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665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其包括引流管近体部、引流管远体部、调速器、引流袋、滴筒以及排气通道,所述调速器安装在引流管远体部上,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旋转接头,所述调速器装设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抗反流模块,所述滴筒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更换;避免液体返流,提高治疗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排气通道用于排除滴筒内的空气从而保证引流顺畅,使得滴筒和引流通道处于负压状态,同时也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结构可靠。结构可靠。结构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指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

技术介绍

[0002]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症,采取穿刺抽液治疗,其目的在于:尽快的解除肺、心、血管的受压,改善患者的呼吸,从而有效的防止纤维蛋白沉着、胸膜增厚、肺功能受损等,并且在穿刺抽液之后,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毒性症状,全面改善受压迫的肺扩张功能。采取胸腔积液引流手术治疗,该手术具有操作简便、耗时短、创伤小、安全性高等特点,并且胸腔积液引流术只需要进行一次穿刺,能够有效的规避组织损伤,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且该手术的适应性比较强(适用年龄比较宽泛),能够及时的规避肺水肿、气胸、胸膜反应等并发症产生;是一种优于常规胸穿抽液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手段,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然而,当一次性引流量过大或者引流速度过快时,会产生复张性肺水肿风险,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胸闷、心慌、出冷汗等并发症。
[0003]腹腔积液通常称为腹水。常见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腹膜转移癌、肾病综合征、胰源性腹腔积液或结核性腹膜炎、部分心血管疾病如心衰等;通常分为漏出性腹腔积液、渗出性腹腔积液及血性腹腔积液。当腹水产生过多,自身无法吸收时,需要行腹腔穿刺外引流;有些患者需腹腔内冲洗或者需要注入药物治疗;同时,当引流过快、过量时,患者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加重患者不适,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对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腹腔引流不宜过快、过速,以免加重电解质紊乱和血浆蛋白质的丢失,甚至有可能会诱发肝性脑病、肝昏迷;因此亟需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结构新颖,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更换;避免液体返流,提高治疗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排气通道用于排除滴筒内的空气从而保证引流顺畅,使得滴筒和引流通道处于负压状态,同时也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结构可靠。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包括引流管近体部、引流管远体部、调速器、引流袋、滴筒以及排气通道,所述调速器安装在引流管远体部上,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管远体部一端连接的第一螺纹旋转接头,所述调速器装设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滴筒内的一端,所述滴筒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引流袋内,所述引流管远体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抗反流模块,所述滴筒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排气通道伸入所述引流袋内。
[0007]其中,所述引流管远体部与所述滴筒之间密封连接。
[0008]其中,所述引流管近体部靠近第一螺纹旋转接头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引流
管近体部内并列贯通设置有入水通道以及引流通道,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水通道以及引流通道均与所述引流管远体部连通。
[0009]其中,所述入水口远离引流管近体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旋转接头;所述入水口内设置有第一双向阀门。
[0010]其中,所述排气通道伸入所述引流袋内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抗反流模块。
[0011]其中,所述第一抗反流模块为呈管状的薄膜。
[0012]其中,所述第二抗反流模块为呈管状的薄膜。
[0013]其中,所述滴筒的另一端设置有三通外接口,所述三通外接口内设置有三通阀门。
[0014]其中,所述引流袋的下端设置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内设置有第二双向阀门。
[0015]其中,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头部为盲端;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头部设置有X光显影标识,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头部一侧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所述入水通道连通;
[0016]引流管近体部上和所述滴筒上均设置有刻度。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设置有第一螺纹旋转接头便于快速将引流管近体部与引流管远体部连接起来,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更换;进一步的,所述调速器为一次性输液调节器,调速器活动设置在引流管远体部,可调整其高度,并可通过滚动滑轮调整放液速度,避免引流过快导致相应并发症;在所述第一抗反流模块密封于滴筒内,避免液体返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排气通道用于排除滴筒内的空气从而保证引流顺畅,使得滴筒和引流通道处于负压状态,同时也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结构可靠。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引流管近体部和引流管远体部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滴筒和排气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0023]1、引流管近体部;2、引流管远体部;3、入水口;4、第一螺旋转接头;5、调速器;6、第一抗返流模块;7、滴筒;8、排气通道;9、三通阀门;10、三通外接口;11、引流袋;12、第二双向阀门;13、放液口;14、第一抗返流模块;15、出水口;16、X光显影标识;17、引流侧孔;18、入水通道;19、引流通道;20、第二螺旋转接头;21、第一双向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引流管近体部1、引流管远体部2、调速器5、引流袋11、滴筒7以及排气通道 8,所述调速器5安装在引流管远体部2上,所述引流管近体部1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管远体部2一端连接的第一螺纹旋转接头,所述调速器5装设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2,所述引流管远体部2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滴筒内的一端,所
述滴筒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引流袋11内,所述引流管远体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抗反流模块,所述滴筒7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8与所述引流袋 11连通,排气通道8伸入所述引流袋11内。具体地,本技术结构新颖,设计巧妙,设置有第一螺纹旋转接头便于快速将引流管近体部1与引流管远体部2连接起来,操作简单,并且便于更换;进一步的,所述调速器5为一次性输液调节器,调速器5活动设置在引流管远体部2,可调整其高度,并可通过滚动滑轮调整放液速度,避免引流过快导致相应并发症;在所述第一抗反流模块密封于滴筒7内,避免液体返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操作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排气通道8用于排除滴筒7内的空气从而保证引流顺畅,使得滴筒7和引流通道19处于负压状态,同时也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结构可靠。
[0026]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2 与所述滴筒7之间密封连接。具体地,密封效果好,结构可靠。
[0027]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所述引流管近体部1 靠近第一螺纹旋转接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近体部、引流管远体部、调速器、引流袋、滴筒以及排气通道,所述调速器安装在引流管远体部上,所述引流管近体部的前端设置有用于与引流管远体部一端连接的第一螺纹旋转接头,所述调速器装设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所述引流管远体部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滴筒内的一端,所述滴筒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引流袋内,所述引流管远体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抗反流模块,所述滴筒的上端设置有排气孔,所述排气孔通过所述排气通道与所述引流袋连通,排气通道伸入所述引流袋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远体部与所述滴筒之间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近体部靠近第一螺纹旋转接头一端的一侧设置有入水口,引流管近体部内并列贯通设置有入水通道以及引流通道,所述入水口与所述入水通道连通,所述入水通道以及引流通道均与所述引流管远体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速抗返流引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丹朱虹罗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