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物板及置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519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置物板及置物系统。置物系统包括置物组件,置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网架,网架安装于支撑架;置物系统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包括安装部,置物板能够通过安装部安装于置物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置物板具有连续的承载面,不仅能够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还能够避免网架上的金属毛刺划伤使用者。此外,置物板还能够适配于现有的网架及/或支撑架,适用性广泛。用性广泛。用性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置物板及置物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置物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置物板及置物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网状结构便于安装固定安装,传统的置物系统中大多采用具有网状平面的网架承载物品。但由于网架本身具有网孔,一些体积较小的物品放置在网架上时容易从网孔中掉落,还有一些物品放置在网架上时容易卡入网孔中,当拿取时容易带动网架从支撑架或支架上掉落。此外,为了增加网架的承载能力,一般使用金属材质,而金属材质在加工时无法避免地会出现毛刺,容易划伤使用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置物板及置物系统。
[0004]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置物系统,包括置物组件,置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网架,网架安装于支撑架;置物系统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包括安装部,置物板能够通过安装部安装于置物组件。
[0005]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置物系统,包括支撑架及置物板,置物板包括安装部,置物板能够通过安装部安装于支撑架。
[0006]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置物系统,包括网架,置物系统还包括置物板,置物板包括安装部,置物板能够通过安装部安装于网架。
[0007]本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一种置物板,包括板体以及固设于板体的安装部,置物板能够通过安装部安装于外部结构。
[000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置物板及置物系统,置物板具有连续的承载面,不仅能够放置体积较小的物品,而且能够避免用户在取放物品时带动网架晃动或脱落,提高了置物系统的使用舒适度;此外,置物板还能够遮盖网架上的毛刺,从而避免网架上的金属毛刺划伤使用者,提高了置物系统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所示置物系统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3为图1所示置物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2]图4为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5为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为本技术第三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7为图6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8为图6中卡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9为本技术第四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10为图9在另一角度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11为图9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12为本技术第五个实施例中置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13为图12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14为图12所示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15为本技术第六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6为本技术第七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7为本技术第八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8为本技术第九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9为本技术第十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0为本技术第十一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1为图10所示置物板在另一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2为本技术第十二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23为图22所示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4为本技术第十三个实施例中置物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100、置物板;10、板体;11、承载面;12、背面;121、避让凹槽;122、第一避让部;123、第二避让部;13、连接筋;20、第一安装部;21、第一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30、第二安装部;31、第三弯折部;32、第四弯折部;33、第二勾部;40、第三安装部;41、夹持件;42、定位件;421、安装槽;50、第一凸筋;60、固定件;61、固定部;611、转动曲面;612、止挡角;613、第一凹槽;62、旋拧部;70、接合部;71、凸榫部;72、凹榫部;73、第一滑道;74、第二滑道;200、置物系统;201、置物组件;202、第一侧;203、第二侧;210、支撑架;2101、第一安装位置;2102、第二安装位置;211、架体;2111、第一架体;2112、第二架体;2113、连接部;212、装配部;2121、第一凸部;2122、第二凸部;213、第一勾部;2131、第一容置槽;214、第三勾部;2141、第二容置槽;215、第三凸部;216、支撑件;2161、第二凹槽;2162、第三凹槽;217、第四凹槽;218、第二凸筋;219、卡固件;2191、第四勾部;2192、第四凸部;220、网架;2201、第三安装位置;2202、第四安装位置;2203、载物面;221、第一杆组;2211、第一端杆;2212、第二端杆;2213、第三端杆;2214、中间杆;2215、侧弯面;222、第二杆组;223、网孔;224、第一端帽;300、支架;310、纵杆;311、通孔;320、横杆;400、悬挂件;410、弯曲部;411、第三凸筋;420、第五凹槽;430、第六凹槽;440、第七凹槽;450、附设杆;451、第二端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5]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连接于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6]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37]如图1及图2所示,置物系统200广泛应用于超市货架、仓库储存、家庭收纳等适用场合。
[0038]置物系统200通常包括支架300以及置物组件201,置物组件201能够安装于支架300,置物组件201用于承载物品。具体而言,置物组件201包括支撑架210及网架220,其中,支架300下方设有移动轮(图未示)便于置物系统200的移动,支撑架210可拆卸安装于支架300,网架220可拆卸安装于支撑架210,网架220具有网状的载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置物系统,包括置物组件,所述置物组件包括支撑架和网架,所述网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包括安装部,所述置物板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置物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侧与第二侧,所述置物板在所述第一侧设有第一安装部及/或在所述第二侧设有第二安装部,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置物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弹性,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且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弹性与所述置物组件之间产生有预紧力的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包括板体,所述第一安装部位于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一侧,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并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置物组件;及/或,所述置物板包括板体,所述第二安装部位于所述板体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并弹性抵接于所述置物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弯折部弹性抵接于所述置物组件;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呈锐角,且所述第三弯折部能够弹性抵接于所述网架;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及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四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三弯折部并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弯折;所述置物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弯折部及所述第四弯折部安装于所述网架,且所述第四弯折部能够阻碍所述第二安装部脱离所述网架;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及第二勾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勾部由所述第三弯折部向相对靠近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凸设,所述第二勾部能够阻碍所述第二安装部脱离所述支撑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并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阻碍所述第一安装部脱离所述置物组件。