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802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涉及神经内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底座为空腔结构,其内设有多个配重块;两块支撑板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上;第一训练装置设在两块支撑板上,第一训练装置包括:弧形滑轨设在两块支撑板之间,弧形滑轨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撑板的侧壁固定,两块支撑板与弧形滑轨连接处设有连接孔,弧形滑轨上设有限位组件;两组手部训练机构对称设在两块支撑板与弧形滑轨之间;座椅设置在底座上,位于两块支撑板之间,座椅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底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设置了多种不同的训练方式来锻炼患者四肢的肌肉群,还设置了阻力组件来调节阻力,可以让患者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患者的恢复。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内科辅助用具
,具体涉及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关于神经方面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主要收治脑血管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脑炎、脑膜炎)、脊髓炎、癫痫、痴呆、代谢病和遗传倾向疾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
[0003]在医院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中,一些偏瘫、截瘫和四肢运动困难及长期卧床的患者较多,由于其四肢活动受限,容易发生足下垂、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为实现促进患者四肢关节功能恢复、常需由护士、护工或患者家属等通过手动按摩帮助患者运动等方法来实现,既费时又费力,而且使用不便,同时,患者病情的不同,康复器的强度要发生改变,加强四肢的力度,有利于患者肌肉的恢复,现有的一些四肢康复器的训练方式太单一,并不能使患者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现有四肢康复器的训练方式太单一,不能使患者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包括:
[0006]底座,为空腔结构,其内设有多个配重块;
[0007]两块支撑板,为中空,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上;
[0008]第一训练装置,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上,用于训练手臂肌肉,所述第一训练装置包括:弧形滑轨,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弧形滑轨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撑板的侧壁固定,所述两块支撑板与弧形滑轨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弧形滑轨上设有限位组件;两组手部训练机构,对称设置在两块支撑板与弧形滑轨之间;
[0009]座椅,设置在底座上,位于两块支撑板之间,所述座椅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底座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手部训练机构包括:
[0011]第一滑块,卡装在弧形滑轨内,并与弧形滑轨滑动连接;
[0012]两个定滑轮,其中一个定滑轮固定在第一滑块上,另一个定滑轮固定在连接孔处;
[0013]拉绳,设置在支撑板内,其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定滑轮延伸至第一滑块下方;
[0014]收卷组件,设置在拉绳的中部,所述收卷组件与支撑板的内侧壁固定。
[0015]优选地,所述拉绳背离收卷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外壁包裹一层橡胶层。
[0016]优选地,所述收卷组件包括:
[0017]外壳,固定在支撑板的内侧壁;
[0018]控制器,设置在外壳内;
[0019]电机,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绕线辊,所述拉绳缠绕在绕线辊上;
[0020]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背离绕线辊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0021]优选地,还包括:阻力组件,设置在拉绳背离第一把手的一端,用于调节训练阻力。
[0022]优选地,所述阻力组件包括:
[0023]阻尼气缸,其顶部与拉绳的一端固定,所述阻尼气缸的活塞杆设置在阻尼气缸的底部;
[0024]两条滑槽,分别沿支撑板的高度方向开设在支撑板相对应的两内侧壁上;
[0025]第一磁铁,其两端分别卡装在两条滑槽内,并与滑槽滑动连接;
[0026]第二磁铁,设置在支撑板的外侧壁上,并与所述第一磁铁相吸合。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滑块上设有第二把手。
[0028]优选地,还包括:脚踏机构,设置在底座上,位于弧形滑轨下方,所述脚踏机构包括:
[0029]支撑座,固定在底座上;
[0030]第一固定板,固定在支撑座的一端;
[0031]第一锥齿轮,其中部套装固定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固定板的侧壁上;
