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顺煜专利>正文

下肢促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30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下肢促行器,是针对现有同类助行器较难作为座椅使用,及装戴使用,不便用于减轻长期站立移动人群腿部疲劳及坐姿使用的技术问题而设计。该促行器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一端与上支架一端铰接,并分别设有绑带;其要点是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撑管和上助力管套,下支架包括下支撑管和下助力管套,下助力管套和上助力管套的一端分别固定于下支撑管上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另一端与下助力管套和的另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助力器,上支撑管的另一端固定于大腿海绵垫的一端,另一端通过连接带与绑腰带连接,支撑腿通过下管套固定于下支撑杆的另一端并设有管件锁钮,支撑腿设有脚绑带。撑腿设有脚绑带。撑腿设有脚绑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肢促行器


[0001]本技术涉及助行器,是一种下肢促行器。

技术介绍

[0002]助行器是一种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器具,其便于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病人能够自理。但现有助行器携带较为不便,较难装戴使用;另外,现有一些仿生支架作为人体的辅助装置使用,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610454728.0,申请公布日2016.09.07,专利技术名称“半自动协力骨骼机器装置”;再如中国专利文献中披露的申请号201920117540.6,授权公告日2019.12.17,技术名称“一种下肢瘫痪康复训练支架”。但上述仿生支架与助行器、椅子功能结合,作为椅子使用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向本领域提供一种下肢促行器,使其解决现有同类助行器较难作为座椅使用,及装戴使用,不便用于减轻长期站立移动人群腿部疲劳及坐姿使用的技术问题。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4]一种下肢促行器,该促行器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一端与上支架一端铰接,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设有两两一组的大腿绑带和小腿绑带;其结构设计要点是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撑管和上助力管套,下支架包括下支撑管和下助力管套,下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下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上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另一端与下助力管套的另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助力器,上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大腿海绵垫的一端,大腿海绵垫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与绑腰带连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下管套,支撑腿套入固定于下管套,下管套与支撑腿连接处设有管件锁钮,支撑腿设有脚绑带。从而该促行器通过绑腰带、脚绑带、大腿绑带和小腿绑带分别固定人体的于腰部、脚部、大腿和小腿,装戴之后,通过助力器方便使用者行走和坐姿保持。
[0005]所述助力器处的大腿海绵垫一侧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设有护膝海绵垫。上述提高了大腿与小腿之间关节的舒适度。
[0006]所述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分别为伸缩杆。上述为上支架和下支架的长度调节结构。
[0007]所述连接带设有绑带调节扣。上述为上支架和下支架的另一长度调节结构。
[0008]所述绑腰带设有腰绑带。上述进一步提高了腰部的锁紧固定。
[0009]所述助力器为助力扭簧、助力液压或角度定位铰链。上述助力器的具体结构实施例。
[0010]本技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生产、使用、携带方便,生产成本低,适用调节简单;其适合作为下肢促行器使用,及其同类产品的结构改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作了部分剖视。
[0012]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一侧支撑腿为打开状态和部分剖视。
[0013]图中序号及名称为:1、绑腰带,2、腰绑带,3、连接带,4、大腿海绵垫,5、上支撑管,6、大腿绑带,7、上助力管套,8、下助力管套,9、下支撑管,10、脚绑带,11、支撑腿,12、下管套,13、小腿绑带,14、护膝海绵垫,15、绑带调节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4]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该促行器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一端与上支架一端铰接,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设有两两一组的大腿绑带6和小腿绑带13。其具体结构如下:上支架包括上支撑管5和上助力管套7,下支架包括下支撑管9和下助力管套8,下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下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上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另一端与下助力管套的另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助力器,上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大腿海绵垫4的一端,大腿海绵垫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3与绑腰带1连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下管套12,支撑腿11套入固定于下管套,下管套与支撑腿连接处设有管件锁钮,支撑腿设有脚绑带10。上述助力器处的大腿海绵垫一侧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设有护膝海绵垫14,连接带设有绑带调节扣15,绑腰带设有腰绑带2,助力器为助力扭簧、助力液压或角度定位铰链。上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亦可分别采用伸缩杆结构。
[0015]综上所述,该促行器通过绑腰带、脚绑带、大腿绑带和小腿绑带分别固定于人体的腰部、脚部、大腿和小腿,使用即可;使用完后,折叠收藏起来即可。该促行器针对行动力尚欠的中老年人群,利用人机工程学、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等专业知识进行机构设计,主要用于解决目前行动力尚欠的中老年人出门在外找不到合适的座位,长时间站立使老人感到乏累的问题,支撑管和下支撑管主要利用航天铝合管进行制造,贴身支架部分的上助力管套、下助力管套和下管套采用塑料,适应不同身高的人员使用。通过助力器处的助力扭簧实现减缓老人坐下时的冲击力,支脚自然落下时老人慢慢向后坐下,两支撑腿和地面形成一定角度并且自动锁定形成模拟凳子供老人坐。
[0016]以上内容旨在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非限制本技术的技术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结合现有公知常识对本技术做显而易见的改进或替换,亦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促行器,该促行器的两侧对称设有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分别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下支架一端与上支架一端铰接,上支架和下支架分别设有两两一组的大腿绑带(6)和小腿绑带(1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架包括上支撑管(5)和上助力管套(7),下支架包括下支撑管(9)和下助力管套(8),下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下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一端固定于上支撑管的一端,上助力管套的另一端与下助力管套的另一端铰接,铰接处设有助力器,上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螺钉固定于大腿海绵垫(4)的一端,大腿海绵垫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带(3)与绑腰带(1)连接,下支撑杆的另一端设有下管套(12),支撑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顺煜周蓓佳童心磊叶向镖陈芝龙何润琴
申请(专利权)人:方顺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