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475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1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包括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的内侧处设置有防渗透层;圆槽,其开设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一侧;基础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的内侧处;所述防护主体包括:深色层,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的外侧处。该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防护主体作为该窗帘的主要结构,以深色层作为外侧的面料层,采用深色的棉线编织而成,来保证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结构稳定,可以将光线隔绝在深色层的外侧处,并在深色层的两侧开设有嵌合槽,放置有防紫外线层,防紫外线层采用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


[0001]本技术涉及窗帘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

技术介绍

[0002]现今窗帘是由布、麻、纱、铝片、木片、金属材料等制作的,具有遮阳隔热和调节室内光线的功能,随着窗帘的发展,它已成为居室不可缺少的、功能性和装饰性结合的室内装饰品。
[0003]市场上的窗帘技术主要依靠布料进行防护,来将外界的光线进行隔绝,但对于外界的紫外线无法进行处理,会使紫外线穿透过窗帘,对用户造成照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市场上的窗帘技术主要依靠布料进行防护,来将外界的光线进行隔绝,但对于外界的紫外线无法进行处理,会使紫外线穿透过窗帘,对用户造成照射损伤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包括:
[0006]防护主体,所述防护主体的内侧处设置有防渗透层;
[0007]圆槽,其开设于所述防护主体的外壁一侧;
[0008]基础机构,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的内侧处;
[0009]所述防护主体包括:
[0010]深色层,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的外侧处;
[0011]嵌合槽,其开设于所述深色层的内部两侧;
[0012]防紫外线层,其设置于所述嵌合槽的内壁处。
[0013]优选的,所述深色层沿基础机构的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且深色层设置有两个。
[0014]优选的,所述嵌合槽沿深色层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且嵌合槽和防紫外线层构成包裹结构。
[0015]优选的,所述圆槽呈圆形状分布,且圆槽设置有五个。
[0016]优选的,所述防渗透层和基础机构相互贴合,且防渗透层和基础机构构成包裹结构。
[0017]优选的,所述基础机构包括:
[0018]基层主体,其设置于所述基础机构的内部处;
[0019]黏粘层,其设置于所述基层主体的外壁两侧。
[0020]优选的,所述基层主体和黏粘层构成固定结构,且黏粘层设置有两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采用多个面料结构之间的相互配合,功能性强,可利用外侧处的深色层,来将外界光线进行隔绝,并利用防紫外线层,采用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
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利用黏粘层来将连接处的间隙处进行填充,保证整个窗帘内面层结构的稳定。
[0022]1.本技术,防护主体作为该窗帘的主要结构,以深色层作为外侧的面料层,采用深色的棉线编织而成,来保证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结构稳定,可以将光线隔绝在深色层的外侧处,并在深色层的两侧开设有嵌合槽,放置有防紫外线层,防紫外线层采用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圆槽设置有防护主体的一侧,通过圆槽可以将整个窗帘进行悬挂,是窗帘进行展开收拢的主要结构,并采用圆形状,减少内侧的突起处,避免出现炸线的情况,并利用内侧处的防渗透层,来减少外界紫外线产生的热量的传递,提高该窗帘的隔热性,保证该窗帘的内部舒适度以及长期使用。
[0023]2.本技术,黏粘层设置有两组,整个基层主体作为该窗帘的主要基础结构,采用棉质材质作为主要结构,并在基层主体的外侧两端处设置有黏粘层,来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利用黏粘层来将连接处的间隙处进行填充,保证整个窗帘内面层结构的稳定。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防护主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防护主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基础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防护主体;101、深色层;102、嵌合槽;103、防紫外线层;2、圆槽;3、防渗透层;4、基础机构;401、基层主体;402、黏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包括:防护主体1,防护主体1的内侧处设置有防渗透层3;基础机构4,其设置于防渗透层3的内侧处;防护主体1包括:深色层101,其设置于防渗透层3的外侧处;嵌合槽102,其开设于深色层101的内部两侧;防紫外线层103,其设置于嵌合槽102 的内壁处,深色层101沿基础机构4的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且深色层101设置有两个,防护主体1作为该窗帘的主要结构,以深色层 101作为外侧的面料层,采用深色的棉线编织而成,来保证连接处的连接强度,结构稳定,可以将光线隔绝在深色层101的外侧处,嵌合槽102沿深色层101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且嵌合槽102和防紫外线层103构成包裹结构,并在深色层101的两侧开设有嵌合槽102,放置有防紫外线层103,防紫外线层103采用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圆槽2,其开设于防护主体1的外壁一侧;圆槽2呈圆形状分布,且圆槽2设置有五个,防渗透层3和基础机构4相互贴合,且防渗透层3和基础机构4构成包裹结构,圆槽2 设置有防护主体1的一侧,通过圆槽2可以将整个窗帘进行悬挂,是窗帘进行展开收拢的主要结构,并采用圆形状,减少内侧的突起处,避免出现炸线的情况,并利用内侧处的防渗透层3,来减少外界紫外线产生的热量的传递,提高该窗帘的隔热性,保证该窗帘的内部舒适度以及长期使用。
[0030]如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基础
机构4包括:基层主体401,其设置于基础机构4 的内部处;黏粘层402,其设置于基层主体401的外壁两侧,基层主体401和黏粘层402构成固定结构,且黏粘层402设置有两组,整个基层主体401作为该窗帘的主要基础结构,采用棉质材质作为主要结构,并在基层主体401的外侧两端处设置有黏粘层402,来增加连接处的连接强度,利用黏粘层402来将连接处的间隙处进行填充,保证整个窗帘内面层结构的稳定。
[0031]综上,该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通过圆槽2可以将整个窗帘进行悬挂,是窗帘进行展开收拢的主要结构,并采用圆形状,减少内侧的突起处,避免出现炸线的情况,并利用内侧处的防渗透层3,来减少外界紫外线产生的热量的传递,提高该窗帘的隔热性,保证该窗帘的内部舒适度以及长期使用,使处在窗帘外侧的防护主体1与光线进行接触,以深色层101作为外侧的面料层,采用深色的棉线编织而成,可以将光线隔绝在深色层101的外侧处,并利用深色层101内侧的防紫外线层103,使防紫外线层103采用抗紫外线纤维编织而成,能吸收紫外线能量并转变成热能散失,所以传导到纤维中的能量很少,能起到防紫外线的作用,并利用内侧处的黏沾层402来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主体(1),所述防护主体(1)的内侧处设置有防渗透层(3);圆槽(2),其开设于所述防护主体(1)的外壁一侧;基础机构(4),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3)的内侧处;所述防护主体(1)包括:深色层(101),其设置于所述防渗透层(3)的外侧处;嵌合槽(102),其开设于所述深色层(101)的内部两侧;防紫外线层(103),其设置于所述嵌合槽(102)的内壁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深色层(101)沿基础机构(4)的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且深色层(101)设置有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窗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合槽(102)沿深色层(101)中轴线处呈对称状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几净帘品杭州家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