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板体弯折并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及/或,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呈锐角;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弯折并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为平板状,且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之间呈钝角;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为弧状,且所述第二弯折部向所述第二侧的方向凸设。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包括载物面,所述网架在所述载物面的一侧弯折并形成侧弯面,所述侧弯面与所述载物面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至少部
分所述侧弯面抵接于所述第一弯折部,且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阻止所述置物板脱离所述网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弯面向相对背离所述支撑架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截面呈U字形,所述侧弯面能够安装到所述第一弯折部内。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部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分别弹性抵接于所述网架。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在所述第二侧固设有第一勾部,所述第一勾部向远离所述第一侧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二勾部抵接于所述第一勾部;及/或,所述支撑架包括架体及卡固件,所述卡固件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架体;所述卡固件包括第四勾部,所述第四勾部具有弹性,且所述网架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勾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勾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勾部。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包括第一杆组及第二杆组,所述第一杆组与所述第二杆组之间具有预设夹角并形成网状结构;所述置物板上设置有第三安装部,所述置物板能够通过所述第三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杆组及/或所述第二杆组的配合安装于所述网架。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多个具有弹性的夹持件,多个所述夹持件能够夹持所述第一杆组及/或所述第二杆组,以使所述置物板安装于所述网架;及/或,所述第三安装部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安装槽,且所述固定件能够将所述置物板安装于所述网架。14.一种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及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包括安装部,所述置物板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一安装位置及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置物板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及/或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位置与所述第二安装位置,且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支撑架。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弹性,且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弹性与所述支撑架之间产生有预紧力的配合。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包括板体,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一安装位置位于所述支撑架的端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弹性抵接于所述支撑架的端部;及/或,所述置物板包括板体,所述支撑架上凸设有第一勾部并形成所述第二安装位置,所述第一勾部向远离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第三弯折部及第二勾部,所述第三弯折部固设于所述板体且与所述板体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第二勾部由所述第三弯折部向相对靠近所述第一安装位置的方向凸设,所述第二勾部能够阻碍所述第二
安装部脱离所述支撑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还包括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固设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并向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方向弯折,所述第二弯折部能够阻碍所述第一安装部脱离所述第一安装位置;及/或,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网架的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容置槽的槽壁向外凸出并形成第三勾部,所述第三勾部用于阻碍所述网架脱离所述第二容置槽;及/或,所述支撑架还包括卡固件,所述卡固件包括第四勾部;所述第四勾部具有弹性,且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通过所述第四勾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勾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相对于所述板体弯折并与所述板体一体成型;及/或,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板体之间呈锐角;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弯折部弯折并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一体成型;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一弯折部之间呈钝角;及/或,所述第二弯折部为弧状,且所述第二弯折部向所述第二安装位置凸设。20.一种置物系统,包括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系统还包括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包括安装部,所述置物板能够通过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网架。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架具有相互背离的第三安装位置及第四安装位置,所述置物板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及/或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能够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三安装位置与所述第四安装位置,且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安装于所述网架。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置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具有弹性,且所述置物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及/或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弹性与所述网架之间产生有预紧力的配合。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