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8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膜、灯条、扩散板、光学膜层及液晶玻璃;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上,灯条上安装有若干LED灯,所述反射膜贴设于背板之上,所述扩散板安装于背板的外端之上,所述光学膜层安装于扩散板之上,所述液晶玻璃安装于光学膜层之上;所述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有吸光网点,并且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也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吸光网点,调节扩散板各区域的光线亮度,使扩散板接收到的光线明暗度差别较小、均匀性高,背光模组画面效果好。果好。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0001]本技术涉及液晶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视机、显示器、智慧屏等液晶显示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液晶显示屏包括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背光模组为液晶面板提供光源。根据光学结构划分,LED 背光模组分为直下式和侧入式两种,侧入式是将光源放置在面板的侧面,而直下式是将光源放置在面板的下侧。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参见中国专利申请201410185077.0,其公开了一种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位于背板上的多个阵列分布的LED 灯、以及位于多个LED 灯上的扩散板,背板上具有反射层,LED灯发出的光线射向扩散板,或者经反射层反射向扩散板。然而,由于LED灯射向扩散板的光线存在明暗度差别,在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光线亮度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光线亮度,这样导致扩散板接收到的光线明暗度差别较大、均匀性较差,影响背光模组的画面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根据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该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在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吸光网点,调节扩散板各区域的光线亮度,使扩散板接收到的光线明暗度差别较小、均匀性高,背光模组画面效果好。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膜、灯条、扩散板、光学膜层及液晶玻璃;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上,灯条上安装有若干LED灯,所述反射膜贴设于背板之上,所述扩散板安装于背板的外端之上,所述光学膜层安装于扩散板之上,所述液晶玻璃安装于光学膜层之上;所述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有吸光网点,并且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也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
[0005]优选地,所述背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板和斜面板,斜面板斜向连接于底面板的四周,所述灯条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安装于背板的底面板上,底面板的形状呈长方形,底面板具有四个角落部,其中一灯条的两端伸向底面板一侧的两个角落部,另一灯条的两端伸向底面板另一侧的两个角落部。
[0006]优选地,每根灯条上等间距安装有5

8颗LED灯。
[0007]优选地,所述灯条的形状呈“(”型。
[0008]优选地,所述灯条包括主体部和连接于主体部两端的折弯部,主体部的形状为“一”型,折弯部的形状为“Z”型。
[0009]优选地,所述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塑胶中框,固定安装于扩散板、光学膜层和液晶玻璃的四周。
[0010]优选地,所述液晶玻璃包括位于下侧的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和位于上侧的CF彩色滤光片基板,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CF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配置有液晶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有吸光网点,并且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也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因而使得扩散板各区域的光线亮度均匀,扩散板接收到的光线明暗度差别较小、均匀性高,背光模组画面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分散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放大图。
[0014]图3为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吸光网点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一优选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灯条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如图1和图3所示,本技术为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包括背板1、反射膜2、灯条3、扩散板4、光学膜层5及液晶玻璃6;所述灯条3安装于背板1上,灯条3上安装有若干LED灯31,所述反射膜2贴设于背板1之上,所述扩散板4安装于背板1的外端之上,所述光学膜层5安装于扩散板4之上,所述液晶玻璃6安装于光学膜层5之上;所述扩散板4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有吸光网点41,并且靠近LED灯31的区域的吸光网点41密集度大于远离LED灯31的区域的吸光网点41密集度,靠近LED灯31的区域的吸光网点41尺寸也大于远离LED灯31的区域的吸光网点41尺寸。在扩散板的入光面上丝印吸光网点,吸光网点的油墨按白色和黑色的油墨比例调配,可以调整整体的亮暗程度,通过吸光网点的不同大小和密度调整整体的亮暗效果,网点局部区域网点越大,越密,对应位置就会发暗,通过光学CCD扫描拍照,测试100*100的测试点数据分析,调整各个区域的亮度数据,从而实现高均匀的画面效果
[0019]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所述背板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板11和斜面板12,斜面板12斜向连接于底面板11的四周,所述灯条3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安装于背板1的底面板11上,底面板11的形状呈长方形,底面板11具有四个角落部,其中一灯条3的两端伸向底面板11一侧的两个角落部,另一灯条3的两端伸向底面板11另一侧的两个角落部。由于两根灯条3的端部伸向底面板的角落部,从而提高了底面板角落部的光线亮度,进而使得扩散板角落部接收到的光线增强,解决角落暗影的问题。优选地,每根灯条上等间距安装有5

8颗LED灯,进一步优选为安装有6颗LED灯。
[0020]本技术的灯条优选为两种结构,第一种结构参见图4,所述灯条的形状呈“(”型。第二种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5,所述灯条包括主体部32和连接于主体部两端的折弯部33,主体部32的形状为“一”型,折弯部33的形状为“Z”型。这两种灯条结构都能更好地提高底面板角落部的光线亮度,更好地解决角落暗影的问题。
[0021]如图1所示,所述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还包括塑胶中框7,固定安装于扩散板4、光学膜层5和液晶玻璃6的四周。所述液晶玻璃6包括位于下侧的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
板和位于上侧的CF彩色滤光片基板,TFT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与CF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配置有液晶层。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在两片玻璃基板上施加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层的液晶分子的旋转,将背光模组的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0022]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对以上的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反射膜、灯条、扩散板、光学膜层及液晶玻璃;所述灯条安装于背板上,灯条上安装有若干LED灯,所述反射膜贴设于背板之上,所述扩散板安装于背板的外端之上,所述光学膜层安装于扩散板之上,所述液晶玻璃安装于光学膜层之上;所述扩散板下侧的入光面上丝印有吸光网点,并且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密集度,靠近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也大于远离LED灯的区域的吸光网点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均匀性的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包括一体成型的底面板和斜面板,斜面板斜向连接于底面板的四周,所述灯条的数量为两根,对称安装于背板的底面板上,底面板的形状呈长方形,底面板具有四个角落部,其中一灯条的两端伸向底面板一侧的两个角落部,另一灯条的两端伸向底面板另一侧的两个角落部。3.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建峰迟长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强精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