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及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497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及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机器手臂末端或治疗头上的第一力传感器三个传感器中的全部或部分,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距离传感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与第一力传感器连接,控制器与机器手臂连接,控制器与光源设备连接。能够有效避免强脉冲光治疗因热量过高可能会灼伤患者眼部区域皮肤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的问题,以及有效避免机器手臂带动治疗头在治疗过程中,因可能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治疗头触碰患者,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及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及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脑、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人口老年化的影响,干眼综合症的发病率越来越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眼干、疲劳、视疲劳等,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当前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引起的干眼综合症占主要,其临床表现为泪膜异常、炎症、眼部刺激等。睑板腺功能异常是睑板腺的慢性、弥散性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睑板腺纤维组织增生,腺管上皮增生角化,睑板腺管口变窄并凸,睑板腺分泌物阻力变大,通常以终端未导管的堵塞、睑板腺分泌物质量或数量改变为特征。临床上表现为内膜的异常、眼部刺激、炎症反应以及眼表疾病。临床上医生常用的治疗手段有物理疗法及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常用强脉冲进行治疗。
[0003]强脉冲光干眼治疗仪是一种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引起的蒸发型干眼综合症的常规仪器,强脉冲光干眼治疗仪发出的强脉冲光能刺激皮下组织,提高睑板腺局部温度,对睑板腺堵塞有治疗作用。强脉冲光治疗会产生大量的热,热量过高可能会灼伤患者眼部区域皮肤,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光治疗仪安全监测系统及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或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警示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距离信号输入端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皮肤温度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单元的启动端。
[0006]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的距离,能够在距离较近时启动警示单元,警示操作者操控治疗头远离患者,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能够在温度较高时,警示操作者调节治疗头输出光功率大小以及远离操作者,能够有效避免强脉冲光治疗因热量过高可能会灼伤患者眼部区域皮肤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器包括距离判断模块和温度判断模块;所述距离判断模块将第一距离传感器输出的距离信号与预设的距离阈值比较,当第一距离传感器输出的距离信号小于距离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至警示单元;所述温度判断模块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阈值比较,当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大于温度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至警示单元。
[0008]上述技术方案:在治疗头与患者皮肤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以及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警示操作者,提高了安全性。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设于治疗头上;和/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治疗头上。
[0010]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测量。
[0011]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所述诊疗系统包括光源设备、可多自由度运动的机器手臂,所述机器手臂末端设有治疗头;所述治疗头内光信号产生模块的控制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光源设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或者所述治疗头内的导光部与所述光源设备的光输出端连接;所述安全检测系统包括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机器手臂末端或治疗头上的第一力传感器三个传感器中的全部或部分,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距离信号输入端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皮肤温度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力信号输入端与第一力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机器手臂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光源设备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2]上述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自动化的诊疗系统,该诊疗系统通过机器手臂替代了操作者手持操作,减轻了操作者负担。该安全检测系统通过第一距离传感器能够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的距离,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通过第一力传感器检测治疗头是否与患者皮肤接触,并将测得的距离信号、温度信号和力信号传送给控制器,由控制器控制机器手臂动作和调节治疗头输出光功率,能够有效避免强脉冲光治疗因热量过高可能会灼伤患者眼部区域皮肤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的问题,以及有效避免机器手臂带动治疗头在治疗过程中,因可能不可预知的因素,造成治疗头触碰患者,造成患者二次伤害的问题,提高了安全性。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警示单元,所述警示单元的启动端与控制器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
[0014]上述技术方案:在治疗头与患者皮肤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时,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大于温度阈值时,以及治疗头与人体接触时能够警示操作者。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传感器设于治疗头上;和/或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治疗头上。
[0016]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安装和测量。
[001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机器手臂关节处的位置传感器和第二力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和第二力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0018]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力传感器能够了解到机器手臂是否遇障,第二力传感器与位置传感器按安装位置对应关联,因此通过第二位置传感器能够了解到机器手臂哪个关节遇障,以便后续避障处理。
[001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设于所述机器手臂上的离合按钮,所述离合按钮串接于所述机器手臂的供电通路中。
[0020]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机器手臂既可以自动操作也可以操作者手动控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诊疗系统的安全检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诊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的系统框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的控制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
[0026]2机器手臂;3光源设备;4控制器;6治疗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治疗头与患者皮肤距离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和/或检测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警示单元,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距离信号输入端与第一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皮肤温度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所述警示单元的启动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距离判断模块和温度判断模块;所述距离判断模块将第一距离传感器输出的距离信号与预设的距离阈值比较,当第一距离传感器输出的距离信号小于距离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至警示单元;所述温度判断模块将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与预设的温度阈值比较,当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信号大于温度阈值时输出启动信号至警示单元。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治疗仪安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判断模块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参考电源,第一参考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一距离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一参考电源的输出电压为治疗头与患者皮肤的距离为距离阈值时第一距离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所述温度判断模块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二参考电源,第二参考电源的输出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负向输入端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第二比较器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第二参考电源的输出电压为治疗头作用范围内患者皮肤温度达到温度阈值时第一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所述控制器还包括一个或门,或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的第二输入端与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或门的输出端与警示单元的启动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翰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