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53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包括风门、两个风窗、单轨吊梁、旋转轴以及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两个所述风窗与单轨吊梁均位于风门的上方,两个所述风窗镜像分布于单轨吊梁的左右两侧,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第一连杆、前第二连杆、传动卡架、前第三连杆以及弹簧,所述后传动机构包括后第一连杆、后第二连杆。该风门风窗联动装置,通过前传动机构与后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当风门开启时,可以带动两个风窗开启,从而实现对风门、风窗的联动控制,不需对风窗进行额外的操作,简化了运料环节,节省了人工,提高了运料效率。提高了运料效率。提高了运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煤矿通风
,具体涉及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就是在富含煤炭的矿区开采煤炭资源的区域,一般分为井工煤矿和露天煤矿,而煤矿作业通风的作用就是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从而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并冲淡井下有害气体和粉尘,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能,风门则是通风设备使用时的一个组成部分。
[0003]风窗是单轨吊通过风门的一种常用装置,以单轨吊梁为中心线对称分布于风门上方两侧,单轨吊能顺利通过风门运送支护材料是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得必要因素。以往单轨吊通过风门时除了需要人工开启风门,还必须使用长钎子或其他工具逐个打开风窗。整个运料环节较为复杂,不仅耗费人力,影响运料效率而且还增加了岗位风险。煤矿井下一般光线较暗,风窗较小位于风门上方不易察觉,如果遇到时间紧任务重或者职工因个人原因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因忽视造成风窗打开不及时,这就可能出现单轨吊撞击风窗现象,导致损坏设备和通风设施甚至会造成伤人事故,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具有可对风门与风窗进行传动实现联动控制、简化运料环节节省人工等优点,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可对风门与风窗进行传动实现联动控制、简化运料环节节省人工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包括风门、两个风窗、单轨吊梁、旋转轴以及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两个所述风窗与单轨吊梁均位于风门的上方,两个所述风窗镜像分布于单轨吊梁的左右两侧,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第一连杆、前第二连杆、传动卡架、前第三连杆以及弹簧,所述后传动机构包括后第一连杆、后第二连杆。
[0006]进一步,所述前第一连杆的底端与风门固定连接,所述前第一连杆的顶端与前第一连杆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前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卡架活动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传动卡架远离前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前第三连杆活动连接,且前第三连杆远离传动卡架的一端与一个风窗活动连接,所述前第三连杆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弹簧,且弹簧远离前第三连杆的一端与风门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一个所述风窗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后第一连杆,且后第一连杆的一端与后第二连杆活动连接,所述后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风窗活动连接,所述后第一连杆与前传动机构处于同一个风窗上。
[0009]进一步,所述前第一连杆的底端焊接有焊接板,且前第一连杆通过焊接板焊接在风门上,所述后第一连杆靠近风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焊接板,且后第一连杆通过焊接板焊
接在风窗上。
[0010]进一步,所述后第一连杆、后第二连杆以及前第二连杆、传动卡架、前第三连杆均通过旋转轴活动连接。
[0011]有益效果:
[0012]1、该风门风窗联动装置,通过前传动机构与后传动机构进行传动,当风门开启时,可以带动两个风窗开启,从而实现对风门、风窗的联动控制,不需对风窗进行额外的操作,简化了运料环节,节省了人工,提高了运料效率。
[0013]2、该风门风窗联动装置,通过将风门与风窗联动控制,避免因人工失误造成的安全事故,消除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降低了岗位风险,保障了安全生产,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与安装使用,方便围护。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前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后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风门;2、风窗;31、前第一连杆;32、前第二连杆;33、传动卡架;34、前第三连杆;35、后第一连杆;36、后第二连杆;4、旋转轴;5、弹簧;6、单轨吊梁;7、焊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包括风门1、两个风窗2、单轨吊梁6、旋转轴4以及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两个风窗2与单轨吊梁6均位于风门1的上方,两个风窗2镜像分布于单轨吊梁6的左右两侧。
[0021]请参阅图2与图3,前传动机构包括前第一连杆31、前第二连杆32、传动卡架33、前第三连杆34以及弹簧5,前第一连杆31的底端与风门1固定连接,前第一连杆31的顶端与前第一连杆31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前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传动卡架33活动连接,在风门1开启或关闭时,通过前传动机构中的前第一连杆31、前第二连杆32、传动卡架33以及前第三连杆34进行传动,将开启或者关闭的力传递给风窗2,从而实现风门1与风窗2的联动控制,不需额外对风窗2进行操作节省了人工,提高了工作效率,传动卡架33远离前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前第三连杆34活动连接,且前第三连杆34远离传动卡架33的一端与一个风窗2活动连接,后第一连杆35、后第二连杆36以及前第二连杆32、传动卡架33、前第三连杆34均通过旋转轴4活动连接,前第三连杆34的侧面固定安装有弹簧5,且弹簧5远离前第三连杆34的一端与风门1固定连接,通过弹簧5对前第三连杆34施加弹力,当风门1关闭时使前第三连杆34、传动卡架33、前第二连杆32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便于后续开启进行传动,使该装置可以连续工作,保证了该装置的有效性,
[0022]请参阅图2与图4,后传动机构包括后第一连杆35、后第二连杆36,一个风窗2的背
面固定安装有后第一连杆35,且后第一连杆35的一端与后第二连杆36活动连接,后第二连杆36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风窗2活动连接,后第一连杆35与前传动机构处于同一个风窗2上,当风门1打动一个风窗2运动时,通过一个风窗2背面的后第一连杆35与后第二连杆36进行传动,从而使开启后者关闭的力可以向两个风窗2传递,实现风门1与两个风窗2的联动控制,实现两个风窗2开合的自动化,前第一连杆31的底端焊接有焊接板7,且前第一连杆31通过焊接板7焊接在风门1上,后第一连杆35靠近风窗2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焊接板7,且后第一连杆35通过焊接板7焊接在风窗2上,通过焊接板7将前传动机构以及后传动机构分别焊接在风门1、风窗2上,保证了该装置整体的结构强度,降低该装置使用时出现故障的概率。
[0023]综上,该风门风窗联动装置,使用时,根据图示将该装置安装在风门1与风窗2上,当工作人员打开或关闭风门1时,通过前传动机构中的前第一连杆31、前第二连杆32、传动卡架33、前第三连杆34进行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一侧的风窗2,并通过后传动机构中的后第一连杆35、后第二连杆36将动力传递给另一个风窗2,实现风门1与两个风窗2的联动控制,实现风窗2的自动化开合,即可。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包括风门(1)、两个风窗(2)、单轨吊梁(6)、旋转轴(4)以及前传动机构、后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风窗(2)与单轨吊梁(6)均位于风门(1)的上方,两个所述风窗(2)镜像分布于单轨吊梁(6)的左右两侧,所述前传动机构包括前第一连杆(31)、前第二连杆(32)、传动卡架(33)、前第三连杆(34)以及弹簧(5),所述后传动机构包括后第一连杆(35)、后第二连杆(3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第一连杆(31)的底端与风门(1)固定连接,所述前第一连杆(31)的顶端与前第一连杆(31)的一端活动连接,且前第二连杆(32)的另一端与传动卡架(33)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门风窗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卡架(33)远离前第二连杆(32)的一端与前第三连杆(34)活动连接,且前第三连杆(34)远离传动卡架(33)的一端与一个风窗(2)活动连接,所述前第三连杆(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伟宋中强田剑锋牛帅豪刘旦龙陈亚枫刘晨晨宋飞虎杨磊白鑫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正龙煤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