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71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该防水结构包括植筋及依次设置的地下室侧墙、找平层、防水卷材及混凝土结构层,植筋的一端部插设在地下室侧墙内,植筋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找平层、防水卷材和混凝土结构层,且植筋的另一端部位于混凝土结构层内且植筋的另一端部焊接有可拆除的止水螺栓,止水螺栓伸出混凝土结构层外侧面,且止水螺栓拆除后,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对应止水螺栓的位置留下有螺栓孔,植筋与止水螺栓的焊接处缠绕有防水胶带且防水胶带延伸至植筋上,螺栓孔内填充有防水涂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防水胶带和防水涂料的组合防水,获得优异的防渗效果。防渗效果。防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地下室侧墙防水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及施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不断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单边支模也逐渐成为主流,特别是闹市区既有建筑或空间比较狭窄的地方,或者地铁,或者管廊等地下建筑在施工地下侧墙部位时大多会采用植筋方式单边支模的方法施工侧墙,不仅施工周期短,材料用量少,而且还可以保证质量,减少涨模的概率,但是防水的施工多是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
[0003]传统的采用外防内贴法施工侧墙防水层时一般是采用预铺防水卷材来实现防水,但是单边支模在采用植筋的方法固定模板时,要在预铺防水卷材上开洞,钢筋通过在预铺防水卷材上的开洞植入侧壁中固定,然后植筋的最外端再与止水螺栓焊接,最后止水螺栓穿过单边支模的模板再通过蝴蝶卡、钢管和木方固定,植筋在破坏防水卷材的通式也加大了防水层施工的难度,不仅施工困难,且容易发生渗漏。
[0004]为了防止渗漏,传统做法一般只对对拉螺栓洞的外侧用防水砂浆做简单的封堵处理,然而这种方式的防渗存在的问题是:当水压相对较大时,植筋孔处一般会发生渗漏;螺栓孔较多,后期修补堵漏相对麻烦,甚至导致防水层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优异防渗效果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
[000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施工装置。
[0007]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包括植筋及依次设置的地下室侧墙、找平层、防水卷材及混凝土结构层,所述植筋的一端部插设在所述地下室侧墙内,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找平层、防水卷材和混凝土结构层,且所述植筋的所述另一端部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内且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焊接有可拆除的止水螺栓,所述止水螺栓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且所述止水螺栓拆除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对应所述止水螺栓的位置留下有螺栓孔,所述植筋与止水螺栓的焊接处缠绕有防水胶带且所述防水胶带延伸至所述植筋上,所述螺栓孔内填充有防水涂料层。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防水涂料层的外侧面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齐平。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面,所述防水胶带的一表面为防粘颗粒层、另一表面为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与所述植筋的外表面和所述焊接处接触粘接,所述防粘颗粒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接触粘合。
[0011]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卷材上对应所述植筋插设的位置沿所述
植筋的周向设置密封胶。
[0012]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防水卷材的面向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表面上。
[0013]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植筋的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内的部位上套设止水环。
[0014]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水卷材为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
[0015]在一些优选且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找平层为建筑砂浆找平层、砖墙找平层、混凝土找平层或粘贴在所述地下室侧墙上聚苯板找平层。