[0032]第二固定板,固定在支撑座上,其中心线与第一固定板的中心线平行;
[0033]两组脚踏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二固定板上,所述脚踏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二转轴,为L型,所述第二转轴套装固定在第二锥齿轮的中部,所述第二转轴的一端设置在第二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二转轴的另一端设有脚踏板。
[0034]优选地,所述脚踏板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弹性件,用于缓冲,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脚踏板的底部、支撑座连接。
[0035]优选地,所述座椅与底座之间设有移动机构,用于移动座椅的位置,所述移动机构包括:
[0036]滑轨,设置在底座上;
[0037]第二滑块,卡装在滑轨上,并与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均匀设有多个第一孔,所述底座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孔相对应的第二孔,所述第一孔上设有紧定螺钉,所述紧定螺钉分别穿过第一孔和第二孔后与底座连接。
[00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有益效果是:
[0039]设置了第一训练装置来训练上肢肌肉,设置了脚踏机构来训练下肢肌肉,训练时患者可以用手抓住第一把手下拉来锻炼,通过滑动第一滑块在弧形滑轨上的位置,来训练到患者手臂不同部位的肌肉,还可以双手握住两个第二把手向相对的一侧带动第二把手在弧形滑轨上滑动,不仅可以锻炼到患者的手部还可以简单的锻炼患者胸部和肩部的肌肉群,训练方式多样,使训练更灵活,患者的肌肉得到良好的锻炼,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此外,
还设置了阻力组件来调节阻力,调节阻力时,先移动第二磁铁在支撑板上的位置,第一磁铁由于磁力吸合的作用会同时移动,第一磁铁移动则会带动阻尼气缸的活塞杆上下移动,活塞杆伸出长度越长阻力越大,从而改变训练阻力的大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进行阻力调节,锻炼的效果更好。本专利技术实用性强,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4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2为本专利技术脚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中各个标号含义:1—底座,2—支撑板,3—第一训练装置,4—座椅,5—脚踏机构,31—弧形滑轨,32—手部训练机构,33—阻力组件,34—第二把手,321—第一滑块,322—定滑轮,323—拉绳,324—收卷组件,325—第一把手,331—阻尼气缸,332—第一磁铁,333—第二磁铁,51—支撑座,52—第一固定板,53—第一锥齿轮,54—第二固定板,55—第二锥齿轮,56—第二转轴,57—脚踏板,58—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为空腔结构,其内设有多个配重块;两块支撑板(2),为中空,分别对称设置在底座(1)上;第一训练装置(3),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上,用于训练手臂肌肉,所述第一训练装置(3)包括:弧形滑轨(31),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之间,所述弧形滑轨(31)的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撑板(2)的侧壁固定,所述两块支撑板(2)与弧形滑轨(31)连接处设有连接孔,所述弧形滑轨(31)上设有限位组件;两组手部训练机构(32),对称设置在两块支撑板(2)与弧形滑轨(31)之间;座椅(4),设置在底座(1)上,位于两块支撑板(2)之间,所述座椅(4)的底部通过伸缩杆与底座(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训练机构(32)包括:第一滑块(321),卡装在弧形滑轨(31)内,并与弧形滑轨(31)滑动连接;两个定滑轮(322),其中一个定滑轮(322)固定在第一滑块(321)上,另一个定滑轮(322)固定在连接孔处;拉绳(323),设置在支撑板(2)内,其一端分别穿过两个定滑轮(322)延伸至第一滑块(321)下方;收卷组件(324),设置在拉绳(323)的中部,所述收卷组件(324)与支撑板(2)的内侧壁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323)背离收卷组件(324)的一端设有第一把手(325),所述第一把手(325)外壁包裹一层橡胶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组件(324)包括:外壳,固定在支撑板(2)的内侧壁;控制器,设置在外壳内;电机,设置在外壳内,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绕线辊,所述拉绳(323)缠绕在绕线辊上;压力传感器,设置在电机的输出轴背离绕线辊的一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阻力组件(33),设置在拉绳(323)背离第一把手(325)的一端,用于调节训练阻力。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临床调节式四肢康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组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邹乐乐邱淑芬李丰印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