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自润滑织物复合材料是混合织物复合材料的一种类型,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铁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和其他军用设备。聚醚醚酮
‑
聚四氟乙烯(PEEK
‑
PTFE)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优异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自润滑特性。但是,纯PEEK
‑
PTFE纤维织物在重载高温时磨损加剧,摩擦系数增高,极大地制约其应用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在高温重载工况下的摩擦系数以及磨损率较低,使其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
[0004]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包括聚醚醚酮
‑
聚四氟乙烯混纺纤维织物以及分散在所述聚醚醚酮
‑
聚四氟乙烯混纺纤维织物上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通过聚醚酰亚胺粘接在所述聚醚醚酮
‑
聚四氟乙烯混纺纤维织物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纳米线的直径为8~10nm,长度为2~9μm;所述氧化钼纳米线的直径为90~100nm,长度为1~4μm。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钛纳米线的质量为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5~2%;所述氧化钼纳米线的质量为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总质量的0.2~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化钛纳米线和氧化钼纳米线协同改性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醚酮
‑
聚四氟乙烯混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宋,王齐华,王廷梅,张新瑞,陶立明,徐明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