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219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该垫圈包括三个注有水的水囊单体、以及护套,水囊单体依次排列,相邻水囊单体相互连通且连通处可弯折,其中一个水囊单体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注水孔,护套包括颈部垫圈和连接颈部垫圈两端的套体,套体可拆卸地套设在连通的水囊单体上形成环形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的垫圈主体由水囊制成,可以避免骨突处局部受压,可以预防压力性损伤;三个水囊单体的连通处可弯折,方便将三个连通的水囊单体弯折成U型;护套颈部垫圈的设置对患者的颈部具有支撑作用,舒适度高。适度高。适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

技术介绍

[0002]重症监护的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头颈部经常压在枕头上,而现有的枕头包括针织材料做的枕套和针织材料或植物颗粒做的枕芯,这些枕头除了舒适度不够外,患者头颈部由于不易排汗而容易生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往往比较关注骶尾部皮肤受压的情况,头部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较易被忽视,不但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治疗头部压力性损伤也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头部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垫圈。
[000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包括三个注有水的水囊单体、以及护套,所述水囊单体依次排列,相邻水囊单体相互连通且连通处可弯折,其中一个水囊单体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注水孔,所述护套包括颈部垫圈和连接颈部垫圈两端的套体,所述套体可拆卸的套设有连通的水囊单体上后形成环形垫圈。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注水孔上连接有注水阀,所述注水阀包括连通管、连接管、密封管以及注水管,所述连通管固定连接在注水孔处,所述连接管螺纹连接在连通管外侧壁,所述密封管螺纹连接在连接管外侧壁,所述密封管上端密封,其密封端端部中间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注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述内管同轴套设在外管内且内管和外管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所述外管上端通过密封板与内管连接,所述内管下端封闭且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内管下端可滑动的插接在连通孔内并可将连通孔堵住,所述外管下端螺纹连接在密封管外侧壁。
[0008]更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管的密封端与连接管上端端部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09]更进一步的,所述内管的密封端边缘凸出内管。
[0010]所述水囊单体之间通过软管连接。
[0011]所述颈部垫圈包括与套体连接的外套和可拆卸设置在外套内的软质芯体。
[0012]所述套体包括防水内层和吸汗外层。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势在于:
[0014]本技术包括三个连通的水囊单体和护套,垫圈主体由水囊制成,水囊内部的水具有流动性,可以避免骨突处局部受压,避免发生压力性损伤;三个水囊单体的连通处可弯折,方便将三个连通的水囊单体弯折成U型;在水囊单体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注水孔,当患者出现高烧导致水囊单体内的水温升高时,方便换水;护套包括颈部垫圈和套体,套体包裹套设在连通的水囊单体后形成环形的垫圈,颈部垫圈对患者的颈部具有支撑作用,舒适度
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6]图1是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的剖视图。
[0018]图3是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注水阀的剖视图。
[0019]图中标号:1、水囊单体;2、护套;21、颈部垫圈;211、外套;212、软质芯体;22、套体;3、注水阀;31、连通管;32、连接管;33、密封管;34、注水管;341、内管;342、外管;4、密封板;5、通孔;6、密封圈;7、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非限制性的详细描述。
[0021]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包括三个水囊单体1以及护套2。
[0022]水囊单体1内注有水,三个水囊单体1依次排列,相邻的水囊单体1之间通过软管7连接,方便弯折形成U型。其中一个水囊单体1上设置有注水孔,注水孔上连接有可开闭的注水阀3,方便对水囊单体内的水进行更换。注水阀3包括连通管31、连接管32、密封管33以及注水管34。连通管31固定连接在注水孔处,连接管32螺纹连接在连通管31外侧壁,密封管33螺纹连接在连接管32外侧壁,密封管33上端密封,密封管33的密封端与连接管32上端端部之间设置有橡胶材质的密封圈6,使得密封管33与连接管32之间的密闭性好。在密封管的密封端端部中间开设有连通孔,注水管34包括内管341和外管342,内管341同轴套设在外管342内且内管341和外管342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隙,外管342上端通过密封板4与内管341连接,内管341下端封闭端且侧壁开设有通孔5,内管341的密封端边缘凸出内管341。内管341下端可滑动的插接在连通孔内并可将连通孔堵住,外管342下端螺纹连接在密封管33外侧壁。当需要进行注水操作时,旋转注水管34使注水管34上的通孔5向下移动离开连通孔,使得注水管34与连接管32连通进行注水操作,如果要排水,也是同样的操作并将水挤压出即可;注水完成后,反向旋转注水管34,使得通孔5位于连通孔内,连通孔的侧壁会将通孔5堵住,避免漏水。而且内管341的密封端边缘凸出内管341,既可以增加密封性,又可以避免将整个注水管34转离密封管33。
[0023]护套2呈环形,其包括颈部垫圈21和连接颈部垫圈21两端的套体22。颈部垫圈21包括与套体22连接的外套211和可拆卸设置在外套211内的软质芯体212,主要用于支撑颈部。套体22包括防水内层和吸汗外层,套体22可拆卸的套设有连通的水囊单体1上。
[0024]本技术的水囊单体内部的水具有流动性,可以避免骨突处局部受压,既可以避免头部发生压力性损伤,又可以避免已经造成压力性损伤的部位再次受到伤害;三个水囊单体的连通处可弯折,方便将三个连通的水囊单体弯折成U型;在水囊单体上设置有可封
闭的注水孔,当患者出现高烧导致水囊单体内的水温升高时,方便换水;护套包括颈部垫圈和套体,套体包裹套设在连通的水囊单体后形成环形的垫圈,颈部垫圈对患者的颈部具有支撑作用,舒适度高。
[0025]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注有水的水囊单体(1)、以及护套(2),所述水囊单体(1)依次排列,相邻水囊单体(1)相互连通且连通处可弯折,其中一个水囊单体(1)上设置有可封闭的注水孔,所述护套(2)包括颈部垫圈(21)和连接颈部垫圈(21)两端的套体(22),所述套体(22)可拆卸的套设在连通的水囊单体(1)上后形成环形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性损伤预防用垫圈,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孔上连接有注水阀(3),所述注水阀(3)包括连通管(31)、连接管(32)、密封管(33)以及注水管(34),所述连通管(31)固定连接在注水孔处,所述连接管(32)螺纹连接在连通管(31)外侧壁,所述密封管(33)螺纹连接在连接管(32)外侧壁,所述密封管(33)上端密封,其密封端端部中间开设有连通孔,所述注水管(34)包括内管(341)和外管(342),所述内管(341)同轴套设在外管(342)内且内管(341)和外管(342)之间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冰李清廖铭燕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