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9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其结构由4块等腰梯形的侧板互相通过等腰梯形的腰相连围成,4块侧板顶部围成加料口,4块侧板内侧底部设两块倾斜设置且顶端互相连接的导料板,两侧导料板分别与对应的两侧侧板围成2个下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工作时,由加料口向进料斗内投入待加工的粮食原料,等腰梯形4块侧板围成的进料斗相比漏斗形可增加加料量并防止堵塞,4块侧板底部导料板与两侧侧板围成2个下料口,不仅有助于下料,且可实现双侧下料,可同时进行两工位研磨,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传感器可实时感知进料斗内物料高度,及时自动补料。优选的侧板为透明材质可实时人工观察进料斗内物料高度情况,辅助补料和处理其它突发情况。发情况。发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粮食加工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自动化、高效化粮食加工设备的技术也不断发展。其中粉状粮食的生产需求量一直很高,比如由小麦磨成的面粉、大米磨成的米粉等,一般通过带有磨辊的设备对粮食原料进行研磨成粉。
[0003]现有技术中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一般为漏斗形,上大下小,物料容易堵塞,且只能适配一对磨辊的粮食加工设备,生产效率较低,且无法及时对进料斗内的物料多少进行监控,市场影响生产连续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的是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流畅的加料和下料,并可同时由两个方向下料。
[000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其结构由4块等腰梯形的侧板互相通过等腰梯形的腰相连围成,4块侧板顶部围成加料口,4块侧板内侧底部设两块倾斜设置且顶端互相连接的导料板,两侧导料板分别与对应的两侧侧板围成2个下料口。
[0006]优选的,所述的4块侧板内侧竖直设有四根传感器。
[0007]优选的,所述的侧板1为透明材质。
[0008]本技术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工作时,由加料口向进料斗内投入待加工的粮食原料,等腰梯形4块侧板围成的进料斗相比漏斗形可增加加料量并防止堵塞,4块侧板底部导料板与两侧侧板围成2个下料口,不仅有助于下料,且可实现双侧下料,可同时进行两工位研磨,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传感器可实时感知进料斗内物料高度,及时自动补料。优选的侧板为透明材质可实时人工观察进料斗内物料高度情况,辅助补料和处理其它突发情况。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的1是侧板、2是加料口、3是导料板、4是传感器、5是下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其结构由4块等腰梯形的侧板1互相通过等腰梯形的腰相连围成,4块侧板1顶部围成加料口2,4块侧板1内侧底部设两块倾斜设置且顶端互相连接的导料板3,两侧导料板3分别与对应的两侧侧板1围成2个下料口5。
[0013]所述的4块侧板1内侧竖直设有四根传感器4。可实时感知进料斗内物料高度,及时
补料。
[0014]所述的侧板1为透明材质。可实时观察进料斗内物料高度情况。
[0015]根据以上结构,工作时,由加料口2向进料斗内投入待加工的粮食原料,等腰梯形4块侧板1围成的进料斗相比漏斗形可增加加料量并防止堵塞,4块侧板1底部导料板3与两侧侧板1围成2个下料口5,不仅有助于下料,且可实现双侧下料,可同时进行两工位研磨,提高生产效率。优选的传感器4可实时感知进料斗内物料高度,及时自动补料。优选的侧板1为透明材质可实时人工观察进料斗内物料高度情况,辅助补料和处理其它突发情况。
[0016]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001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粮食加工设备的进料斗,其特征由4块等腰梯形的侧板(1)互相通过等腰梯形的腰相连围成,4块侧板(1)顶部围成加料口(2),4块侧板(1)内侧底部设两块倾斜设置且顶端互相连接的导料板(3),两侧导料板(3)分别与对应的两侧侧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敢闯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锡麦粮油装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