[0016]本技术采取的另一技术方案: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施工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地下室侧墙、找平层、防水卷材及通过植筋和止水螺栓连接在所述地下室侧墙上的模板,所述植筋的一端部插设在所述地下室侧墙内,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找平层和防水卷材,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上焊接可拆除的所述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栓的端部穿过所述模板设置,所述模板和防水卷材之间形成用于填充混凝土的容纳空腔,所述植筋与止水螺栓的焊接处缠绕有防水胶带且所述防水胶带延伸至所述植筋上,所述防水卷材上对应所述植筋穿过的位置沿所述植筋的周向设置密封胶。
[0017]进一步地,所述植筋的中部套设有止水环,所述止水环位于所述容纳空腔内。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9]本技术的防水结构通过在植筋与可拆除的止水螺栓的焊接处缠绕防水胶带,防水胶带密封焊接接头和焊缝,且与后浇混凝土同样达到预铺反粘的效果,减少渗漏,进一步地,在拆除止水螺栓后留下的螺栓孔内填充防水涂料,进一步有效阻止水透过螺栓孔渗漏到室内,多种防水方式组合,获得优异的防渗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施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地下室侧墙;2、找平层;3、防水卷材;4、植筋;5、密封胶;6、防水胶带;7、防水涂料层;8、混凝土结构层;9、止水环;10、止水螺栓;11、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参见图1所示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包括多个植筋4及依次设置的地下室侧墙1、找平层2、防水卷材3和混凝土结构层8,各植筋4的一端部插设在地下室侧墙1内,植筋4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找平层2、防水卷材3和混凝土结构层8,且植筋4的另一端部位于混凝土结构层8内且植筋4的另一端部焊接有可拆除的止水螺栓10,止水螺栓10伸出混凝土结构层8的外侧面,且止水螺栓10拆除后,混凝土结构层8的外侧面对应止水螺栓10的位置留下有螺栓孔,植筋4与止水螺栓10的焊接处缠绕有防水胶带6且防水胶带6延伸至植筋4上,螺栓孔内填充有防水涂料层7,在防水卷材3上对应植筋4插设的位置沿植筋4的周向设置密封胶5,通过冗余设置防水,尽可能减少渗漏。
[0025]多个植筋4分别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
[0026]防水涂料层7的外侧面与混凝土结构层8的外侧面齐平。
[0027]使用的防水胶带6包括可移除的隔离膜、第一胶粘层、高分子膜、第二胶粘层和防粘颗粒层,第一胶粘层与植筋4的外表面接触粘接,防粘颗粒层与混凝土结构层8接触粘接,如防水胶带6采用MST砂面防水胶带,植筋4的另一端部缠绕防水胶带6密封焊接接头和针眼与后浇混凝土同样达到预铺反粘的效果,减少渗漏。
[0028]在植筋4的位于混凝土结构层8内的部位上套设止水环9,止水环9遇水膨胀增加数倍的延长水渗浸的路径,大大增加了渗浸阻力来达到抗渗目的。
[0029]本例中,防水卷材3为高分子预铺防水卷材,如采用凯伦的MBP

P高分子自粘胶膜预铺防水卷材,空铺在找平层2上,长边每隔500~1000mm采用射钉固定卷材,射钉离长边外边缘10~20mm处,铺设另一幅卷材时长边搭接时盖过盯眼位置,卷材短边采用辅材胶带对接或搭接。
[0030]找平层2可以是地下室侧墙1表面上施工建筑砂浆形成的建筑砂浆找平层、在地下室侧墙1表面喷锚细石混凝土形成混凝土找平层、在地下室侧墙1表面上砌筑砖墙形成的砖墙找平层或是在地下室侧墙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包括植筋及依次设置的地下室侧墙、找平层、防水卷材及混凝土结构层,所述植筋的一端部插设在所述地下室侧墙内,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依次穿过所述找平层、防水卷材和混凝土结构层,且所述植筋的所述另一端部位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内且所述植筋的另一端部焊接有可拆除的止水螺栓,所述止水螺栓伸出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且所述止水螺栓拆除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对应所述止水螺栓的位置留下有螺栓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筋与止水螺栓的焊接处缠绕有防水胶带且所述防水胶带延伸至所述植筋上,所述螺栓孔内填充有防水涂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料层的外侧面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的外侧面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胶带的一表面为防粘颗粒层、另一表面为胶粘层,所述胶粘层与所述植筋的外表面和所述焊接处接触粘接,所述防粘颗粒层与所述混凝土结构层接触粘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卷材上对应所述植筋插设的位置沿所述植筋的周向设置密封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室侧墙单边支模的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卓杨黄亮况彬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