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救生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977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救生艇,包括:救生艇主体,具有用于支撑待救援人员的正面和与正面相背离的反面,救生艇主体具有预设浮力,当救生艇主体落于水面时,正面或者反面朝上;推进器,设于救生艇主体的尾部,用于驱使救生艇主体移动;推进管,罩设于推进器上,推进管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推进管设有第一推进口、第二推进口和储水挡板,第一推进口与容纳腔连通,且位于推进器的行驶方向上,第二推进口与容纳腔连通,且与救生艇主体的反面位于同一侧,储水挡板与第二推进口相对设置,且与救生艇主体的正面位于同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救援人员操作无人救生艇的难度,简化了操作,提高了救援效率。提高了救援效率。提高了救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救生艇


[0001]本技术涉及航行设备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无人救生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海域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海上活动也与日俱增,同时伴随的海事事故和海上救援也在不断增加。目前海上对于落水人员救援基本都是手抛救生圈,距离短,效率低,属于被动救援,而且对落水人员有一定水性的要求,如果落水人员不会游泳,不懂水性,那么手抛救生圈就起不到救援效果。
[0003]另外,也有一些救生器搭载有推进设备,在使用时具有正反讲究,也就是说只有当救生器以正向处在水中时,该推进设备才能发挥作用,而救援人员在往水中抛掷救生无人艇时,很容易就造成无人救生艇倒置于水面上,导致无法进行救援作业,救援人员在使用无人救生艇前需要进行培训且掌握一定的抛掷技巧,如此,提高了救援人员的操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救生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人救生艇的操作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人救生艇,包括:
[0006]救生艇主体,具有用于支撑待救援人员的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背离的反面,所述救生艇主体具有预设浮力,当所述救生艇主体落于水面时,所述正面或者所述反面朝上;
[0007]推进器,设于所述救生艇主体的尾部,用于驱使所述救生艇主体移动;
[0008]推进管,罩设于所述推进器上,所述推进管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推进管设有第一推进口、第二推进口和储水挡板,所述第一推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位于所述推进器的行驶方向上,所述第二推进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与所述救生艇主体的反面位于同一侧,所述储水挡板与所述第二推进口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救生艇主体的正面位于同一侧;
[0009]当所述救生艇主体落于水面,且所述正面朝上时,所述第二推进口朝下,所述推进器正向运行,将水从所述第二推进口吸入所述容纳腔中,再由所述第一推进口喷出,实现所述无人救生艇的正向行驶;
[0010]当所述救生艇主体落于水面,且所述反面朝上时,所述储水挡板朝下,所述推进器反向运行,将水从所述第一推进口吸入所述容纳腔中,水留存于所述储水挡板中,且因自身重力驱使所述储水挡板下沉,进而驱使所述救生艇主体翻转正面朝上。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救援人员操作无人救生艇的难度,即使救援人员抛掷无人救生艇时反面朝上,也可通过遥控装置将无人救生艇翻转,实现快速救援,简化了无人救生艇的操作,提高了无人救生艇的救援效率。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推进器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救生艇主体的两侧,推进管对应设置在推进器上,通过调节两侧推进器的推进力的力值差,从而实现无人救生艇的转向。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进器包括电机、螺旋桨和导向锥体,所述电机与所述救生
艇主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桨与所述电机的转动轴连接,所述导向锥体位于所述电机和所述螺旋桨之间,且与所述螺旋桨同轴,所述导向锥体与所述第二推进口的位置对应,所述导向锥体的小端靠近所述螺旋桨设置,所述导向锥体的大端靠近所述电机设置。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水流在推进管中的流动更高效,降低了推进力的消耗,提高推进效率。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进管的内径在无人救生艇的行驶方向上从所述救生艇主体向所述第一推进口逐渐缩小。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升了推进器产生的推进力,提高了无人救生艇的行驶速度。
[00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进管设有多个挡条,多个所述挡条相互间隔架设于所述第二推进口上。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置于推进管内部的推进器损坏的可能性,提高了耐用程度。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进管还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储水挡板上。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储水挡板的机械强度,即提高了耐用性和可靠性。
[00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艇主体的内部形成有提供浮力的浮体。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救生艇主体保持平衡,提高稳定性。
[002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艇主体内设有与所述推进器电连接的供能件。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无人救生艇的续航能力,同时充电方便。
[002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艇主体上设有供待救援人员把持的把手。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节省待救援人员的体力,提高生还几率,降低救援难度。
[002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艇主体的头部设有多个缓冲件。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缓救生艇主体的冲击力,避免误伤待救援人员。
[002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救生艇主体的所述正面设有警示灯。
[0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警示灯用于提示救援人员无人救生艇的具体位置,有利于高海况下的救援任务。
附图说明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救生艇正面朝上时的立体结构图;
[00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救生艇反面朝上时的立体结构图;
[00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救生艇正面朝上时的爆炸图;
[00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救生艇反面朝上时的爆炸图;
[00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进管正面朝上时的立体结构图;
[00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推进管反面朝上时的立体结构图。
[0038]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39]100

无人救生艇;
[0040]1‑
救生艇主体;2

推进器;3

推进管;
[0041]11

正面;12

反面;13

浮体;14

供能件;15

把手;16

缓冲件;17

警示灯;21

电机;22

螺旋桨;23

导向锥体;31

第一推进口;32

第二推进口;33

储水挡板;34

挡条;35

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救生艇(100),其特征在于,包括:救生艇主体(1),具有用于支撑待救援人员的正面(11)和与所述正面(11)相背离的反面(12),所述救生艇主体(1)具有预设浮力,当所述救生艇主体(1)落于水面时,所述正面(11)或者所述反面(12)朝上;推进器(2),设于所述救生艇主体(1)的尾部,用于驱使所述救生艇主体(1)移动;推进管(3),罩设于所述推进器(2)上,所述推进管(3)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推进管(3)设有第一推进口(31)、第二推进口(32)和储水挡板(33),所述第一推进口(31)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位于所述推进器(2)的行驶方向上,所述第二推进口(32)与所述容纳腔连通,且与所述救生艇主体(1)的反面(12)位于同一侧,所述储水挡板(33)与所述第二推进口(32)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救生艇主体(1)的正面(11)位于同一侧;当所述救生艇主体(1)落于水面,且所述正面(11)朝上时,所述第二推进口(32)朝下,所述推进器(2)正向运行,将水从所述第二推进口(32)吸入所述容纳腔中,再由所述第一推进口(31)喷出,实现所述无人救生艇(100)的正向行驶;当所述救生艇主体(1)落于水面,且所述反面(12)朝上时,所述储水挡板(33)朝下,所述推进器(2)反向运行,将水从所述第一推进口(31)吸入所述容纳腔中,水留存于所述储水挡板(33)中,且因自身重力驱使所述储水挡板(33)下沉,进而驱使所述救生艇主体(1)翻转正面(11)朝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救生艇(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器(2)包括电机(21)、螺旋桨(22)和导向锥体(23),所述电机(21)与所述救生艇主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智刘陈利谢志文陈蓉
申请(专利权)人:云洲盐城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