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顶板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615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顶板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用于设置于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顶,包括板体,板体上分布有第二通风区域和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区域,第二通风区域位于相邻两个第一通风区域之间,第一通风区域内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组,第二通风区域内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组,一部分相邻第二通风孔组的间距大于相邻第一通风孔组的间距,另一部分相邻第二通风孔组的间距小于相邻第一通风孔组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提高车厢内人员较多位置的通风量,而维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的优点。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的优点。和提高乘客的舒适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顶板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中顶板结构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路面交通压力大,容易发生拥堵的情况,传统的路面交通难以维持人们的正常出行,空轨列车通过悬挂在轨道梁上运行,有效减缓路面的交通压力。空轨列车不仅用做交通工具,其运行的独特性也可作为观光车。车厢内部为密封状态,需要给车厢内通风而提升车厢内的舒适性,一般在车厢的顶板上设置通风孔,而便于给车厢内供给新鲜空气。然而车厢内部分位置(例如过道处)的乘客较多,通风需求量高,现有的中顶板上的通风孔难以维持车厢内正常的空气流动,影响乘客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车厢内人员较多位置的通风量,而维持车厢内的空气流通,提高乘客的舒适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中顶板结构,用于设置于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顶,包括板体,所述板体上分布有第二通风区域和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区域,所述第二通风区域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区域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区域内设有多个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顶板结构,用于设置于悬挂式轨道列车的车顶,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上分布有第二通风区域(3)和至少两个第一通风区域(2),所述第二通风区域(3)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通风区域(2)之间,所述第一通风区域(2)内设有多个第一通风孔组(201),所述第二通风区域(3)内设有多个第二通风孔组(301),一部分相邻所述第二通风孔组(301)的间距大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风孔组(201)的间距,另一部分相邻所述第二通风孔组(301)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通风孔组(201)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组(201)平行设置,且相邻所述第一通风孔组(201)的间距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孔组(201)包括多个第一通风孔(2011),多个所述第一通风孔(2011)沿第一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板体(1)的宽度方向呈角度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顶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彬宇张翔曾介心王志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