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73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包括就诊记录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存储器、科研追踪单元、通讯模块、患者端以及日志记录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就诊信息与存储的慢性肾脏病案例进行分析,提取出需要随访的患者,能够减少非必要随访的患者数量,科研专业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随访内容,患者反馈的信息会进行汇总并存储,通过以往反馈信息,能够易于科研专业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再次对需随访患者进行筛选,进一步的减少了随访的任务量,科研专业人员可以设定随访提醒,避免遗漏对患者的随访,实现了针对性的随访,以及提高了随访的效率。以及提高了随访的效率。以及提高了随访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慢性肾脏病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包括肾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等,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需要建立随访系统,以方便实现医护科研人员等与患者的信息沟通,实现更好对患者的治疗。
[0003]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2110158425.5的“一种院后随访系统及随访方法”专利中,在说明书中记载有“包括随访数据服务器,医护人员随访系统、以及终端系统;所述随访数据服务器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随访知识库模块、信息比对模块、随访计划制定模块,以及随访信息发送模块;医护人员随访系统包括基于时间线的随访计划日程,按时间将随访计划推送给医护人员的第一客户端,以及随访监督模块。本专利技术提高了院后管理覆盖率和质量,通过打通院内外数据连接进行院后随访规范化管理,并对出院患者进行了智能化的院后随访管理,既可以减轻医护人员的随访工作压力,还可以提高院后随访精准度,提高院后随访工作质量,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但是上述专利所提供的随访系统,在使用时,由人工进行随访制定,对于随访患者的筛选效率较低,同时,不方便查看患者以往的随访信息,影响随访后对患者的治疗,并且容易出现漏随访或错过随访最佳时间等问题,无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0004]综上所述,研发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仍是医疗系统
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本专利技术将就诊信息与存储的慢性肾脏病案例进行分析,提取出需要随访的患者,能够减少非必要随访的患者数量,科研专业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随访内容,患者反馈的信息会进行汇总并存储,通过以往反馈信息,能够易于科研专业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再次对需随访患者进行筛选,进一步的减少了随访的任务量,科研专业人员可以设定随访提醒,避免遗漏对患者的随访,实现了针对性的随访,以及提高了随访的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包括就诊记录单元、数据分析单元、数据存储器、科研追踪单元、通讯模块和患者端,其中:
[0008]所述就诊记录单元用于记录存储前往医院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就诊信息;
[0009]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将获取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病例与存储的慢性肾脏病案例进行对比,筛选出需要随访的患者病例,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入端与就诊记录单元的输
出端电性连接;
[0010]所述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例以及存储慢性肾脏病案例,所述数据存储器与数据分析单元双向电性连接;
[0011]所述科研追踪单元用于对待追踪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定期追踪,所述科研追踪单元的输入端与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2]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实现科研追踪单元与患者端之间的信息交换,所述通讯模块的输入端与科研追踪单元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通讯模块的输出端与日志记录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13]所述患者端用于慢性肾脏病人填写追踪报告,以及用于接收通讯模块发送来的信息,所述患者端与通讯模块双向信号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日志记录单元,所述日志记录单元用于存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追踪日志,所述日志记录单元的输出端与科研追踪单元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日志记录单元的输入端与通讯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日志记录单元还用于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追踪日志进行汇总。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包括患者信息获取模块和病例对比模块,其中:
[0017]所述患者信息获取模块用于从就诊记录单元获取患者的就诊记录;
[0018]所述病例对比模块用于从数据存储器获取慢性肾脏病案例,并将获取的慢性肾脏病案例与患者的就诊记录进行对比,提取出待追踪患者的信息,所述病例对比模块的输入端与患者信息获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9]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科研追踪单元包括日志调取模块和科研展示模块,其中:
[0020]所述日志调取模块用于调取待追踪患者的追踪调查信息;
[0021]所述科研展示模块用于显示调取的患者的追踪调查信息,所述科研展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日志调取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科研追踪单元还包括追踪设定模块、追踪调研模块和定时提醒模块,其中:
[0023]所述追踪设定模块用于对所需要追踪的患者进行设定;
[0024]所述追踪调研模块用于科研人员输入调研所需内容,所述追踪调研模块的输入端与追踪设定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25]所述定时提醒模块用于科研人员按照追踪时间段需求,设定追踪信息提醒,所述定时提醒模块的输出端与追踪调研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002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追踪调研模块还用于提供追踪调研所需填写链接。
[002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日志记录单元包括日志汇总模块和日志存储模块,其中:
[0028]所述日志汇总模块用于对同一患者的多次追踪反馈信息进行汇总;
[0029]所述日志存储模块用于对患者的追踪汇总信息进行存储,所述日志存储模块的输入端与日志汇总模块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0030]有益效果
[0031]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2]本专利技术通过获取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就诊信息,将就诊信息与存储的慢性肾脏病案例进行分析,提取出需要随访的患者,能够减少非必要随访的患者数量,进而提高了随访的效率和质量,经过提取的随访患者,科研专业人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患者病情,制定不同的随访内容,将随访内容发送给患者,由患者进行反馈,患者反馈的信息会进行汇总并存储,可以进行调取,通过以往反馈信息,能够易于科研专业人员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同时,还能够使得科研专业人员能够根据需要,确定是否继续对患者进行随访,从而能够再次对需随访患者进行筛选,进一步的减少了随访的任务量,科研专业人员可以设定随访提醒,避免遗漏对患者的随访,保障了随访的准时性,实现了针对性的随访,以及提高了随访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的系统图;
[0034]图2为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中数据分析单元的示意图;
[0035]图3为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中科研追踪单元的示意图;
[0036]图4为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中日志记录单元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就诊记录单元(10)、数据分析单元(20)、数据存储器(30)、科研追踪单元(40)、通讯模块(50)和患者端(60),其中:所述就诊记录单元(10)用于记录存储前往医院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就诊信息;所述数据分析单元(20)用于将获取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病例与存储的慢性肾脏病案例进行对比,筛选出需要随访的患者病例,所述数据分析单元(20)的输入端与就诊记录单元(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存储器(30)用于存储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病例以及存储慢性肾脏病案例,所述数据存储器(30)与数据分析单元(20)双向电性连接;所述科研追踪单元(40)用于对待追踪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定期追踪,所述科研追踪单元(40)的输入端与数据分析单元(2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通讯模块(50)用于实现科研追踪单元(40)与患者端(60)之间的信息交换,所述通讯模块(50)的输入端与科研追踪单元(4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且通讯模块(50)的输出端与日志记录单元(7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患者端(60)用于慢性肾脏病人填写追踪报告,以及用于接收通讯模块(50)发送来的信息,所述患者端(60)与通讯模块(50)双向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日志记录单元(70),所述日志记录单元(70)用于存储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追踪日志,所述日志记录单元(70)的输出端与科研追踪单元(40)的输入端电性连接,且日志记录单元(70)的输入端与通讯模块(5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日志记录单元(70)还用于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追踪日志进行汇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现临床科研一体化的慢性肾脏病随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单元(20)包括患者信息获取模块(21)和病例对比模块(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丽开李刚丁海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医路云数字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