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601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手柄和滚筒;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固定在固定底座上,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具有安装孔;滚筒两端的中心轴处分别设置有一段滚轴,滚轴穿过安装孔,并能够在安装孔的支撑下使滚筒具有绕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滚筒一端的滚轴与手柄连接,通过手柄带动滚轴转动,从而实现滚筒转动。通过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力牵拉牵引线,牵引线缠绕在滚筒上,两个圆盘上的斜齿与其对应的卡齿啮合时,分别只能朝着一个方向旋转,要拉起病灶时,调节牵引线到合适的长度后卡齿会限制轮盘朝另一方向旋转从而将尼龙线的长度固定以及产生拉力持续牵拉病灶。灶。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牵拉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是指内镜下将病变黏膜完整切除的手术,是一种结合内镜下息肉切除术和内镜黏膜下注射术发展而来的治疗方法,属于择期诊断性或根治性手术。手术旨在通过大块切除部分黏膜诊治黏膜病变。在手术实施的过程中通过电刀切除病灶,在切除时由于病变部位抬举不良,黏膜下层空间小等问题导致应用电刀比较困难,通过人工拉扯牵引线带动剥离夹牵拉病灶需要一直保持拉扯动作需要增加医务人员配置,手术往往要进行很长时间,医务人员长时间保持拉扯动作会过于劳累,而且存在力量较难控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该装置能够代替人力给牵引线提供拉力从而带动剥离夹提起粘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包括固定底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手柄和滚筒。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底座(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手柄(4)和滚筒(5);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固定在所述固定底座(1)上,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具有安装孔(6);所述滚筒(5)两端的中心轴处分别设置有一段滚轴(53),所述滚轴(53)穿过所述安装孔(6),并能够在所述安装孔(6)的支撑下使所述滚筒(5)具有绕轴心转动的自由度;所述滚筒(5)一端的滚轴(53)与所述手柄(4)连接,所述滚轴(53)连接有所述手柄(4)的一端为Z字形,所述手柄(4)能够在所述滚轴(53)上旋转,在所述手柄(4)带动所述滚轴(53)转动时,带动所述滚筒(5)转动;所述滚筒(5)中间截面的圆形半径等于两端截面的圆形半径;所述滚筒(5)靠近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圆盘(51),所述第一圆盘(51)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一斜齿(511),所述第一斜齿(511)具有第一限位部(214)和第一引导部(215);所述第一支撑板(2)上设置有第一卡块(21),所述第一卡块(21)具有第一收缩槽(211),所述第一收缩槽(211)内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212),所述第一弹性部件(212)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滚筒反转的第一卡齿(213);所述第一卡齿(213)具有第三限位部(512)和第三引导部(513);所述第一斜齿(511)与所述第一卡齿(213)啮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肠道肿瘤微创治疗用牵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5)靠近所述第二支撑板(3)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圆盘(52),所述第二圆盘(52)的侧壁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斜齿(521),所述第二斜齿(521)具有第二限位部(314)和第二引导部(315);所述第二支撑板(3)上设置第二卡块(31),所述第二卡块(31)具有第二收缩槽(311),所述第二收缩槽(311)内设置有第二弹性部件(312),所述第二弹性部件(312)上设置有第二卡齿(313),所述第二卡齿(313)具有布置方向与第三限位部(512)相反的第四限位部(522)和第布置方向与第三引导部(513)相反的四引导部(523);所述第一支撑板(2)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圆盘(51)和所述第二圆盘(52)之间的距离,以使所述滚筒(5)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毅陈杨畅孙皓月舒可跃郑亮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