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64811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送端、传输信道和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发送端将光进行偏振,幅度、相位调制使其加载有原始密钥信息,然后通过传输信道将其传输至信号接收端,在信号接收端对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调制、零差检测,然后选择信号发送端与信号接收端的初始密钥进行人工神经网络学习,进而得到信号发送端和信号接收端密钥的关系,实现信号接收端持有信号发送端的全部密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须公开初始密钥,实现更精确的参数估计,提高最终密钥率并保证系统数据不被窃听者获取,同时保持系统较低的复杂度。低的复杂度。低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量子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保密通信中,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用于产生和分发密钥,作为QKD的一种实现方式,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Continuous

Vari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CV

QKD)使用正交调制和相干检测技术来进行密钥分发,具有无条件的安全性,其实现更简单、与经典相干光通信系统的兼容性更好、码率更高、损耗更低、安全性更强。近年来,CV

QKD中的典型代表:高斯调制相干态(Gaussian modulated coherent state,GMCS)方案发展迅速,在对抗集体攻击和相干攻击上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该协议中,信号发送端将正交分量



调制为相互独立的高斯分布相干态实现密钥信息编码,通过一条安全性未知的光纤链路传输,信号接收端接收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变量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送端、传输信道和信号接收端;所述信号发送端包括半导体激光器(1)、第一偏振分束器(2)、第一延迟线(3)、电光强度调制器(4)、第一相位调制器(5)、第一计算机(6)、可变衰减器(7)、偏振合束器(8);所述传输信道包括传输光纤(9)、传输电缆(10);所述信号接收端包括第一偏振控制器(11)、第二偏振分束器(12)、第二相位调制器(13)、第二偏振控制器(14)、第二延迟线(15)、分束器(16)、零差检测器(17)、第二计算机(18);所述半导体激光器(1)的激光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2)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2)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4)的输入端,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5)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可变衰减器(7)的输入端,所述可变衰减器(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偏振合束器(8)的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2)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延迟线(3)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延迟线(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偏振合束器(8)的另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计算机(6)信号输出分别连接所述电光强度调制器(4)和所述第一相位调制器(5)的偏置电极;所述偏振合束器(8)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传输光纤(9)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计算机(6)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传输电缆(10)的输入端;所述传输光纤(9)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11)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12)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12)的其中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延迟线(15)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延迟线(15)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束器(16)的其中一个输入端;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12)的另一个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13)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相位调制器(13)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14)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1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束器(16)的另一个输入端;所述分束器(16)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零差检测器(17)的输入端,所述零差检测器(17)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计算机(18)的输入端,所述传输电缆(1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文昊罗浩黎胤邓晗毛堉昊王一军郭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