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67341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包括: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8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55mL。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福帅得和沃家福作为草莓母株移栽期的预防用药,通过该方法,可有效预防草莓炭疽病,大大降低草莓在后期的发病率和防治难度,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病虫害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炭疽病病菌孢子主要存在于土壤和空气中,通过植物的伤口或气孔进入植株,炭疽病防治一般用杀菌剂喷雾防治。草莓炭疽病导致草莓苗大量死亡,是草莓生产中的一大难点,通过药剂福帅得应用技术的使用,使草莓炭疽病得到有效控制,草莓生产施药次数明显减少,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0003]草莓炭疽病防治效果大都不理想,农民就加大杀菌剂使用剂量、缩短打药间隔期打药,导致草莓苗期三天打一次药,不仅费工费钱,而且存在安全隐患。农民习惯,看到病害症状就是打药的时期,遇到降雨,药剂防治要等下雨后。实际情况是,看到炭疽病已经过了预防期,药剂剂量需要调整到治疗剂量,一般预防剂量效果不好。遇到降雨,农民认为,雨水冲去叶片灰尘后打药效果会好,实际情况是,下雨无法打药,雨天病菌仍然在生长,下雨时间稍微长些,炭疽病就过了预防期。农民打药都是小水量,结果效果不佳。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减少草莓育苗中因炭疽病造成死苗。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8]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09]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10]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8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11]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12]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55mL。
[0013]优选地,在上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
[0014]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15]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16]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4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17]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18]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mL。
[0019]优选地,在上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
[0020]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21]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22]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500~16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23]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24]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50mL。
[0025]优选地,在上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中,所述方法包括:
[0026]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7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27]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7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28]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700~18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29]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30]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55mL。
[0031]优选地,在上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中,在移栽草莓母株时,采用1500倍福帅得对草莓母株进行浸根处理,浸根时间为15~20秒。
[003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福帅得和沃家福在草莓母株移栽期时作为预防用药,配合上述施药方法,可对草莓炭疽病进行很好地预防,使得草莓在后期发病率和防治难度大大降低,可有效控制草莓炭疽病的发生。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了解,下面参照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34]实施例1:
[0035]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包括:
[0036]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37]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38]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4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39]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40]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mL。
[0041]实施例2:
[0042]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包括:
[0043]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44]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45]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500~16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
[0046]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
[0047]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mL。
[0048]实施例3:
[0049]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包括:
[0050]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
[0051]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500~16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
[0052]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8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8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55mL。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在草莓母株移栽时,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进行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S2、10~15天后,使用稀释1300~1400倍的福帅得和沃家福作定根水对草莓母株进行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S3、在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后的7~10天,使用稀释1300~1400倍福帅得对草莓叶片背部进行喷雾防治处理;S4、此后每间隔5~7天,采用所述步骤S3中的施药量和施药方法进行防治处理;其中,在进行所述第一次定植杀菌消毒和所述第二次定植杀菌消毒时,每株浇的定根水用量为45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草莓炭疽病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S1、在草莓母株移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真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石原金牛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