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65636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变速端,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设置有装置盖,所述装置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定量试剂添加管,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的下端设置有耐酸蚀调速转轴,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包括转板、玻璃外壳、连接杆、测量度尺、固定盖与螺纹,所述转板位于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盖的上端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能够大大去加快使用者进行试剂的混合,并且通过机器的均匀的搅拌,可调转速,快速方便高效的完成混合,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实验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主要在分子、原子层面,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实质是自然界中原来不存在的分子),世界由物质组成,主要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还有核反应),不同于研究尺度更小的粒子物理学与核物理学,化学研究的原子、分子、离子(团)的物质结构和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等相互作用,其所在的尺度是微观世界中最接近宏观的,因而它们的自然规律也与人类生存的宏观世界中物质和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最为息息相关。作为沟通微观与宏观物质世界的重要桥梁,化学则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通常使用者在进行化学研究时,往往会需要使用者进行不同试剂的添加混合研究,通常都是人为的进行混合搅拌,但是通常认为的搅拌力道是不均匀的,这就导致试剂可能会混合的比例不一致,导致实验的误差产生,并且在实验混合时,桌上都会摆放着许多的试管,这样让使用者在进行混合时,寻找半天,稍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了错误,造成了试剂的浪费,给使用者的使用过程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能够大大去加快使用者进行试剂的混合,并且通过机器的均匀的搅拌,可调转速,快速方便高效的完成混合,给使用者带来便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变速端,所述装置外壳的内壁设置有装置盖,所述装置盖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定量试剂添加管,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的下端设置有耐酸蚀调速转轴,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包括转板、玻璃外壳、连接杆、测量度尺、固定盖与螺纹,所述转板位于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杆位于固定盖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测量度尺位于玻璃外壳的外壁,所述固定盖位于玻璃外壳的内部,所述螺纹位于玻璃外壳的内壁。
[0005]优选的,所述转板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盖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测量度尺的后端外表面与玻璃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盖的外壁与螺纹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的外壁与玻璃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耐酸蚀调速转轴包括耐酸蚀柱、耐酸蚀转动杆、耐酸蚀连杆、转动轴与转速控制中心,所述耐酸蚀柱位于耐酸蚀转动杆的上端外表面。
[0008]优选的,所述耐酸蚀转动杆位于转动轴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耐酸蚀连杆位于耐酸
蚀柱的外壁,所述转动轴位于耐酸蚀柱的下端,所述转速控制中心位于转动轴的下端。
[0009]优选的,所述耐酸蚀柱的下端外表面与耐酸蚀转动杆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酸蚀转动杆的下端外表面与转动轴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耐酸蚀连杆的一端外表面与耐酸蚀柱的外壁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耐酸蚀连杆的另一端外表面与耐酸蚀转动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转速控制中心的输出端与转动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耐酸蚀连杆的数量为两组。
[0011]优选的,所述装置盖的外壁与装置外壳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一端外表面与装置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装置外壳的下端外表面与底座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变速端的一侧外表面与装置外壳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充电变速端的输出端与耐酸蚀调速转轴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的外壁与固定支架的另一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支架的数量为两组,所述底座的数量为两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定量试剂添加管,使用者可以直接的将试剂倒入到玻璃外壳内,通过外壁设置的测量度尺,使用者可以实时的进行变量倒入,在倒入完成后,使用者可以通过转动着转板,转板的下端固定连接着连接杆,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着固定盖,固定盖可以在外壁设置的螺纹内转动,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固定盖取出,试剂便可通过开口下漏到装置外壳内,然后使用者通过转动的方式将固定盖闭合,继续倒入试剂进行调整,完成试剂的定量倒入,在进行混合处理时,可以通过设置的充电变速端,来对转速进行调节,通过传输线进行传输,让转速控制中心接受到处理信息,并按照信息让转动轴进行转动,带动着耐酸蚀转动杆进行转动,并且耐酸蚀转动杆、耐酸蚀柱与耐酸蚀连杆的材料为钽块,钽是一种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73,化学符号Ta,元素对应的单质为钢灰色金属,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无论是在冷和热的条件下,对盐酸、浓硝酸及“王水”都不反应,钽主要存在于钽铁矿中,同铌共生,钽有非常出色的化学性质,具有极高的抗腐蚀性,能够有效的带动试剂进行混合搅拌,并且防止了酸蚀的情况发生,提高使用寿命,带来便捷。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4]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的定量试剂添加管侧视剖析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的耐酸蚀调速转轴正视剖析图。
[0018]图中:1、装置盖;2、固定支架;3、装置外壳;4、充电变速端;5、定量试剂添加管;6、
耐酸蚀调速转轴;7、底座;501、转板;502、玻璃外壳;503、连接杆;504、测量度尺;505、固定盖;506、螺纹;601、耐酸蚀柱;602、耐酸蚀转动杆;603、耐酸蚀连杆;604、转动轴;605、转速控制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包括装置外壳(3),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外壳(3)的一侧外表面设置有充电变速端(4),所述装置外壳(3)的内壁设置有装置盖(1),所述装置盖(1)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定量试剂添加管(5),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5)的外壁设置有固定支架(2),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5)的下端设置有耐酸蚀调速转轴(6),所述装置外壳(3)的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7),所述定量试剂添加管(5)包括转板(501)、玻璃外壳(502)、连接杆(503)、测量度尺(504)、固定盖(505)与螺纹(506),所述转板(501)位于连接杆(503)的上端外表面,所述连接杆(503)位于固定盖(505)的上端外表面,所述测量度尺(504)位于玻璃外壳(502)的外壁,所述固定盖(505)位于玻璃外壳(502)的内部,所述螺纹(506)位于玻璃外壳(502)的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板(501)的下端外表面与连接杆(503)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503)的下端外表面与固定盖(505)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测量度尺(504)的后端外表面与玻璃外壳(502)的外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盖(505)的外壁与螺纹(506)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506)的外壁与玻璃外壳(502)的内壁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化学试剂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耐酸蚀调速转轴(6)包括耐酸蚀柱(601)、耐酸蚀转动杆(602)、耐酸蚀连杆(603)、转动轴(604)与转速控制中心(605),所述耐酸蚀柱(601)位于耐酸蚀转动杆(60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霞利纪超吴光耀高新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川布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