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138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涉及锐器盒技术领域,由于现有的锐器盒盒身缺乏可视性,并且锐器盒内针头暴露,容易发生针刺伤,为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插筒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警示贴纸,用来提醒医护人员,顶部设有透明罩,大大提高内部可视性,周围设有多个橡胶块,将针头插入然后一起丢入箱体,防止暴露产生的危险。防止暴露产生的危险。防止暴露产生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


[0001]本技术涉及锐器盒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使用的锐器盒整体颜色为黄色,盒体正面注明“损伤性废物”,并印有“医疗废物”标识,近开口处有一红色标记线,线下印有“危险!请勿超出此线”。按《国家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利器盒内物品3/4满时,就要及时关闭盒盖。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盒身颜色过深,缺乏可视性,护士很难通过标记线轻易判断出锐器盒内的废物是否已超过盒身的3/4,加上护士工作繁杂,在标记线没有达到明显警示效果的情况下,常常未及时更换锐器盒。盒内针头过多时,再放置锐器时易被盒内的针头刺伤。锐器盒在忘记关闭的状态下,意外打翻或掉落时,盒内针头存在从投放口处倒出的风险,对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伤害。当护士将针头从患者血管中拔出或者从留置针的肝素帽中拔出,连同输液管、注射器和针头,或者分离针头,直接放置于锐器盒内。在针头暴露的情况下,无论是分离针头,还是连同输液管道一起放置在锐器盒,或者是徒手将锐器放置在满是裸露针头的锐器盒中时,都极容易被针刺伤,造成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暴露者后续预防与追踪检测手续繁琐,加重了暴露者的身心负担。据报道,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尤其我国作为乙型肝炎高发国,乙型肝炎感染率2%

4%,丙型肝炎的感染率3%

10%,艾滋病感染率为0.2%

0.5%。为了减少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因针刺伤发生职业暴露的风险,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r/>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解决了由于现有的锐器盒盒身缺乏可视性问题,以及针头暴露易发生针刺伤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插筒盒,所述插筒盒的内部均套设有插筒,所述插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箱体的外部固定有警示贴纸,所述箱体的顶部固定设有透明罩,所述透明罩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丢物口,所述透明罩的顶部固定有T型凸环,所述T型凸环的顶部设有T型凹环,所述T型凸环活动套设在T型凹环的内部,所述T型凹环一体化固定于盖子的边缘,所述盖子的内部开设有第二丢物口。
[0006]优选的,所述盖子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杆口,所述第一杆口的内部套设有杆子,所述杆子的两侧均固定有卡片。
[0007]优选的,所述透明罩的顶部内部开设有第二杆口,所述第二杆口位于盖子处于关闭状态时杆子的对应位置,所述第二杆口的尺寸与所述杆子相匹配。
[0008]优选的,所述插筒盒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透明罩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0009]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包括警示贴纸、透明罩、橡胶块和插筒等结构,其中针头插入橡胶块内部,然后和插筒一起丢进箱体内部,防止
针头暴露产生的危险,透明罩用来判断内部垃圾量的多少,警示贴纸用来提示医护人员垃圾最大量位置,从而解决了锐器盒盒身可视性问题以利于及时更换,并提高了锐器盒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的卡片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的T型凸台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箱体;2、插筒盒;3、插筒;4、橡胶块;5、警示贴纸;6、透明罩;7、T型凸环;8、T型凹环;9、盖子;10、第一杆口;11、杆子;12、卡片;13、第二杆口;14、第一丢物口;15、第二丢物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6]参照图1

4,本方案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包括箱体1,箱体1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插筒盒2,插筒盒2的内部均套设有插筒3,插筒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4,箱体1的外部固定有警示贴纸5,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透明罩6,透明罩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丢物口14,透明罩6的顶部固定有T型凸环7,T型凸环7的顶部设有T型凹环8,T型凸环7活动套设在T型凹环8的内部,T型凹环8一体化固定于盖子9的边缘,盖子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丢物口15。
[0017]本实施例中,盖子9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杆口10,第一杆口10的内部套设有杆子11,杆子11的两侧均固定有卡片12。
[0018]本实施例中,透明罩6的顶部内部开设有第二杆口13,第二杆口13位于盖子9处于关闭状态时杆子11的对应位置,第二杆口13的尺寸与杆子11相匹配。
[0019]本实施例中,插筒盒2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透明罩6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
[0020]工作原理,首先,护士在打过针之后,将针头插入橡胶块4内部,然后往上拉动针头,针头通过摩擦力带动橡胶块4和插筒3往上移动并拔出插筒盒2,然后捏住杆子11并转动,此时杆子11可以当做把手使用,利用杆子11带动盖子9和T型凹环8在T型凸环7的外部旋转,当第二丢物口15与第一丢物口14重合的时候将针头、胶块4、插筒3丢入箱体1内部,然后旋转盖子9使第一丢物口14和第二丢物口15不重合,这样内部的垃圾就不会倒出,警示贴纸5是用来提醒医护人员箱体1内部的垃圾已经满了四分之三,需要注意更换,透明罩6的作用是更清楚的可以看到内部空间余量,方便医护人员进行判断,当箱体1内部的垃圾已经满了四分之三时,将杆子11插入第二杆口13,杆子11的卡片12可以卡于透明罩6的内壁,从而避免杆子11被再次拔出,即可对锐器盒封闭并进行后续处理,防止意外打开,避免危险。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
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针刺伤锐器盒,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外壁固定有多个插筒盒(2),所述插筒盒(2)的内部均套设有插筒(3),所述插筒(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橡胶块(4),所述箱体(1)的外部固定有警示贴纸(5),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设有透明罩(6),所述透明罩(6)的顶部开设有第一丢物口(14),所述透明罩(6)的顶部固定有T型凸环(7),所述T型凸环(7)的顶部设有T型凹环(8),所述T型凸环(7)活动套设在T型凹环(8)的内部,所述T型凹环(8)一体化固定于盖子(9)的边缘,所述盖子(9)的内部开设有第二丢物口(15)。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燕佘勘然汤非陈荣皮小芹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肝脏病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