转子与定子。转子具有至少一个磁铁。为了降低马达所产生的振动以及噪音,考虑抑制齿槽转矩(cogging torque)以及转矩波动(torque ripple)。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马达,通过对转子或定子设置分段扭斜,从而降低齿槽转矩。此种马达中,多个转子沿轴方向而结合。
[0003][现有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000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

15949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在多个转子沿轴方向而结合的情况下,为了抑制转子彼此的磁干涉等目的,在转子彼此之间配置使转子彼此隔离的中间构件。在另行准备中间构件的情况下,零件个数增加,制造成本增加。因此,考虑使各个转子的一部分作为中间构件发挥功能。此时,因中间构件彼此在轴方向上重叠,经结合的转子整体的轴方向尺寸有冗大化之虞。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鉴于所述情况,提供一种具有转子结合体且能够在轴方向上小型化的马达。
[0009][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0]本专利技术的马达的一个实施例包括:转子结合体,绕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定子,在径方向上与所述转子结合体相向。所述转子结合体包含在轴方向上结合的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分别具有:转子铁芯;多个磁极部,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沿着周方向排列;以及支架,保持所述磁极部。所述支架具有:柱状部,沿轴方向延伸;以及盖部,位于所述柱状部的一端侧且覆盖所述磁极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转子的所述盖部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所述盖部的轴方向位置彼此重合。
[0011][专利技术的效果][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马达,能够提供一种具有转子结合体且能够在轴方向上小型化的马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在沿着中心轴线的剖面上的剖面示意图。
[0014]图2是一实施方式的马达在与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上的局部剖面图。
[0015]图3是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结合体的立体图。
[0016]图4是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立体图。
[0017]图5是一实施方式的转子的平面图。
[0018]图6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齿槽转矩的波形的图表。
[0019]图7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马达的转矩波动的波形的图表。
[0020]图8是变形例1的转子的平面图。
[0021]图9是变形例2的第一转子的平面图。
[0022]图10是变形例3的第二转子的平面图。
[0023]图11是变形例3的转子的局部剖面图。
[0024][符号的说明][0025]1:马达
[0026]2:转子结合体
[0027]20、120、320:转子
[0028]20A、120A、220A:第一转子(转子)
[0029]20B、120B、220B:第二转子(转子)
[0030]22、322:转子铁芯
[0031]23f:外露磁体(磁体)
[0032]23s:内嵌磁体(磁体)
[0033]24:外铁芯(外铁芯部)
[0034]27、327:外露磁极部(第一磁极部)
[0035]28、328:内嵌磁极部(第二磁极部)
[0036]30:定子
[0037]40、140、240A、240B:支架
[0038]41:凸缘部
[0039]43、43A、143、143A、243A、243B:盖部
[0040]48:柱状部
[0041]324:外铁芯部
[0042]J:中心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的轴方向即与上下方向平行的方向简称作“轴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方向简称作“径方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方向简称作“周方向”。本实施方式中,下侧(

Z)相当于轴方向另一侧,上侧(+Z)相当于轴方向其中一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是用于简单地说明各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的名称,实际的配置关系等也可为以这些名称所示的配置关系等以外的配置关系等。
[0044]图1是沿着中心轴线J的剖面上的马达1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与中心轴线J正交的剖面上的马达1的局部剖面图。
[0045]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马达1包括转子结合体2、定子30、多个轴承15以及收容它们的壳体11。轴承15可旋转地支撑转子结合体2的轴21。轴承15被保持于壳体11。
[0046]定子30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在定子30的径方向内侧,配置有转子结合体2。定子30在径方向上与转子结合体2相向。
[0047]定子30具有定子铁芯31、绝缘子(insulator)32以及多个线圈33。定子铁芯31具有沿着轴方向而层叠的多个电磁钢板。
[0048]定子铁芯31具有大致环状的铁芯背部(core back)31c以及多个牙部(teeth)31b。本实施方式中,铁芯背部31c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圆环状。牙部31b从铁芯背部31c的径方向内侧面延伸至径方向内侧。铁芯背部31c的外周面与壳体11的周壁部的内周面相固定。多个牙部31b是在铁芯背部31c的径方向内侧面,在周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而配置。本实施方式中,多个牙部31b在周方向上等间隔地排列。
[0049]绝缘子32被安装于定子铁芯31。绝缘子32具有覆盖牙部31b的部分。绝缘子32的材料例如为树脂等绝缘材料。
[0050]线圈33被安装于定子铁芯31。多个线圈33经由绝缘子32而安装于定子铁芯31。多个线圈33是通过将导线经由绝缘子32卷绕至各牙部31b而构成。
[0051]转子结合体2包含轴21以及被固定于轴21的一对转子20。转子结合体2绕中心轴线J旋转。轴21是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而沿轴方向延伸的圆柱状。一对转子20沿轴方向而结合。另外,转子结合体2也可进而具有从径方向外侧包围一对转子20的筒状的罩部。此时,罩部包含铝合金、树脂材料等非磁性物质。
[0052]图3是转子结合体2的立体图。图4是转子20的立体图。图5是转子20的平面图。
[0053]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转子20为彼此相同的形状。以下的说明中,在相互区分一对转子20的情况下,将其中一者称作第一转子20A,将另一者称作第二转子20B。
[0054]另外,图4及图5中,图示了一对转子20中的位于下侧的第二转子20B。以下的说明中,基于图4及图5所示的Z轴以及上下方向来说明第二转子20B的各部的位置。第一转子20A以与第二转子20B在上下方向反转的姿势而结合于第二转子20B。即,转子结合体2中,一对转子20使彼此的凸缘部41配置在轴方向的相反侧而在轴方向上层叠。
[0055]如图4所示,转子20包括转子铁芯22、在转子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结合体,绕中心轴线旋转;以及定子,在径方向上与所述转子结合体相向,所述转子结合体包含在轴方向上结合的第一转子以及第二转子,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分别具有:转子铁芯;多个磁极部,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沿着周方向排列;以及支架,保持所述磁极部,所述支架具有:柱状部,沿轴方向延伸;以及盖部,位于所述柱状部的一端侧且覆盖所述磁极部的轴方向一端侧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一转子的所述盖部与所述第二转子的所述盖部的轴方向位置彼此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沿着周方向而等间隔地排列的多个所述盖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多个所述柱状部,沿着周方向排列;以及所述盖部,连结于多个所述柱状部。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盖部接触至另一者的所述转子铁芯或所述磁极部的朝向轴方向的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以及所述第二转子中的其中一者的所述盖部接触至另一者的所述转子铁芯的朝向轴方向的面。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具有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司藤原英雄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