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709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车圈校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包括:底座;两个定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车圈径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车圈两侧进行夹紧与定位;驱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两个校正机构,可移动地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圈轴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所述车圈进行校正,且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两个所述校正机构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每个所述校正机构包括:夹板,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滑动连接,和传动组件,与所述夹板相连接,并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带动夹板沿导轨直线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容易调节,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省时省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


[0001]本技术涉及车圈校正
,具体为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可以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截至2019年,我国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近4 亿辆,均位居世界第一。
[0003]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行车的同时,自行车损坏率也是居高不下,尤其是人为或者非人为导致的车圈不正问题尤为显著。然而市面上车圈校正机不常见,工厂内使用的车圈校正机操作复杂,不易调节,只能专人操作,不易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解决了车圈校正中费时费力、操作复杂、不易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包括:
[0006]底座;
[0007]两个定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车圈径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车圈两侧进行夹紧与定位;
[0008]驱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
[0009]两个校正机构,可移动地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圈轴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所述车圈进行校正,且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两个所述校正机构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每个所述校正机构包括:
[0010]夹板,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滑动连接,和
[0011]传动组件,与所述夹板相连接,并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带动夹板沿导轨直线方向移动。
[0012]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
[0013]第一传动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支板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轴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转动;和
[0014]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与所述夹板下方设置的齿条相啮合。
[0015]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0016]主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
[0017]第一摇把,设置在所述主传动轴端部,用于驱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和
[0018]两个第二传动轴,每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第一端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端设置的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的第四锥
221

第一传动轴,222

齿轮,223

第四锥齿轮,23

齿条,30

驱动机构,31

主传动轴,311
‑ꢀ
第二锥齿轮,32

第二传动轴,321

第一锥齿轮,322

第三锥齿轮,33

第一摇把,40

定位机构,41

定位板,42

第一驱动组件,421

第三传动轴,422

第二摇把,43

定位钉。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
[0041]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结合说明书附图1

5可知,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部件:底座10、两个定位机构40、驱动机构30、两个校正机构20、夹板21和传动组件22。
[0042]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1

5所示,底座10;两个定位机构40,对称设置所述车圈两侧的底座10上,用于对车圈径向两侧进行夹紧与定位;驱动机构30,用于提供动力;两个校正机构20,可移动地对称设置在车圈轴向两侧的底座10上,用于对车圈进行校正,且驱动机构30可驱动两个校正机构20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每个校正机构20包括:夹板21,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10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滑动连接,和传动组件22,与夹板21相连接,并在驱动机构30驱动下带动夹板21沿导轨直线方向移动。
[0043]底板为“十”字形形状,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该材料可使底板在保证硬度的情况下,更轻便,可轻松搬运。底板上有两个定位机构40,分别安装在车圈的两边,可以夹紧车圈两边,使车圈不在晃动或者掉落,也可以更好的解放双手,省时省力。底座10上有两个校正机构20,两个校正机构20对称的安装在底座10上,并且每个对称机构上都有夹板21和传动组件22,夹板21采用的是铝合金材料,在车圈轴相对应的地方有通孔,可以使车圈轴不阻碍夹紧车圈,夹板21和车圈相适配,可完全夹紧车圈。夹板21的下部滑动连接在底座10 支板上的两个凹槽13里,该底座10支板为四根,采用铝合金材料,可以更稳固的支撑两个凹槽13,凹槽13焊接在四根支板上,凹槽13采用铝青铜做成,可以增加耐磨性,有更小的摩擦力,方便夹板21移动。夹板21下边有传动组件22,传动组件22主要用来带动夹板21 在两个凹槽13里往复移动,使传动组件22运动的是驱动机构30,驱动机构30主要直接为传动组件22提供动力。
[0044]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3所示,传动组件22包括:第一传动轴221,其两端分别与底座10上的两个支板转轴连接,且第一传动轴221在驱动机构30驱动下转动;和齿轮222,键连接在第一传动轴221上,并与夹板21下方设置的齿条23相啮合。
[0045]传动组件22里有第一传动轴221,它的顶端和尾端贯穿支撑凹槽13的两个支板,每个支板偏上端都有一个螺纹孔,和第一传动轴221转轴连接,驱动机构30运作是带动第一传动轴221转动。第一传动轴221上键连接着两个齿轮222,齿轮222采用中碳钢制成,具有较强的硬度和耐磨性,夹板21两侧下有两条齿条23,并且也采用的中碳钢,两个齿轮222 和两条齿条23相啮合,可以更稳固的使夹板21往复运动。
[0046]作为一种实施例,结合说明书附图4所示,驱动机构30包括:主传动轴31,可转动的设置在底座10下方;第一摇把33,设置在主传动轴31端部,用于驱动主传动轴31转动;和两个第二传动轴32,每个第二传动轴32第一端设置的第一锥齿轮321与主传动轴31上设置的第二锥齿轮311相啮合,第二端设置的第三锥齿轮322与第一传动轴221上设置的第四锥齿轮223相啮合;其中,主传动轴31转动时,驱动两个第二传动轴32及与之对应的第一传动轴221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两个定位机构,对称设置所述车圈径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车圈两侧进行夹紧与定位;驱动机构,用于提供动力;两个校正机构,可移动地对称设置在所述车圈轴向两侧的底座上,用于对所述车圈进行校正,且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两个所述校正机构进行方向相反的运动,每个所述校正机构包括:夹板,下端两侧分别与所述底座上平行设置的两个导轨滑动连接,和传动组件,与所述夹板相连接,并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下带动夹板沿导轨直线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轴,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底座上的两个支板转轴连接,且所述第一传动轴在驱动机构驱动下转动;和齿轮,键连接在所述第一传动轴上,并与所述夹板下方设置的齿条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车圈校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第一摇把,设置在所述主传动轴端部,用于驱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和两个第二传动轴,每个所述第二传动轴第一端设置的第一锥齿轮与所述主传动轴上设置的第二锥齿轮相啮合,第二端设置的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轴上设置的第四锥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主传动轴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丽影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久盛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