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452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建筑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建筑物包括环索结构、环梁结构、多个径向索结构、交叉拉索结构、第一拱杆、第二拱杆和膜材,径向索结构分别与环索结构和环梁结构连接,环索结构位于环梁结构的内侧,径向索结构沿环索结构的周向设置,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径向索结构连接,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分别沿环索结构的径向设置,第一拱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一径向索结构连接,第二拱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膜材覆盖安装于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上。由此,使膜材可以在第一拱杆和第二拱杆之间形成膜面索谷的排水凹槽的排水凹槽,增加了排水通道的面积,提高屋面排水效率。提高屋面排水效率。提高屋面排水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物。

技术介绍

[0002]屋面结构在体育场馆等大跨度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索桁架为屋面结构中的主要受力部件,由于不同索桁架之间的受力相互独立,导致索网结构的整体性较差,当索桁架受到风力或地震等外力作用而发生载荷变化时,索桁架容易形变而导致屋面结构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增加屋面结构的稳定性。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包括环索结构、环梁结构、多个径向索结构、交叉拉索结构、第一拱杆、第二拱杆和膜材,所述径向索结构分别与所述环索结构和所述环梁结构连接,所述环索结构位于所述环梁结构的内侧,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的周向设置,所述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连接,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分别沿所述环索结构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拱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径向索结构连接,所述第二拱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所述膜材覆盖安装于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上。
[0005]可选地,所述径向索结构包括第一径向索连接件和多条径向索,所述径向索包括至少两条内径向索和外径向索;所述内径向索包括内上径向索、内下径向索和多个支撑柱,所有所述内上径向索、所述内下径向索、所述外径向索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索连接件连接;所述支撑柱分别与所述内上径向索和所述内下径向索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内上径向索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交叉拉索结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径向索的所述支撑柱连接,所述第一拱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柱连接。
[0006]可选地,所述支撑柱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上径向索和所述内下径向索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转动连接,所有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拱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上端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交叉拉索结构包括水平交叉拉索结构,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径向索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拱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建筑物还包括加强杆,所述交叉拉索结构还包括竖向交叉拉索结构,所述竖向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拱杆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建筑物还包括加强杆,所述交叉拉索结构还包括竖向交叉拉索结构,
所述竖向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所述加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拱杆连接,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竖向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竖向交叉拉索结构包括多个第一竖向拉索、第二竖向拉索和竖向拉索连接件,所有所述第一竖向拉索、第二竖向拉索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拉索连接件连接,所有所述第一竖向拉索、第二竖向拉索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柱的上端或下端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拉索和所述第二竖向拉索的轴心线相交,所述加强杆与所述竖向拉索连接件连接。
[0011]可选地,所述膜材分别与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相邻的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连接,单个所述膜材在所述第一拱杆或所述第二拱杆处形成拱起结构,所述膜材在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处形成凹陷结构,相邻所述膜材上的凹陷结构相连通形成排水凹槽。
[0012]可选地,所述建筑物还包括第一膜连接件和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拱杆和/或所述第二拱杆连接,所述凸起结构沿所述第一拱杆和/或所述第二拱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膜连接件与所述凸起结构的侧壁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膜连接件与所述膜材连接。
[0013]可选地,所述建筑物还包括雨棚结构,所述雨棚结构与所述环索结构连接,所述雨棚结构倾斜朝向所述环索结构靠近所述环梁结构中心的一侧。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通过所述径向索结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环索结构和所述环梁结构连接,实现了所述环索结构的牵拉,通过所述径向索结构沿所述环索结构的周向设置,使所述径向索结构的受力均匀,增加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稳定性;通过所述第一拱杆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径向索结构连接,实现了所述第一拱杆的安装;通过所述交叉拉索结构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连接,一方面,使所述交叉拉索结构可以牵拉所述径向索结构,减少所述径向索结构的应变位移量,增加了所述径向索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使所述交叉拉索结构可以提供所述第二拱杆的支撑节点,优化了索桁架的结构体系,减少了所述径向索结构的安装数量,节约成本;通过所述第二拱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交叉拉索结构的交叉处连接,使所述第二拱杆可以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之间,防止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之间的跨度过大,以便于在下一道工序中膜材的安装,通过所述膜材覆盖安装于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上,实现了对所述膜材的支撑,通过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分别沿所述环索结构的径向设置,使膜材可以在所述第一拱杆和所述第二拱杆之间形成沿所述环索结构径向方向的排水凹槽膜面索谷的排水凹槽,进而增加了所述建筑物的屋面排水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交叉拉索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1中的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相邻两个径向索结构的俯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交叉拉索结构与径向索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拱杆与径向索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中的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膜连接件与第一拱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膜连接件与第一拱杆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5]图10为图9中的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6]图11为图9中的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膜连接件与第一拱杆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0028]图13为图12中的F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径向索结构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建筑物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建筑物的俯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
径向索结构,12

内径向索,121

内上径向索,122

内下径向索,12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环索结构(4)、环梁结构(5)、多个径向索结构(1)、交叉拉索结构(2)、第一拱杆(311)、第二拱杆(312)和膜材(7),所述径向索结构(1)分别与所述环索结构(4)和所述环梁结构(5)连接,所述环索结构(4)位于所述环梁结构(5)的内侧,所述径向索结构(1)沿所述环索结构(4)的周向设置,所述交叉拉索结构(2)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径向索结构(1)连接,所述第一拱杆(311)和所述第二拱杆(312)分别沿所述环索结构(4)的径向设置,所述第一拱杆(311)的两端分别与同一所述径向索结构(1)连接,所述第二拱杆(312)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交叉拉索结构(2)的交叉处连接,所述膜材(7)覆盖安装于所述第一拱杆(311)和所述第二拱杆(31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索结构(1)包括第一径向索连接件(19)和多条径向索,所述径向索包括至少两条内径向索(12)和外径向索(13);所述内径向索(12)包括内上径向索(121)、内下径向索(122)和多个支撑柱(123),所有所述内上径向索(121)、所述内下径向索(122)、所述外径向索(13)分别与所述第一径向索连接件(19)连接;所述支撑柱(123)分别与所述内上径向索(121)和所述内下径向索(122)连接,多个所述支撑柱(123)沿所述内上径向索(121)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交叉拉索结构(2)四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径向索(12)的所述支撑柱(123)连接,所述第一拱杆(311)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柱(1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23)包括第一支撑柱(1231)和第二支撑柱(1232),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上径向索(121)和所述内下径向索(122)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与所述第一支撑柱(1231)转动连接,所有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的上端位于同一直线上,所述第一拱杆(31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柱(1232)的上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拉索结构(2)包括水平交叉拉索结构(21),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21)的四端分别与相邻的所述内径向索(12)的所述支撑柱(123)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二拱杆(3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21)的交叉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建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交叉拉索结构(21)包括多个第一水平拉索(211)、第二水平拉索(212)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新权马高峰张健沈佳勇黄韬睿王雷刘大伟李白康清明何小波陈磊丁言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国际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