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789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1-01 10:08
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涉及乳腺外科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位于壳体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驱动调节单元、转动单元和升降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固定防护单元、防护壳和挂钩,可以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而且通过固定防护单元还可以避免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流管夹扁夹变形。流管夹扁夹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乳腺外科辅助用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乳腺外科术后需要专用的引流管进行伤口处引流,现有的乳腺外科术后护理专用引流管固定装置,大多只有针对伤口处引流管固定,而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没有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患者和其他人有可能会无意触碰到,造成引流管的晃动和引流袋的挤压,容易使伤口恢复受到影响;而且现有的固定装置不方便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隐患;再者,现有的固定装置大都都采用弹簧压缩的方式夹持引流管,容易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影响引流效果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本技术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驱动调节单元、转动单元和升降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以此来达到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的目的;通过固定防护单元、防护壳和挂钩,以此来达到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的目的,而且通过固定防护单元还可以避免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
[0004]为了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是:所述壳体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所述转动单元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所述转动单元位于壳体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所述升降调节单元的顶端设有固定防护单元,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固定单元。
[0006]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内壁侧面的上部设有挂钩。
[0007]所述转动单元由蜗轮和筒体组成,所述筒体的上端开口,所述筒体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壁的底部,所述筒体的顶端穿过壳体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蜗轮设在筒体外侧的下部位于壳体内部的位置。
[0008]所述升降调节单元由调节螺栓、垫块、升降杆、滑块、螺纹孔一和滑槽组成,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筒体内,所述升降杆外侧底部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滑块,所述筒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滑块分别与两个滑槽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筒体外侧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一,所述螺纹孔一内设有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内侧与升降杆压紧贴合。
[0009]所述固定防护单元由固定块一、弧形槽一、弹簧、弧形槽二、固定块二、活动板、卡块和卡槽组成,所述固定块一设在升降杆的顶端,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口向上
的弧形槽一,所述固定块一的上表面位于弧形槽一两侧的位置排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固定块二,所述固定块二的底部开设有与弧形槽一对应的开口向下的弧形槽二,所述固定块二两侧的底部边沿位于弧形槽二两侧的位置均铰接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设有卡块,所述固定块一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卡块对应的卡槽。
[0010]所述卡槽的数量至少为四个,四个卡槽两两一组沿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设有在固定块一的两侧。
[0011]所述驱动调节单元由旋钮、转轴和蜗杆组成,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壳体的侧面,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设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蜗轮对应啮合,所述转轴位于壳体外侧的一端设有旋钮。
[0012]所述固定单元由固定板一、固定板二、螺纹孔二、固定螺栓和下压块组成,所述固定板一设在壳体的外侧下部,所述固定板二设在壳体的外侧上部位于固定板一正上方的位置,所述固定板二上表面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二,所述螺纹孔二内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位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之间的底端设有下压块。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通过通过壳体上设置的驱动调节单元、转动单元和升降调节单元的配合使用,可以对引流管的高度和水平角度进行调整;通过固定防护单元、防护壳和挂钩,可以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管和引流袋进行专门的防护固定,而且通过固定防护单元还可以避免将引流管夹扁夹变形。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升降调节单元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升降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的固定防护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的固定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壳体;2、驱动调节单元;21、旋钮;22、转轴;23、蜗杆;3、防护壳;4、转动单元;41、蜗轮;42、筒体;5、升降调节单元;51、调节螺栓;52、垫块;53、升降杆;54、滑块;55、螺纹孔一;56、滑槽;6、固定单元;61、固定板一;62、固定板二;63、螺纹孔二;64、固定螺栓;65、下压块;7、固定防护单元;71、固定块一;72、弧形槽一;73、弹簧;74、弧形槽二;75、固定块二;76、活动板;77、卡块;78、卡槽;8、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0022]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地解释本技术,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0023]结合附图1~6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4,所述转动单元4的顶端穿过壳体1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4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2,所述转动单元4位于壳体1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5,所述升
降调节单元50的顶端设有固定防护单元7,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固定单元6。
[0024]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内壁侧面的上部设有挂钩8,通过将引流袋放入防护壳3内并挂在挂钩8上,可以对远离伤口处的引流袋进行防护固定。
[0025]所述转动单元4由蜗轮41和筒体42组成,所述筒体42的上端开口,所述筒体4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筒体42的顶端穿过壳体1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蜗轮41设在筒体42外侧的下部位于壳体1内部的位置。
[0026]所述升降调节单元5由调节螺栓51、垫块52、升降杆53、滑块54、螺纹孔一55和滑槽56组成,所述升降杆53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筒体42内,所述升降杆53外侧底部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滑块54,所述筒体4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6,两个滑块54分别与两个滑槽56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筒体42外侧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一55,所述螺纹孔一55内设有调节螺栓51,所述调节螺栓51位于筒体42内部的一端设有垫块52,所述垫块52的内侧与升降杆53压紧贴合,通过拧松调节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内部中空,所述壳体(1)内壁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动单元(4),所述转动单元(4)的顶端穿过壳体(1)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有与转动单元(4)对应的驱动调节单元(2),所述转动单元(4)位于壳体(1)上方的位置设有升降调节单元(5),所述升降调节单元(5 )的顶端设有固定防护单元(7),所述壳体(1)的外侧设有固定单元(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设有上端开口的防护壳(3),所述防护壳(3)内壁侧面的上部设有挂钩(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转动单元(4)由蜗轮(41)和筒体(42)组成,所述筒体(42)的上端开口,所述筒体(42)的底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壁的底部,所述筒体(42)的顶端穿过壳体(1)内壁顶部的通孔延伸至其上方,所述蜗轮(41)设在筒体(42)外侧的下部位于壳体(1)内部的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调节单元(5)由调节螺栓(51)、垫块(52)、升降杆(53)、滑块(54)、螺纹孔一(55)和滑槽(56)组成,所述升降杆(53)的底端滑动连接在筒体(42)内,所述升降杆(53)外侧底部的两端设有两个对称的滑块(54),所述筒体(42)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6),两个滑块(54)分别与两个滑槽(56)对应滑动连接,所述筒体(42)外侧的上部开设有螺纹孔一(55),所述螺纹孔一(55)内设有调节螺栓(51),所述调节螺栓(51)位于筒体(42)内部的一端设有垫块(52),所述垫块(52)的内侧与升降杆(53)压紧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乳腺外科手术后的引流管防护固定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固定防护单元(7)由固定块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景婧严云丽左杰郑红梅王惠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